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制将退出历史舞台?全国推广现房销售,房价会涨还是跌?
发布时间:2025-05-14 09:58:39 浏览量:2
一、从“开盲盒”到“所见即所得”:一场迟到的购房革命
2024年5月,一则消息震动楼市——中国拟全面推广现房销售制度。这意味着,曾被无数人痛骂的“期房预售制”,可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一位郑州购房者的遭遇刺痛人心:“首付60万,月供8000元,等了3年只等到一片工地。现在房子烂尾了,开发商说‘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这正是预售制的残酷真相:购房者承担了银行、开发商、建筑商的所有风险,却成了食物链最底端的“韭菜”。
二、解剖预售制:香港“楼花”如何变成全民赌局?
历史逻辑:1998年房改引入香港“楼花”模式时,中国城镇化率仅30%,商品房短缺。预售制让开发商用购房者的钱盖房,用银行的钱加杠杆,用高周转冲规模,20年造出全球最大房地产市场。风险转移链:开发商:拿地→抵押→预售→回款→再拿地,空手套白狼;银行:放贷吃利息,烂尾不担责;购房者:钱房两空还要还贷,维权无门。数据暴击:2023年全国烂尾楼超1200个,涉及资金2.8万亿;购房纠纷案件中,期房问题占比从2018年37%飙升至2023年81%。
三、海南试验:淘汰32%房企背后的血腥真相
作为全国首个现房销售试点,海南用4年交出答卷:
一位海口开发商坦言:“现房销售后,我们每平米成本增加1800元,但敢降价就死,只能拼户型设计和物业服务。”
四、全国推广现房销售:房价会崩盘还是暴涨?
1. 短期阵痛:
2. 长期重构:
品质革命:现房倒逼开发商从“高周转”转向“精工细作”,得房率、绿化率、建材标准将成竞争焦点;金融排雷:银行开发贷不良率可能从1.2%飙升至4%,但系统性风险降低;价格分化:一二线现房溢价率或达30%,三四线“鹤岗化”加剧。3. 致命挑战: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仍超40%,现房销售导致卖地周期延长,城投债危机可能引爆;税收制度需配套改革,现房销售房企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利润率或压降5个百分点。五、购房者的天堂还是地狱?
利好:
利空:
短期内房价上涨压力增大;新房选择减少,二手房成香饽饽;房企成本转嫁,精装变“惊装”。一位北京房产中介预判:“未来买房就像买车,开发商得先建‘4S店’(样板现房),购房者可以试住三天再下单。”
六、结语:当赌局变成实业,楼市才有未来
预售制的本质,是让购房者用真金白银参与一场开发商坐庄的赌局。而现房销售,则是把房地产拉回制造业的本质——谁的产品好,谁才能活下去。
这场改革没有赢家,只有幸存者。当开发商开始比拼户型设计而非融资能力,当银行不得不严审项目而非闭眼放贷,当购房者终于能挺直腰板验房,中国楼市才算真正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