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花絮 | 从厅堂到舞台,银行选手的技能大赏
更新时间:2024-10-25 04:35 浏览量:99
第十二届昆滇金融业职业技能竞赛中的厅堂服务技能竞赛告一段落。选手们的表现无疑成为了这场赛事中最耀眼的亮点,许多选手在赛场上展现了不俗的实力和精湛的技艺。
细心服务获点赞
一个听力不好的老人缓慢进入厅内,她讲着一口河南话,想要办理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却听不清大堂经理的询问声。面对听力不好又性格急躁的老人,来自华夏银行昆明分行的选手沐仕博安抚老人的情绪并给她带上了助听器,拿来了专为老人服务的大字号机器,还找了专门负责理财的经理为老人服务……
老人说:“我都被你弄得没脾气了。”“哎,不要有脾气,在我这您就舒舒服服的。”他回道。沐仕博用他专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把被老人扔掉的助听器消毒后再使用等一系列细心的表现获得了大家的赞许。
这是选手们第一次以现场抽题的方式进行比赛,为了准备好这场比赛,沐仕博选手与同伴一起在网络上寻找省内案例,例如适老、支付结算便利化等热点,再结合自身遇到的情况进行学习和演练。
沐仕博说,“这次的比赛的题目,与我平时遇到的情况有类似,像今天这种听力方面的问题,我们网点都会配备相应的设备,比如说老花镜、助听器、VIP通道、座椅这样的适老设备,还有针对外国人的翻译机……我们会利用这些设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在沐仕博看来,这类的竞赛能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厅堂服务的素质。“比赛需要你的临场表现,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它对我们在平时工作当中的业务提升,不管是整体的业务服务质量也好,还是服务场景的各种情况的把控也好,都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语言是帮客户解决问题的工具
在银行业厅堂服务技能竞赛中,来自中国工商银行昆明分行的大堂经理候丝雨在整场服务表演中全程用流利的英文与外籍客户沟通交流并提供细致的服务为客户解决问题。
候丝雨抽到的题目是:“一名外籍客户需要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带回国,该客户未在银行开立账户,也不了解银行办理业务的流程。大堂经理该如何应对外籍客户办理业务的需求?”竞赛现场,候丝雨运用流利的英文和出色的业务能力帮助客户解决了问题,得到客户的认可。
助演人员是一名外国人,他的英文语速很快还伴随着一定的口音再加上专业的演技还原了银行厅堂的场景。面对客户的语言不通和对办理业务的疑惑不解,候丝雨冷静面对,展现出大堂经理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服务。
候丝雨用英文细致地解答客户的疑问,并帮助客户解决了问题。候丝雨在这次比赛中英文很流畅,语言表达也很清晰,她说:“平时自己会自学英文再加上在网点遇到的外籍客户次数比较多,说英文的需求比较多,久而久之英语就熟练了。语言就是一种工具,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客户问题,多一种语言多一个为客户解决问题的工具。”
在离场期间,候丝雨表示这次比赛能与不同团队的选手交流也学习到了一些厅堂服务经验,希望能吸取教训让自身能力更上一层楼。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梦瑶
实习生:王梦蝶、王调兴
责编:李晓梅
编审:李雪
终审:周晓雪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