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贵州花灯戏《七妹与蛇郎》绽放国家大剧院舞台
发布时间:2025-05-14 20:03:24 浏览量:1
1960年首演于黔山秀水的首部大型原创贵州花灯戏《七妹与蛇郎》,于2025年5月13日完成了“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展演”惊艳绽放,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获得了各界专家和首都观众的热烈掌声。此番受邀,不仅是对贵州花灯戏艺术魅力的肯定,也是自2021年7月贵州花灯戏《红梅赞》赴国家大剧院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之后,时隔四载春秋再次亮相国家大剧院的国家级艺术殿堂。
“灯从唐朝起,戏从宋朝兴”,贵州花灯戏历史悠久,其发展史可谓是贵州文化多元共生、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七妹与蛇郎》作为贵州省花灯剧团成立后的第一部原创大戏,首演以来,不仅成为贵州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而且作为贵州花灯戏的代表作,其传承和创新的努力也体现了贵州民间艺术瑰宝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
《七妹与蛇郎》从1960年公演引发观演热潮到2018年登上央视、参加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从1987年迈出贵州入选首届中国艺术节到2013年首次以完整剧目形式走出国门赴印尼参加亚洲民俗大会交流演出;从1978年再次排演引发万人空巷到2021年入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像音像录制工程)以现代科技手段录制保存经典;历经2024年全国采茶戏展演到此次受邀赴国家大剧院展演。
此次展演的最大亮点,莫过于“老中青少”四代花灯人同台的传承模式,这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艺术接力构成了最动人的文化图景,生动诠释了贵州花灯戏的蓬勃生命力。古老的花灯戏披上了"年轻的外衣”,以年轻人熟悉的语言叙述着传奇,它不再是陈列在舞台上的“非遗展品”,而是化作融入现代生活、引发情感共鸣的文化桥梁。
这场四代花灯人的艺术接力,不仅为花灯戏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更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书写了地方戏曲“活态传承”的时代答卷。贵州花灯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七妹与蛇郎》中“大姐”的角色扮演者邵志庆表示:“要让年轻人点燃内心之光在舞台上绽放,更好地去寻觅贵州花灯戏的现代表达。我们不是在简单的复制经典,而是要共同创造新的经典,让花灯戏焕发新生。”(罗思扬|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