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漫威里最爱嘴炮的反英雄!《毒液3》幕后概念图曝光!

更新时间:2024-10-29 15:30  浏览量:80

wuhu专题

文|佳遥

《毒液:最后一舞》上映以来

或许因为大家对“毒液”这一爆款IP的期待值拉满

部分粉丝反倒觉得这谢幕之作没有想象中壮烈

但是...

其票房却丝毫没有因此呈现出颓势

(谁让毒液如此可爱)

上映5天票房就破3亿!

观影人数超过800万!

截止发稿前,票房已突破3.48亿

目前战绩同时也在持续飙升中!!!

抖音话题播放量11亿

微博电影日榜NO.5

毕竟这是

毒液三部曲收官之作

一场历时六年的告别!

顶级特效团队

“毒液”老熟人占一半

在1.2亿美元的有限成本里

团队竟然研发了共生体大军!

毒液蛙蛙、毒液马、毒液蟑螂……

蓦然回首

终极反派竟是昔日导演客串的?!

催笑又催泪的情节

意难平的结局

毒液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到底是怎样的故事

让小伙伴们时而爆笑时而落泪?

今天wuhu特别为大家带来了

《毒液:最后一舞》的精彩幕后!

特别惊喜:

全新角色概念图更是不容错过!

(注意提前打开wifi)

10月23日,《毒液:最后一舞》上线国内荧屏!

在影迷心中《毒液:最后一舞》有着深刻意义的——这是汤姆·哈迪在“毒液三部曲”中最后一次扮演毒液。

《毒液:最后一舞》在剧情上与《蜘蛛侠:无路回家》紧密衔接,讲述了埃迪回到自己的宇宙后,和共生体面临新的麻烦。

这次分别也愈发深度回应了“我们是毒液!”的这一终极情怀。

毒液是一个双重性的角色,回顾前两部电影,共生体与主角埃迪从一开始的完全对立、割裂,到不断互动下的所向披靡,再到如今二者合体后毫无违和感,累积的情谊都是《毒液:最后一舞》的伏笔。

如果以后再无“我们”,这最后之舞要怎样才漂亮?

极限上映的“毒液三部曲”收官之作

幕后好多老熟人!

这部电影融合了喜剧、怪诞主义、恐怖等精神。

——《毒液:最后一舞》的导演兼编剧凯莉·马塞尔

凯莉·马塞尔之前是两部毒液电影的编剧,在《毒液:最后一舞》中,她在承担编剧工作的基础上,首次担任导演。

而这也是她的导演处女作。作为凯莉的挚友,“毒液”主演汤姆·哈迪无条件支持她的创作。

除此之外,一些“老熟人”也纷纷加入了创作。

Digital Domain、DNEG、ILM 和 Rodeo FX 等工作室一同负责了《毒液:最后一舞》的视觉特效。

Greg Baxter担任视觉特效制作人,而John Moffatt和Aharon Bourland是电影的特效总监。

即使如今讲情怀有些俗气,但电影方对于创作团队的选择的确带有某些规律。

准确的来说,这是毒液与创作者们的互相选择。

特效总监Aharon Bourland曾参与了第一部《毒液》的视觉特效工作。

而Moffatt曾参与《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白雪公主与猎人》、《神奇女侠1984》、《超世纪战警》等影视作品的特效制作,是非常有经验的动画特效工作者。

他曾经在DNEG担任初级合成师和转描师,一路晋升到成为2D动画师,并于 2005 年升任视觉特效监督。

DNEG是“毒液”的缔造者之一,我们也曾在《怪物少女尼莫娜》中介绍过这个神仙工作室。

在《毒液》中,该工作室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毒液实体,包括变形虫般的化身、埃迪寄生时的卷须延伸、几次血腥的变形,以及被称为“幽灵”毒液的分离附肢。DNEG 甚至还创造了其他类似毒液的共生体,如 Riot 和 She-Venom,以及在电影最后对决中出现的令人惊叹的组合共生体。

如今团队也陪着毒液完成了此次谢幕。

Digital Domain工作室是典型的“漫威专业户”,曾经参与了《蚁人与黄蜂女》、《黑豹:永远的瓦坎达》、《奇异博士在多元宇宙中》、《蜘蛛侠:无路可归》、《黑寡妇》等多部影片的视觉特效部分。

The third floor工作室负责了影片的实景预演,而在《毒液2》中,他们也做了同样的工作。

虚幻引擎实现了可视化 CG 角色以及故事叙述的核心效果。

我们来看看实景与预演的对比

“老熟人”们的聚首也保证了视觉效果的稳定输出,尽管电影预算仅有1.2亿美元,加上《毒液》系列对于特效的依赖性,团队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

告别毒液

enjoy it!

