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是用来等待风暴来临的,而是提前学会雨中跳舞
更新时间:2024-09-28 17:53 浏览量:142
朋友聚会,都是退休了的老头。其中一位向我们热情介绍他新买的苹果16手机,令我吃惊的不是这款手机,而是这位老兄说的一番话:我已经有几款手机了,这次购买其实是满足我的体验。他详细描述了体验的过程,从苹果的新闻介绍、果粉在预定中的热情、到货以后和国产手机的比较,包括以后苹果16和人工智能绑定的可能性……。他的话深深打动了我:在步入晚年退休生活的人群里,仍有一部分人十分看重年轻人才有的体验,包括新技术体验、情绪体验、生活方式体验。
这种以现代生活体验为自己的体验的理念,在其他朋友身上也一样体现。有一位说,他正在比较不同类型无人机的性能,准备购买以后陪伴自己游览名山大川,增加一双可以俯瞰的眼睛。还有一位已经捷足先登,在淘宝上购买了无人机,他的目标也是体验年轻人的兴趣所在。
我也饶有兴趣地介绍了自己正在转型的读书习惯,是用读电子书+电子卡片+大模型对话的三合一阅读方式,真的可以做到2~3天读一本书了。我是这么想的,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体验过上山下乡,体验过流水线生活,虽然已经不能成为驾驭人工智能的主流人群了,但我们都信奉抓住青春尾巴这句话。只要赶上了人工智能这个时代,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体验它们会让自己年轻,会增加人生意义的厚重感。
老朋友中常常感慨一个话题,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年纪大的人因为经历坎坷,理解生命的敬畏,常常是敬重加上害怕。拥有积极人生的人理解敬畏,除了敬重,不是害怕,而是增加一份参与感。身体和生活圈子上的局限,仍然挡不住他们多多少少想要改变自己的情绪、态度、生活方式的参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的吃饭,其实也是一种参与,类似今天智能手机的参与。村上春树说,“当暴风雨过去,你不会记得自己是如何度过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是否真正结束了,但你已不再是当初走进暴风雨里的那个人了,这就是暴风雨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等待风暴来临的,而是提前学会雨中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