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晶报特别报道 | 起舞,疗愈病痛与心灵

发布时间:2025-04-29 10:03:59  浏览量:3

晶报记者探访国内首个帕金森舞蹈康复基地

4月22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舞蹈治疗”为新增的29种本科专业之一,首个布点设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而在不久前,4月11日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当天,国内首个帕金森舞蹈康复基地在深圳成立。

李建平(前)带领学员进行舞蹈治疗训练。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无法治愈,但可通过药物、手术、康复训练等手段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而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大多数人都难以想象如何跨界到医学领域,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康复方式。带着诸多疑问,晶报记者走进了位于福田区的李建平舞蹈康复基地。

见证舞蹈艺术在深圳的“出生”与成长

4月16日下午4点多,李建平舞蹈康复基地教室里传出轻柔的音乐。这个崭新的基地面积约200平方米,训练区域占了三分之二以上,室内采用90°环幕采光设计,并搭配能降低患者焦虑指数、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活力色系缎带装饰,营造出温馨宜人的康复环境。此刻,基地的舞蹈治疗康复师李建平正站在队伍前方,带领着7位学员“跳舞”。

准确说,这是舞蹈治疗训练,动作并不复杂,速度也不快。李建平面带微笑,踩着音乐节奏,肢体优美舒展,身后的学员虽然动作幅度、速度不一,但也都十分投入和熟练。仔细观察,才会从个别学员颤抖的手指看出他们是帕金森患者。

虽然基地是刚正式成立的,但这些学员已经跟着李建平临床训练了4个月。

在成为舞蹈治疗康复师之前,李建平是一名舞蹈家,国家一级编导,曾任深圳市舞蹈家协会主席,第九届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第八届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如今仍担任深圳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团顾问。

1991年,李建平满心好奇地首次踏上深圳这片改革的沃土,立刻就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中那股热火朝天的干劲给深深吸引了,很快成为了特区人。初到深圳市舞蹈家协会,当时协会才30多名会员,整个深圳没有歌舞团,舞蹈艺术发展可以称得上一穷二白,而她和深圳舞蹈的先行者们却很快奋力闯出了一片天地。

李建平先后取得美国舞蹈治疗协会(ADTA)活跃会员证,以及国际阿尔茨海默病促进研究治疗协会的博后/专家证书,并在当地参与了帕金森病症的舞蹈治疗临床实践。

就在同一年,李建平编导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的首部舞剧作品《一样的月光》,以特区发展为创作底色,展现改革开放初期城市与个体的精神风貌。刚到深圳时,李建平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都很差,但是她却想到老家的月光与深圳的月光都是一样的,怀着这样的心境,李建平创作了这部舞剧,同时也因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温度,决定克服一切困难留在深圳。这部作品获得中宣部第二届“五个一工程奖”提名奖,并被文化部收录进《中国舞剧专辑》,成为国家级艺术工程的代表性作品。

此后,李建平有越来越多作品陆续获得好评和嘉奖。2000年,创作编导舞蹈《赶潮》获中央电视台电视舞蹈大赛优秀作品奖;2003年,创作音乐剧小品《爱在步行街》获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市政府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嘉奖;2009年,重点扶持作品舞蹈《快乐建筑工》获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金奖;2011年,重点扶持作品舞蹈《咱们工人有力量》(《快乐建筑工》)登上春晚,获特别类作品金奖和最受观众欢迎金奖,李建平个人获深圳市委、市政府嘉奖。

从舞蹈家变身舞蹈治疗专家

2013年,由李建平编导,历经5年精心锤炼,集民族舞、现当代舞、国标舞、街舞等多种舞蹈样式为一体的当代舞剧《四月的海》正式公演,在珠三角巡演近百场,好评如潮。而李建平却在这个时候急流勇退告别舞台。

那时,李建平的母亲已到了阿尔茨海默症晚期,对她来说当下更重要的人生角色是女儿。2018年,李建平陪伴着母亲四处寻医问药,延缓病情,偶然在美国了解到舞蹈治疗这一全新的医学康复方式。

舞蹈疗愈(Dance Therapy)、舞蹈动作治疗(Dance Movement Therapy, DMT),美国舞蹈治疗协会(ADTA)将其定义为利用舞蹈或即兴动作的方式治疗个人在社会、情感、认知以及身体方面的障碍,从而增强个体意识、改善心智,并促进社会整合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舞蹈治疗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与现代舞发展同步成长。1966年,美国成立了舞蹈治疗协会,舞蹈治疗自此走入临床应用领域。目前,舞蹈康复治疗帕金森逐渐成为国际前沿的康复新手段,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该手段已经进入医学院门诊物理治疗室。

李建平(前)带领学员进行舞蹈治疗训练。

李建平了解到,当时在国内专业的舞蹈治疗还是一片空白,于是她便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横跨神经学、人体运动学、舞蹈学等多个领域,深入学习舞蹈治疗技术。对于李建平来说,跨学科是最大的困难,但优势也正是多年的舞蹈底子。李建平先后取得美国舞蹈治疗协会(ADTA)活跃会员证、国际阿尔茨海默病促进研究治疗协会的专家证书,并在当地参与了帕金森病症的舞蹈治疗临床实践。