因为《毒液:最后一舞》是“毒液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演员们和幕后技术团队既保持着“enjoy it”的松弛感,也有对毒液的衷心致敬。

创作团队的愿景在影片中毫不掩饰,他们希望将一切矛盾放大至巅峰,通过激烈对冲的视觉效果,让这次分别轰轰烈烈。

从第一部《毒液》开始,视觉特效的难度就已经展现出来,同样也拥有持续性的讨论度。

创建毒液的共生形式、角色的上色、动画角色形状转换能力、确保毒液独特性的现实照明都是团队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当初为了塑造逼真的角色,摄制组把重点放在了捕捉汤姆·哈迪表演中的细微差别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开发毒液皮肤的纹理和材料,创造一种既令人生畏又令人反感的逼真的外观。

为了制造毒液移动的假象,当时还有几个镜头使用了复杂的金属线。

汤姆·哈迪被绑在电线上,让他看起来像是被毒液牵着走的。

除此之外,几位特技演员扮演了毒液本体,视觉效果团队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一些触手CG元素,用来增强动作效果。

早在第一部《毒液》时,当时的视觉特效主管Paul Franklin就已经表明:

所有的镜头需要保持一致,这样观众才会觉得他们看到的是同一个角色,而不是每个序列中完全不同的版本。

所以一些动捕数据被保存下来,延续使用至《毒液2:屠杀开始》以及今天的《毒液:最后一舞》。

而毒液在三部电影中的形象几乎没有区别,唯一的差别就是一些极其细微的纹理(头好像也变大了点)。

但团队这一次面临的困难是——如何在白天的光线下展现毒液。

来到终章,我们可以发现毒液在白天的出镜率更多。

作为毒液的“老相识”,凯莉对电影的特效工作并不陌生。

但她与汤姆.哈迪坚持尽可能真实地拍摄一切。骑摩托车乃至爆炸都是实景拍摄的,绿幕只是辅助。

Chris Corbould 负责电影的特效工作,这位艺术家凭借出色的视觉特效成为奥斯卡的常客。他为毒液设计了一个特制急流水箱,模拟湍急水流下埃迪的冒险。

为了拍好这个片段,汤姆·哈迪与特技演员在水下足足待了两周。

总的来说,视觉特效团队在将电影的独特宇宙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不只是创作团队,索尼影业也在思索如何讲好故事,如何为故事收尾。

他们开始聚焦于民俗以及粉丝互动,与其是说营销,不如说是让告别延伸至当下。

索尼影业马来西亚公司与当地皮影艺术工作室fusion wayang kuilt 合作创作了一部特别的预告片。预告片融合了现代电影与吉兰丹皮影戏,耗时两个月完成。

作品展示了艾迪和毒液即将面临的战斗。皮影均采用高品质牛皮制作,因此在白色屏幕后展示时可以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不仅如此,索尼影业马来西亚公司还与当地艺术家阿里夫·拉夫汉 (Arif Rafhan) 开展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受“毒液”和马来西亚蜡染启发的独特艺术作品。

索尼还开设了恶搞网站,邀请大家一起“毒液化”。

“新角色”纷纷登场

毒液❌动物世界

正如你所看到的,这部电影中的生物数量远远超过我们在前两部电影中看到的,它们赋予了所有生物个性和性格,这对我来说真的至关重要。

《毒液:最后一舞》带着谢幕的意味,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新角色却在这时候纷纷登场——

