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开国上将参加晚会,爱上舞蹈演员,女方家长反对:他岁数太大

发布时间:2025-05-04 21:01:41  浏览量:4

新中国创立初期,有57位将军被授予开国上将的军衔,然而抛开开国上将的身份,他们在生活中也只是个普通人。

其中有一位开国上将爱上了一个24岁的年轻姑娘,二人也情投意合,女方父母却因为“他岁数太大了”,不同意这门“老夫少妻”的亲事。

这位开国上将就是苏振华,驰骋沙场的将军在爱情上想要修成正果,也需要经历重重阻碍。

一、一见倾心:苏振华与陆迪伦义无反顾的爱情

1959年秋天,海军党委扩大会议在大连召开,苏振华奉命出任海军政委。

会议结束之后的晚上,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准备了演出,苏振华就是在参加这场晚会后,找到了他的爱情。

当时陆迪伦是海政文工团的一位舞蹈演员,苏振华在这次晚会上对陆迪伦一见钟情。

晚会结束之后,苏振华还一直魂不守舍,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这个女孩的身影。

最后,苏振华决定找人打听这个女孩的名字,这才算真正认识了陆迪伦。

其实早前就有许多人在操心苏振华的婚事,当时经历了两段失败婚姻的苏振华,还要照料六个孩子,若是一直一个人,肯定不是办法。

195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苏振华带着自己的孩子们到天安门城楼看焰火晚会,正好碰上了刘少奇夫妇。

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看到他一个人带孩子的情景,感叹道,“真的难为你了,又当爹又当妈,这不是办法啊”。

这事后来又被毛主席知道,还特意找到苏振华,张罗着要给他“当红娘”,并发动萧劲光、方强等人帮忙物色,说“一定要找一个,还得找个合适的”。

有了之前毛主席的吩咐,几乎所有人都开始为苏振华再婚的事情张罗起来。

萧劲光在得知苏振华对陆迪伦很上心之后,便开始打听这位女孩的消息。

知道陆迪伦是单身状态之后,萧劲光便找到陆迪伦表明自己的来意,开门见山地说起了苏振华的情况。

苏振华当时是离异单身,家中还有两任前妻留下的六个孩子,因为苏振华日常事务非常繁忙,无力顾及家里的孩子的事务。

萧劲光坦诚地说明了希望她能够嫁给苏振华上将、二人共同组建新的家庭的想法。

然而听到这个消息的陆迪伦却一头雾水,她还正年轻,才24岁,还没有做好要进入婚姻的准备。

而且陆迪伦对这位“高高在上”的开国上将并不熟悉,便当即表明了自己的意思:作为新一代的女性,她不想贸然组建家庭,进入婚姻。

陆迪伦拒绝了苏振华的求爱之后,苏振华也并没有气馁,表明自己想约陆迪伦见一面。

各方领导难得看到苏振华对一个女孩如此上心,都决定要再帮苏振华一把。

几天之后,陆迪伦收到了来自首长方面的一封简讯,再没有像之前那样直白,只是说希望她能够跟苏振华见一面。

陆迪伦本来已经拒绝了这门“从天而降”的婚事,现在首长说只是要让他们“见一面”,陆迪伦虽然心中仍旧不解,但也不好推脱,就还是去了。

二、终成眷属:跨越重重阻碍的婚姻

起初,陆迪伦虽然碍于首长的面子,不得不去参加这次“约会”,但真的见到苏振华时,陆迪伦已然没有了起先的抗拒。

苏振华虽然已经年近五十岁,但看起来并不那么苍老,他所具有的成熟气质和不凡谈吐,都十分吸引陆迪伦,她非但不像最开始那么抗拒,甚至开始动摇起来。

经过几次接触之后,陆迪伦也喜欢上了苏振华。

苏振华从一见倾心,到二人情投意合,那些撮合他们的同事们自然心中十分欣喜。

但没想到二人坠入爱河之后,女方家长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按理来说,苏振华是开国上将,在中共中央也有任职在身,无论是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然而陆迪伦的父母并不太看重这些,陆迪伦也是出身于书香世家,要说门当户对,也是配得上苏振华的。

他们了解到的苏振华已年近50岁,便以“他岁数太大”这一借口拒绝,且苏振华有过两段失败的婚姻经历,还带着六个孩子,他们怎们能够放心让自己的女儿嫁给这样的人?

除了陆迪伦的父母,苏振华这方面也有一些亲密的友人表达了担忧:陆迪伦年纪轻轻,没有做母亲的经验,他们担心陆迪伦不能够胜任六个孩子的母亲这个角色。

二人都没有想到,家长的反对一下子成为二人关系继续向前发展的阻碍。

苏振华虽然身处要职,但无法利用职权,过多强势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陆迪伦也无法在短期内说服父母。

在这样的僵持之下,二人都以为他们的爱情就要到此结束了。

当时贺龙得知了这件事情,决定出面调和,最后在贺龙的劝说之下,陆迪伦的父母终于同意了二人的婚事。

在多方的努力之下,苏振华和陆迪伦最终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婚后的生活也十分幸福美满。

但其中陆迪伦需要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她的第一次婚姻不光面临着两个人的关系和感情,还有苏振华的六个孩子。

