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院丨中药也有靶向药,与癌共舞乐逍遥

更新时间:2025-04-28 16:03  浏览量:4

近日,在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院癌症康复俱乐部活动中,院长孙彩珍为大家分享了“中药也有靶向药,与癌共舞乐逍遥”的主题讲座,孙院长以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为大家揭开中医科学的奥秘,讲座受到癌症患者们的一致好评。

癌症防治:从“谈癌色变”到“与癌共舞”

过去,人们常常“谈癌色变”,认为癌症就是绝症。但随着医学的进步,癌症已逐渐成为一种可防、可治、可控的慢性病。现代医学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精准放疗等技术,让许多癌症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的机会。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同样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肿瘤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价值。30多年来,经过我们中药治疗获得康复的患者已经有非常多。

任金康(左)与弟弟任金灿

任金康因为6年前肺癌术后复发,淋巴结转移,已经做过放疗、化疗,靶向药和免疫药都用了但依然是控制不了,低烧不退,咳嗽不止。大医院没法治疗,来吃我们的中药3天退烧,半个月咳嗽好了,3个月后复发转移灶消失。

康复期间,弟弟任金灿患上高级别浸润性低分化膀胱癌,也来我们种福堂吃中药,原本要摘除膀胱,因为有哥哥做榜样,所以有胆量拒绝了摘除手术,后经过化疗、膀胱镜手术、以及中药治疗,现在膀胱保住了,情况也非常好。

李炳仁参加2025年4月18日癌症康复俱乐部活动

李炳仁,69岁,10年前因为腹痛剧烈,连夜急诊查出肠癌的,术后做了4次化疗。但短短6个月后就已经肾转移、肺转移,紧接着又是肝转移,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肝肿瘤消融术 灭1个长2个,一个手术接着一个手术,将他的身体摧垮,精神上陷入了绝望。

后来到各地肿瘤医院寻医问药,但西医都说没有办法了。李炳仁最终来到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院,是不起眼的中药给了他生还之路,有了中药助力,他各项指标正常,精力旺盛,厂里的业务也越来越好。

前段时间,杭州电视台《相约健康》栏目邀请李炳仁分享康复经历。

2023年汪慧霞跟随癌症康复俱乐部到九华山旅游

还有我们乳腺癌肝转移康复23年的汪慧霞。2002年6月,当时41岁的汪慧霞因右乳溢血确诊乳腺癌中期,右乳全切书后4次化疗,半年后癌细胞多发性转移到肝脏,化疗难控,全身浮肿,医院发出病危通知。

无奈中她的父亲来种福堂开回去中药,服药五年后认为肝内肿瘤已缩小,便自行停药。2017年肝内肿瘤复发,又来种福堂继续服用中药后康复至今。

中药的“靶向思维”:整体调治,精准干预

提到“靶向药”,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西药的分子靶向治疗。但其实,中药不仅有“靶向思维”,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某些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具有类似"靶向药"的特性,能够针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特定分子通路发挥作用。

首先我们说说中药的“靶向思维”,它并非直接杀死癌细胞,而是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改善微循环,让肿瘤细胞失去生存的土壤。

1. 扶正祛邪,增强免疫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密切相关。通过中药调理,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癌能力。例如,黄芪、灵芝、文三七等中药已被现代研究证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2. 减毒增效,改善生活质量

放化疗的副作用常让患者苦不堪言,而中医药能有效缓解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3. 预防复发,长期控瘤

手术切除肿瘤后,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体质、改善微环境,降低复发风险,实现“带瘤生存”。

中药具有靶向治疗肿瘤的科学依据与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某些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具有类似"靶向药"的特性,能够针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特定分子通路发挥作用。

许多中药活性成分已被证实能够精准干预肿瘤相关信号通路:

比如中药“莪术”,别名姜黄,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其抗癌活性备受关注。

莪术的靶向性分子机制主要有:

1、调控肿瘤信号通路:

姜黄素:靶向NF-κB、STAT3、AKT/mTOR等多条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

莪术醇:通过激活ROS/JNK通路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阻断增殖,对肝癌、胃癌等有显著效果。

莪术二酮: 抑制NF-κB通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阻断癌细胞转移;抑制结直肠癌干细胞活性。

异莪术烯醇:增强顺铂等化疗药物敏感性,逆转卵巢癌耐药性。

β-榄香烯,其脂溶性成分,易穿透血脑屏障,对脑胶质瘤有潜在疗效。

莪术里挥发油复合物具有多靶点效应:通过抗氧化和免疫调节间接增强抗癌效果。

中药还可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发挥靶向作用,比如黄芪里的多糖,可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增强抗肿瘤免疫;文三七里的人参皂苷Rg3:可抑制VEGF表达,阻断肿瘤血管生成。

现代分离技术也已经从传统中药中鉴定出多种具有明确靶点的活性成分:


红豆杉

喜树

冬凌草

而且中药常还因通过“君臣佐使”配伍复方协同作用增强靶向性,并通过多种成分协同作用实现"多靶点"调控:

比如复方苦参注射液,可同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康莱特注射液,就是薏苡仁的提取物,可调节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华蟾素可通过多条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其他潜在靶向中药,还有白花蛇舌草,可通过调节p53通路靶向肿瘤细胞;丹参里的丹参酮IIA,可通过调控ROS选择性作用于心血管疾病细胞。

中药与西药靶向治疗的比较优势

中药靶向治疗肿瘤既有深厚的传统医学理论基础,又有日益丰富的现代科学证据支持。

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中药展现出独特的靶向抗肿瘤特性。孙彩珍院长还给大家讲解了中药与西药靶向治疗的比较优势,告诉大家中西医结合综合施策有利于走向康复。

1. 多靶点与整体调节

与传统靶向药相比,中药靶向治疗具有独特优势:

多靶点作用:单味中药或复方常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同时作用于肿瘤多个环节

系统调节:在靶向肿瘤同时,调节机体整体状态,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耐药性低:多靶点特性降低肿瘤细胞产生单一路径耐药的风险

2. 减轻靶向药副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可有效缓解西药靶向治疗的副作用:

减轻EGFR-TKI引起的皮疹和腹泻。

缓解抗血管生成药物导致的高血压和蛋白尿。

改善靶向治疗相关的疲劳和食欲不振。


最后,孙彩珍院长号召大家勇敢抗击癌魔,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希望。所以通过科学防癌、中西医结合规范治疗、合理调养,我们完全可以实现“与癌共舞,乐享生活”的目标,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