“我想让国人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世界前沿的舞蹈治疗。”2024年,李建平回到深圳,受邀担任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帕金森与运动障碍疾病MDT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在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成立了“李建平舞蹈疗愈基金”,并陆续走进大学、社区、医院开展舞蹈治疗推广活动。她既从美国带回了多套成熟的舞蹈治疗组合动作的授权,同时自己结合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研发出更加贴合中国患者实际需求的《云锦舞助法——舞蹈治疗临床训练》。

有人建议,李建平应该出本书,把舞蹈治疗的方法介绍给国内更多人,但李建平认为,与其谈理论,不如通过临床治疗让帕金斯患者受益。于是,2024年12月9日,她启动国内首个舞蹈治疗帕金森病临床康复训练班,进行了首期4个月的训练和临床数据监测。

舞蹈治疗帮助帕金森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回忆起这四个月的训练经历,李建平感慨万分:“开始是我有热情,后来是他们的坚持推着我走。”

训练班的首批学员是由市人民医院推荐来报名的,李建平从中挑选了11位患病程度不同的学员。训练班没有固定场地,南山区文化馆和南山医院都无偿出借了场地,一个场地有活动举办的时候,他们就到另一个场地去训练。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都让李建平感恩在心。

康复临床训练班的计划是每个周一、周四由李建平带着大家训练,同时,她针对每位学员身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家庭训练计划,学员回家后每天都要训练并在群里打卡。训练班首期正好遇到了元旦和春节,这种阖家团圆的节日让4位学员不得不中断了训练,但剩下的7位学员风雨无阻坚持到了最后。

还没到60岁的孙永强是班上患病程度最重的学员。2014年,从事装修工作的孙永强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异样,走起路来两只脚皮鞋落地的声响明显一边大一边小,他刻意地调整双脚却不听使唤。去医院检查后,孙永强确诊了帕金森病,从此病痛的折磨就越来越重。他干起活来比其他人更辛苦,还从高处摔下3次,不得已放弃了工作。尤其是到了前年,药物治疗的效果对孙永强已很有限。他十分焦虑,整晚地失眠。2024年,在医生建议下孙永强进行了DBS手术(脑起搏器植入术),并推荐他去听听李建平的舞蹈治疗讲座。

“我第一次跟着做动作的时候,就感觉僵硬的背部肌肉有所缓解。”孙永强说,“后来得知李教授办班,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孙永强也是学员中家住得最远的,他每次要从坪山区地铁14号线终点站坐50分钟到岗厦北站,转11号线坐20分钟到南山站,再转12号线坐两个站到南头古城,出站后走10多分钟才能抵达目的地。而正式训练时间是1个小时,他来一趟的时间比课程长多了。他妻子曾经断言,这么远肯定坚持不下来,没想到他就是做到了。

“实在话,我是舞盲。你能看出来,这里面我跳得最差。”孙永强坦诚地自我打趣,自己把舞蹈跳成了体操。他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惊喜的是训练下来原先背部肌肉僵硬、冻结步态、脑鸣等病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他说,训前基本上每个月自己都要去医院程控调整DBS的数值,但训练期间他只是做了些微调,药量也没有增加。对孙永强来说,训练班还让他与这群病友结下深厚友情,一起训练的过程中人也变得积极和开心了。“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只要不放弃,积极尝试,总会迎来转机。”他称,舞蹈治疗帮助自己提高了生活质量,他会继续练下去。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组织、全国多家三甲医院专家共同编撰的《中国帕金森病报告2025》显示,中国现存的帕金森病患病人数超过500万例,与全球比较,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人数约占全球发病人数的38.08%,患病人数约占全球患病人数的43.14%,因帕金森病导致死亡的人数约占全球因PD导致死亡人数的23.71%。近30年间,我国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等在内的与帕金森病相关的疾病负担指标,总体上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其中男性各疾病负担指标的上升幅度比女性更高,性别之间的差异呈现扩大趋势。

就在李建平舞蹈康复基地启动仪式上,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宋鲁平团队也介绍了训练班首期的临床数据监测结果:对其中6名患者采用国际标准MMSE、MOCA、UPDRS、ERP进行认知量表评定、脑功能检查及运动功能检测。经为期17周35课时舞蹈治疗康复临床训练,以及每天一小时以上的家庭针对性训练组合(停止其他锻炼运动),6位患者在认知智力状态、体适能诸方面均有明显提升、转变及康复。

在基地里有一间舞蹈治疗科研室,墙上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全国不同地区贴着许多个少数民族的卡通人物。李建平指着地图说,像羌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的舞蹈动作,都可以在医学仪器如脑电图、核磁共振等监控下,提取动作,进入临床。通过临床数据量化,科学地开发更多中国舞的舞蹈治疗组合。“我会继续做临床,让7个患者变成7000个乃至上万患者,使帕金森患者在舞蹈治疗中等到康复。”李建平仍在探索的路上。

记者:林菲

摄影:受访者供图

编辑:陈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