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这些小大博物馆的「藏品」不容错过

发布时间:2025-05-14 12:36:58  浏览量:3

博物馆日

Museum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逛博物馆,别只盯着热门大馆,今天为大家介绍这六个地处小县城,却收藏着大文物的“小大博物馆”:它们有的是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博物馆,有的是馆藏国家级文物最多的县级博物馆,有的是全国顶级的专题性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位置: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

等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主要看点:白釉莲纹龙首净瓶、龙螭衔环乳钉纹青玉璧、东汉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

白釉莲纹龙首净瓶

我国共发布了195件/套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定州博物馆就有两件——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和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并于常设展览中展出,作为一个县级博物馆实属不易,怪不得有人称定州博物馆为“县级博物馆的典范”。

定州博物馆馆藏有文物10万多件,其中965件为国家珍贵文物,藏品特色是有不少宋代定瓷、汉代玉器和金银器、北朝白石造像等文物,而它能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离不开里面的三件国宝级文物。

一是北宋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高60.9厘米,为定窑最大瓷器之一。瓶身饰莲瓣纹,龙首形流,通体施象牙白釉,刻花线条流畅,釉色莹润,被誉为“定瓷之王”,代表定窑巅峰技艺,兼具实用性与宗教艺术价值。

二是东汉龙螭衔环乳钉纹青玉璧,出土于定州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该玉璧质地优良,用料巨大,集镂空、浮雕、阴刻多种工艺于一体,做工细腻,造型优美,为汉玉之珍品,是目前考古所见最大的出廓玉璧。

三是东汉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此玉座屏以东王公、西王母为装饰内容,反映了汉代人受神仙思想影响,对东王公、西王母的崇拜现象,表达了人们渴望羽化登仙、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而且它是玉器中将人物、景物、动物组合在一起的最早实物,也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件玉座屏。

青州博物馆

位置: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等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主要看点:龙兴寺佛教造像、“宜子孙”玉璧、赵秉忠状元卷

龙兴寺佛教造像

1996年龙兴寺遗址出土的400余尊北魏至北宋的佛教造像,被誉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杰作”,其中北齐时期的贴金彩绘石雕造像尤为珍贵。青州市博物馆也随“青州微笑”而闻名,成为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

龙兴寺造像面容静谧含笑,衣饰轻薄贴体,线条流畅,兼具印度笈多艺术与中国传统审美。部分造像保留鲜艳彩绘和金箔,如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展现北齐“曹衣出水”的艺术巅峰。

东汉“宜子孙”玉璧是青州博物馆的另一镇馆之宝。玉璧为青玉质,直径20.8厘米,中央透雕“宜子孙”篆书,寓意家族昌盛,为汉代“出廓璧”的典型代表,雕刻工艺精湛,是迄今发现的汉代玉璧中品相极佳者。

赵秉忠状元卷是中国内地现存唯一的明代状元殿试卷真迹,是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青州人赵秉忠的殿试答卷,全文2460字,用工整小楷书写,并有万历皇帝朱批“第一甲第一名”,是研究中国科举制度的珍贵实物。

滕州汉画像石馆

位置: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

等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主要看点:《乐舞百戏图》《孔子见老子图》等汉画像石

《乐舞百戏图》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滕州汉画像石馆藏品丰富,其中有一件镇馆之宝尤为引人注目。《乐舞百戏图》出土于滕州市滨湖镇西古村,是东汉晚期一座祠堂的后壁,画面保存完好,图案丰富,构思巧妙。

这件画像石描绘了建鼓乐舞的场景。建鼓舞在汉朝非常流行,把鼓固定在一根柱子上,上方有华盖和羽葆装饰,两个舞者站在鼓的两侧边擂边舞,刚柔相济,使整个场面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画像石上的人物栩栩如生,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生活习俗,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参考。

除了这件镇馆之宝,还有几件准镇馆之宝同样令人瞩目。例如日月同辉祠堂盖顶画像石,它以日月同辉为题材,寓意着光明与希望。还有羊庄前毛堌汉墓,这座汉墓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参考。

法门寺博物馆

位置: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

等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主要看点:佛指舍利、八重宝函、唐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秘色瓷等

唐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誉,因供奉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而闻名,唐代时是国家祭祀的重点道场。1987年4月,尘封千年的法门寺地宫重新面世,出土了2499件大唐珍宝,震惊世界。

