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龙舞跃校园,童心传薪火!

发布时间:2025-05-12 16:08:22  浏览量:4

近日,盘锦市辽东湾田庄台学校的操场上两条彩龙在少年手中翻卷游走,龙首昂处金鳞闪烁,龙尾摆时彩绸生风,与锣鼓声交织成一曲穿越时空的文化交响。这场名为“非遗龙舞进校园”活动,正让市级非遗项目田庄台镇龙舞在新时代的校园里续写新的传奇。


“这条龙啊,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精神脊梁。”非遗传承人张裕民在文化宣讲环节,用手掌比划着“游龙戏珠”的轨迹,将自己与龙舞相伴的四十载光阴化作生动故事。


“大家看这‘盘龙昂首’的动作,龙身要像辽河冰面初融时的波浪,既有刚劲又含柔力。”张裕民起身示范,木柄龙头在他手中瞬间活了过来,龙睛随步伐转动,龙身如灵蛇吐信。当讲到“龙摆尾”象征着先民在水患中不屈的抗争时,台下学生们感叹道:“原来每个招式里都藏着古人的智慧。”


张裕民指导学生正确的握杆姿势。


“起——龙!”随着张裕民的一声喝令,十八名少年组成的两支舞龙队在操场中央亮相。学生刘博浩然作为“龙头”,掌心早已沁出汗珠,却牢牢记住张裕民的叮嘱:“龙头是龙的眼睛,要带着整条龙去找‘龙珠’。”


彩龙第一次腾空时略显踉跄,龙身中段的学生差点被龙杆缠住脚步,张裕民穿梭在队伍中,一一调整孩子们的握杆姿势:“手腕要像握毛笔,既要稳当又要灵活。”渐渐地,鼓点由缓入急,黄龙如烈焰腾飞,青龙似惊涛拍岸,两条彩龙在“二龙戏珠”的套路中完成首次合舞时,孩子们相视而笑,手中的龙杆仿佛不再是道具,而是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


活动现场,“非遗龙舞传承基地”的铜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校长许俊峰握着张裕民的手感慨:“我们要让龙舞不仅在操场上表演,更要成为孩子们课本里的文化基因。”据他介绍,学校已将龙舞纳入校本课程,每周开设两节专业课,从舞龙技巧到民俗故事,从锣鼓节奏到龙头扎制,让学生系统学习这项综合技艺。


来源:辽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