苏振华的长女苏承业,因为从小就和母亲一起生活,感情十分深厚,一时之间难以接受父亲要找一个才24岁的阿姨做后妈。

但陆迪伦对六个孩子可谓是尽心尽力,对待苏振华更是如此,无论他是显贵还是落魄,都坚定不移地陪伴在他身边。

后来二人也育有自己的孩子,生活幸福圆满。

1979年苏振华逝世之后,陆迪伦独自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苏振华前妻的六个孩子也都将陆迪伦当作亲生母亲看待,对待苏振华、陆迪伦始终带着崇拜和爱意。

晚年的陆迪伦还参与了《苏振华传》的编写和宣传中,给丈夫苏振华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三、苏振华两段“失败”的婚姻

在遇到陆迪伦之前,苏振华也曾经有过两段婚姻经历。

在苏振华18岁的时候,就争着吵着要跟着彭德怀去闹革命。

此前他就想和哥哥一起加入革命,但因为苏振华年纪小,彭德怀没有收他。

这次苏振华带上了自己同乡的30位好友,而这个时候,他的哥哥已经在南昌城下被敌军残忍地杀害。

彼时,已经18岁的苏振华依旧要加入革命,彭德怀没有再拒绝他。

但他的母亲刚刚失去了大儿子,心中虽然不想要小儿子去,却也没有阻止,而是赶紧给苏振华说了一门亲事。

当时苏振华虽然并不情愿,但出于尽孝,便接受了母亲的安排,与当地一名叫做余姣凤的女子成婚。

没过多久,苏振华就告别了自己的新婚妻子和母亲,与大部队汇合。

而苏振华一直都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之后没多久,妻子余姣凤就怀孕,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

但后来因为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余姣凤因病没有及时得到医治去世了,孩子也没能找回来。

红军长征结束之后,苏振华跟着大部队达到陕北之后,才重新与家人取得联系,这时候他才知道妻子已经去世,孩子也找不到踪迹,为此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苏振华将全数经历都放在对敌作战上,因为妻儿的伤心情绪也暂时得到缓解。

当时苏振华的直属领导罗瑞卿,看到苏振华长期沉浸在失落的情绪中,决定要给罗振华找个伴,甚至托人四处为苏振华张罗婚姻大事。

此时的苏振华却并不想那么快地进入一段新的婚姻,对于领导的“说媒”,苏振华一直都比较抗拒。

一直到1938年,当时苏振华正在抗日军政大学进修学习,在这里遇到了孟玮。

孟玮是南阳师范大学的高材生,在学习之余,苏振华作为大队长带着军政大学的这些学生去山上背炭,准备过冬。

有一次因为孟玮一直走在队伍前面,气喘吁吁的却不肯停下来,他就赶紧走上前,提醒她累了可以休息,二人因此相识,相谈甚欢。

这件事情不知道怎么被罗瑞卿知道了,他一直都对苏振华的婚事十分担忧,看到二人情投意合,就赶紧向上级汇报了情况,撮合两人结婚。

此前苏振华同余姣凤的婚姻完全是在母亲的安排之下开始的,二人之间根本没有什么感情基础。

但苏振华与孟玮的这一段婚姻是二人的自由选择,婚后也度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生活,养育了六个儿女。

孟玮与苏振华是革命伴侣,本应是惺惺相惜,但孟玮以前在行军途中脑子受过重伤,后来旧疾复发,精神上出现了问题,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幻觉,一直说要和苏振华离婚。

苏振华和孟玮的感情已经十分深厚,又有六个孩子,孟玮的状况并不稳定,他并不想离婚,但耐不住孟玮的坚持,只能同意离婚。

四、苏振华:最能打仗的政委

和苏振华在战场上的风姿比起来,他的生活的确不算十分顺利。

但他从一个毛头小子一路走到开国上将,在事业的发展上屡立战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战争年代,苏振华长期担任红一纵队的政委,与杨勇总司令合作。

一般来说,政委在军队中的作用是负责军队的思想统一工作,但苏振华在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指挥能力一点都不逊色。

著名的“刘邓大军”中邓小平也是任政委,非常会打仗。

但在邓小平看来,苏振华才是最会打仗的,他甚至曾经说过:“苏振华是政委中最会打仗的将军。”

1946年12月,苏振华兼任红军第1纵队司令员,原本红军1纵的司令员是杨得志将军,苏振华任政委,但没过多久杨得志就被调走了,才有了苏振华一人兼任二职的情况。

即便如此,苏振华单人的指挥能力,比起其他军官司令丝毫都不逊色,他率部长途行军千余里加入了巨金鱼战役之中。

巨金鱼战役历时16天,晋冀鲁豫野战军大踏步向敌占区纵深挺进,转战600余里,在连续机动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3个半旅,加上伪军和保安队共计1.6万余人,毙伤5500余人。

而苏振华率领的部队仅仅在西台集一战中,就一举消灭了国民党军队整编第68师团4000多人,战果显著,苏振华会打仗的名号也一举打响。

战斗结束之后,刘邓大军的首长还专门对苏振华进行了通令嘉奖。

这也是苏振华在战争年代只担任过政委,却依然能够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原因。

苏振华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将青春和热血全数挥洒在战场上,很难兼顾到家庭生活,因此,中共中央领导和同事们才一直都十分操心苏振华的婚姻大事。

好在最终,苏振华与陆迪伦的结合算得上是真正的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