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想?战国时候织锦就使用编程”技术了
发布时间:2025-05-12 23:53:00 浏览量:1
古代中国纺织业有多厉害?从马王堆出土的汉服就能窥见一二。近日,《何以汉服:重新发现马王堆汉墓服饰》(以下简称《何以汉服》)由岳麓书社出版。该书作者、中国古代服饰考古研究者左丘萌透露,研究表明,“上古时代人们用来织锦的织造机器,就可以算是两千多年后精密的计算机的雏形了。”
左丘萌介绍,织锦的过程非常像现代计算机程序的编码,需要程序员预先编好一整段代码(设计师预先编好纹样经纬显花的起伏定位),再通过代码运行实现程序运转(织锦工人操作织机运转,织出循环的花样)。
1982年发掘的湖北江陵马山1号楚墓中,出土了大量品类繁复、制作精美的战国时代丝织品。其中有一种“舞人动物纹锦”,这种织锦的花样呈现规则循环的模式。然而纺织考古学者在描摹花纹时,却意外发现织锦中一处纹样细节出现了明显的织造错位。而且这个织造错位并非只出现了一次,而是随着纹样的循环重复,织造错位也反复出现。
左丘萌在书中认为,这位战国“程序员”“编码”时偶然走神导致的错误,在当时必然有损这一段织锦的完美,却为两千多年后的研究者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后来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墓出土保存完整的汉代织机模型,更进一步说明这种计算机“编程”式织锦,并不仅仅是一种现代研究者对古代技术“可能性”的推论,而是实际存在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煌 通讯员 王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