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中考模拟作文《身边的美》 写作指导

发布时间:2025-05-14 06:55:20  浏览量:1

中考模拟作文《身边的美》 写作指导

在德智体美劳五项教育中,美育是最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温润孩子们心灵,并能激发他们创新活力的教育。

请以“身边的美”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在这道题目中,有一句提示性话,这是不容忽视的。这句话主要强调了“美育”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所写的内容也要紧扣美育教育这一核心,其目的在于通过写作让学生明白:美不是“被给予”的,而是“被看见”的;美育不是“教审美”,而是“唤醒发现美的眼睛”。

立意方面,可以突出“发现美”到“创造美”给我们带来的心灵震撼。比如 “美育三重境界”:第一层:感官唤醒:“原来雨滴打在铁皮棚上的声音,比钢琴曲更清脆;原来妈妈切菜时的咚咚声,是生活的鼓点。”第二层:情感共鸣:“看到保洁阿姨弯腰捡垃圾的背影,突然读懂《背影》里朱自清的泪;发现同桌递来的半块橡皮,比钻石更珍贵。”第三层:行动转化:“把捡到的银杏叶做成书签,夹在课本里当‘秋天的邮票’;给流浪猫画张漫画,贴在小区公告栏:‘今天也要加油呀!’”

具体行文时,可以采用“故事线”串联“美育时刻”。比如开始可以写 “每天机械地刷题、赶路,觉得生活像褪色的老照片”麻木生活;然后借助美术课来写自己的觉醒:比如,“美术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最不起眼的东西’。我画了教室后墙的裂缝,同学笑我‘变态’,但老师说:‘裂缝里藏着光的形状’。”最后写自己的行动:“我开始用手机拍‘裂缝美学’:墙角的青苔、生锈的自行车铃铛、被雨淋湿的作业本……原来,美是‘破败中的生命力’。”

如果让你的文章更引人,少不了语言的生动有趣。在这个题目中,可以用“吐槽体”写细腻,比如开篇可以用一个反面例子,“(翻白眼)老师总说‘生活处处是美’,可我觉得生活就是‘一地鸡毛’!”然后再进行正面转折,“(低头笑)直到那天,我发现鸡毛掸子扫过灰尘时,在阳光下扬起的小彩虹——原来‘一地鸡毛’里也能飞出彩虹。”

总之,在你的文章中,要让文字成为一把钥匙,打开读者心中那扇“发现美”的门,从此,我们的生活处处是诗,万物皆有灵。

范文:

身边的美

初二那年,我成了全班最“悲催”的人。

教室的瓷砖缝里积着黑泥,像永远擦不净的老年斑;校服袖口磨得起毛,像被猫抓过的毛线团;连数学试卷上的红叉都狰狞得像鬼脸。我总趴在课桌上想:如果生活是幅画,那我的调色盘里一定只有灰、黑和更黑的灰。

直到美术老师王老师“逼”我们画“最丑的东西”。

“我要画厕所的蜘蛛网!”“我画教导主任的秃顶!”那天教室里炸开了锅。我憋着坏笑,用铅笔在素描纸上狠狠划出教室后墙的裂缝——歪歪扭扭的黑色沟壑,像条干涸的河,又像被巨人踩过的伤疤。画完还故意在旁边标注:“看!丑到让人想吐!”

本以为王老师会皱着眉头把画扔进垃圾桶,没想到她竟把这张“丑画”贴在教室最显眼的位置,还敲了敲黑板:“同学们,猜猜这画叫什么名字?”

“《蚯蚓的肠道》!”“《被核弹炸过的公路》!”底下哄笑声像爆米花噼里啪啦炸开。

王老师却推了推眼镜,声音突然温柔:“它叫《裂缝里的光》。”

全班瞬间安静。王老师举起我的画,让阳光从窗户斜斜切进来。奇迹发生了——那些我恨不得用橡皮擦掉的裂缝,竟在光线下变成金色的丝线!细小的灰尘在裂缝中起舞,像一群跳踢踏舞的小精灵;墙皮剥落处漏出的水泥色,竟像梵高笔下旋转的星空。

“看!”王老师的手指划过裂缝,“光在教我们跳踢踏舞,灰尘在表演空中芭蕾,连水泥都在学梵高画画呢!

我的脸“唰”地烧起来。原来在我眼里丑陋的裂缝,在光的魔法下,竟成了最华丽的舞台。

从那天起,我成了“破烂收藏家”。课间操时,我不再抱怨跑步累,而是盯着领操员小美的影子——她的马尾辫甩起来像跳动的火焰,校服拉链在阳光下闪成碎钻。放学路上,我蹲在垃圾站旁看蚂蚁搬家。它们排着歪歪扭扭的队,把饼干屑扛成“珠穆朗玛峰”,我偷偷给它们配音:“一二一!向着薯片冲锋!”

就连最讨厌的数学课,我也开始找“光”:老师用粉笔敲黑板时,粉末像雪花飘落;同桌转笔转飞了,钢笔“啪嗒”摔在地上,墨水在作业本上晕染成抽象画……

我把这些“破烂”装进铁皮盒:生锈的钥匙扣、奶茶吸管折的星星、被雨淋湿的作业本。同学们笑我“捡破烂”,我却觉得他们不懂——这些可是“光的标本”啊!就像王老师说的:“光最喜欢玩捉迷藏,它总躲在裂缝后面,等你去发现。”而我,已经准备好当一辈子“追光者”了。

评论:

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先写自己生活的悲催,与下文美术课上美术教师让画“最丑的东西”,结果在教师的引领下发现生活的美。师生对话、同学吐槽自然流畅,不仅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且写符合校园语境。同时用“光”的意象贯穿全文:从物理光线到人性光辉,层层递进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