法门寺博物馆是国内少有的以大唐宫廷珍宝和佛教艺术为馆藏特色的专题性佛教艺术博物馆,现存有地宫出土的金银器物、唐皇室秘色瓷器、古罗马等地的琉璃器、荟萃唐代丝织工艺的丝(金)织物等文物藏品2000多件,藏品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佛指舍利自然是镇馆之宝之一。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世界上唯一一枚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真身舍利),被视为佛教至高圣物。博物馆中常展出的是三枚影骨(唐代仿制的玉质舍利),用于保护真身舍利。舍利被供奉于八重宝函中,宝函由金、银、玉、檀香木等材质层层嵌套,工艺极尽奢华,体现了唐代皇家对佛教的虔诚。

唐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是唐懿宗为迎佛骨舍利下旨文思院专门给佛祖释迦牟尼打造的,可以说是佛教世界最高权威的象征,银质鎏金,造型精美绝伦,在形制、等级、工艺等方面都堪称佛门奇宝,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锡杖之王。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3件越窑秘色瓷,解开了中国陶瓷史上“秘色瓷”的千古之谜。其釉色青绿莹润,如冰似玉,是唐代仅供皇室使用的顶级青瓷。

馆中还有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宫廷茶具鎏金银茶具、具有典型伊斯兰风格的琉璃器物、唐代皇室供奉的丝绸衣物,包括蹙金绣袈裟、蹙金绣半臂等等,这些文物工艺精湛,历史意义重大。

巨野县博物馆

位置: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

等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主要看点:东汉镂空龙虎纹铜炉、战国青铜剑等

东汉镂空龙虎纹铜炉

巨野县博物馆作为菏泽市唯一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有馆藏文物13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97件(套),国家一级文物24件(套),珍藏文物以玉器、铜器和陶瓷为主。

其中的“东汉镂空龙虎纹铜炉”堪称巨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种青铜器很少见,一侧镂空龙纹,另一侧镂空螭虎纹,前后两侧镂雕穿环纹,炉灶上一边设有带把的锅。汉代贵族实行分餐制,铜炉是用来装填木炭加热酱料使用的,上面的两个锅可以放置不同的佐料。

馆中的北齐造像刊经碑立于北齐河清三年(564年)。石碑本来立于巨野县石佛寺,20世纪50年代寺庙废弃,大量石刻造像俱残毁散佚,这块碑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值得一提的是,碑文中出现了迄今已知年代最早的简化字,从而把我国出现简化字的历史上推到南北朝时期。

另外,不要错过红土山汉墓出土的文物,这是第一代昌邑王刘髆的墓葬。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生活和工艺水平。玉璧工艺精湛,纹饰以谷纹、蒲纹为主,象征礼天敬地的礼仪功能。青铜器包括铜鼎、铜壶等礼器,部分器物表面有错金银装饰,工艺考究。

云梦县博物馆

位置: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

等级:国家二级博物馆

主要看点:云梦睡虎地秦简、东汉陶楼、黑夫家书、木觚等

云梦睡虎地秦简

云梦是“简牍之乡”,云梦县博物馆是一座以睡虎地秦简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湖北省博物馆首个地方分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秦代文物。馆藏文物有5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9件、二级文物64件、三级文物242件。

最为著名的云梦睡虎地秦简1975年出土于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共1155枚。内容为秦代官吏“喜”抄录的法律、行政文书及占卜记录,是研究秦代政治、法律、社会的一手资料。

《秦律十八种》涵盖田律、厩苑律、仓律等,反映秦代严密的法治体系;《封诊式》记载刑事案件侦破、验尸流程,是中国最早的司法程序文献;《日书》记录秦人日常生活占卜与禁忌,展现民间信仰。睡虎地秦简填补了秦代法律史空白,被列入《国家第一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睡虎地秦墓漆器非常值得一看,漆盒、漆耳杯等以黑红彩绘云气纹、几何纹为主,工艺精湛,体现秦代漆器制造业的成熟。这里还有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两封家信实物——黑夫家书,记录秦军士兵征战中的生活细节,内容质朴,情感真挚,对研究秦代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宝贵的资料。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陈品

编辑/陈品

排版/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