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新奥“玄龙-50U”鼓舞中国聚变,兆安级电流领跑全球氢硼聚变

更新时间:2025-04-27 22:23  浏览量:4

近期,新奥集团能源研究院的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玄龙-50U”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00万安培(兆安)氢硼聚变等离子体放电。这一成果在核聚变与人工智能领域引起强烈反响,为能源变革注入强大动力。

新奥“玄龙-50U”装置此次成功放电,等离子体电流达到1MA,温度达到四千万度。新奥能源研究院院长刘敏胜博士表示,实验成功攻克电流产生和维持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验证了氢硼燃料在磁约束条件下实现高参数放电的可行性。这意味着中国在球形环氢硼聚变研究领域进入高参数运行新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聚变商业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这次新奥聚变的突破也得到国内权威专家的认可,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党委书记李永革表示:“中国环流三号托卡马克实现双亿度等离子体放电、新奥集团‘玄龙-50U’装置实现国际首次氢硼等离子体100万安培放电等近期重大成果极大鼓舞了聚变科研人员,相信在未来二三十年,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

对比国际同行,美国核聚变能源企业(TAE Technologies)与日本国立聚变科学研究所(NIFS)在2023年虽开展氢硼聚变实验,但未达到百万安培级电流。“玄龙-50U”凭借此次突破,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该成果的装置,彰显了新奥在全球核聚变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新奥的成功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助力。近年来,新奥在聚变智能应用方面成果显著。在等离子体破裂预测上,通过建立数据库和上线模型,召回率达83.3%,误报率5.3%,能提前30ms预测,有效保障实验安全。中性束调优运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打火准确率超90%,2025年还将扩大参数范围预测并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大幅提升实验效率。此外,新奥开展的诊断集成分析和平衡设计等项目,也为聚变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5年,新奥将聚变人工智能实施策略优化为“5+N”方案。“5”代表智能控制、聚变智能体、数字孪生等5个用人工智能解决聚变商业化核心问题的方向。智能控制能精准调控实验参数,提高实验稳定性;聚变智能体可模拟和优化聚变反应过程;数字孪生则通过构建虚拟模型,实时监测和预测实体装置运行状态,降低实验成本和风险。“N”涵盖等离子体破裂预测、中性束调优、诊断集成分析等多个融合应用,全方位推动球形环氢硼聚变技术发展。新奥还紧跟外部大模型技术趋势,专注“数据 - 应用”两端,利用开源模型资源提升自身实力。

为加速聚变领域技术突破,新奥积极开展生态合作,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成立聚变智能联合实验室。通过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培养高端后备人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自2017年涉足聚变能源研究领域,新奥已累计投入数十亿元,组建300余人的国际化、高层次研发团队。其自主设计建造的“玄龙-50”装置,经4年稳定运行后升级为“玄龙-50U”,快速跻身大型磁约束实验平台前列。目前,新奥正全力推进下一代氢硼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和龙-2”的建设,预计2027年建成,届时整体参数将达国际领先水平。

新奥“玄龙-50U”的突破,不仅为全球能源转型带来新希望,也为核聚变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提供成功范例。未来,新奥集团将继续协同各方力量,加速聚变能源商业化进程,推动全球能源结构向可持续方向转变。

*本文系量子位获授权刊载,观点仅为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