漫威漫画中出现的终极反派角色纳尔,还有几个的寄生体,都被加入影片中。

尽管彼此之间水火不容,但也不乏荧屏送别的浪漫——他们一同“送别”毒液,也开展了自己的舞台,这场谢幕变得愈发深奥。

反派纳尔

反派纳尔于2018年在漫威漫画中首次亮相,他也被称为“黑衣王”。

纳尔是虚空的原始之神,他统治着第六宇宙和第七宇宙(我们现在的宇宙)之间的无形黑暗区域。他认为任何不是空虚黑暗的东西都是对他领地的侵犯。

纳尔的创作思路很简单,这一角色拥有较大的粉丝基数,所以遵循原作品就可以。

反派纳尔的概念艺术由艺术家Emeric Renard负责。这位艺术家曾经参与了《亡灵军团》、《热气球飞行家》、《精灵宝可梦》、《异形:契约》的制作。

白发、阴暗批,都很符合最初的设定。

而纳尔的演绎者则是第二部《毒液2:屠杀开始》的导演Andy Serkis。

Andy一开始本来是要执导《毒液 3》。但由于他的另一部电影《动物农场》档期与之冲突,因此凯莉·马塞尔接手了他的工作,而他也欣然接受了戏份邀约。

“这部电影引入了纳尔,但只触及了他的故事的开端。”

漫威的最伟大电影反派都是经过时间发展而来的。这里,克努尔是隐藏在艾迪和毒液伙伴关系中的危机背后的威胁,但他们的关系仍然是这个故事的核心。”

我们一直都知道克努尔存在,但知道在引入他之前,我们需要先打好毒液角色,以及他与艾迪的关系的基础。这仅仅是克努尔的开始。

“毒液马”

在《毒液:最后一舞》中,毒液拥有了新形态——“毒马”。

这是毒液三部电影以来第一次寄生在动物身上。

早在预告片时,我们就见证了“毒马形态”的狂野。

如果你已经观看了《毒液:最后一舞》,不妨复盘一下“毒马”出现的场景,是不是下图所示?

“埃迪爬上马背,毒马像蒸汽马一样飞奔过沙漠,而他则紧紧抓住,拼命挣扎。”

——剧本原台词

当时剧本中只有这一句话,凯莉额外在上面做了笔记,“这匹马应该非常非常快而且愚蠢的”,但她并不确定“毒马”要趋向于何种形态。

制作主要分三步:出概念图、真人演绎、视觉特效处理。

凯莉、汤姆·哈迪与艺术家Karl Lindberg一同合作。前两者者负责统筹与演绎,后者则负责给出符合要求的草图。

于是Lindberg用ZBrush、Keyshot、Photoshop绘制了毒马的照片。

而故事板艺术家Jake Lunt Davies和Robert Consing 进行细化。

最终确定了“毒马”的概念图

场景营造倒也不难,疯跑的马这一设定光是想想就已经有点子公路电影的味道,加之汤姆·哈迪与毒液在这一部电影中的“逃犯”属性,创作方向早就冥冥欲出。

疯跑就完了,因为重要的是体现毒液的速度。

特效总监John Moffatt 从一级方程式赛车和电影《钢铁侠大战外星人》中获得了灵感。

一级方程式赛车官方也给予了大量的物料支持:

考虑到摄像机跟不上“毒马”的速度,创作团队干脆直接从隔壁《超人》系列中借用了一个镜头,还搬过来了一些《毒液1》里旧金山街头的摩托车场景。

结果摩托车的速度也不够快……不得不进行加速处理。

凯莉希望“毒马”能有大块头,但如此一来艾迪又变小了。

最终Moffatt 决定保持“毒马”的正常状态,并联合视觉特效团队让马扬起一堆灰尘和碎屑来传达速度感。

包括我们观影时感受到的一些微妙的镜头抖动,都是团队有意为之。

预演开发阶段完成后,汤姆·哈迪开始真人拍摄。

团队分别按照顺序拍摄了艾迪下山,触摸马,马抬起后腿的场景,方便后期整合。

接着汤姆·哈迪我们来到蓝屏面前借助大风筒与金属电线飞起来,这个镜头用于埃迪抓住毒马并被甩来甩去的情节。

除此之外

Karl Lindberg还创造了一些其他的共生体!

他们围绕着动物来进行

毒液螳螂

毒液蛙蛙

在预告片中,毒液的“丝滑变蛙”就获得了较大热度。

毒液鱼

毒液蛙暂时没有出概念图,但A站上一位粉丝做到了神还原~

终章未止

回溯镜头“送别毒液”吧!

刚才我们也提到了,《毒液:最后一舞》中依旧有着先前创作者们的足迹。

从毒液的形象、变身再到新角色的登场,有创新也有经典。

wuhu为大家带来了前两季电影中的幕后概念图

以及一些精彩镜头!!!

随着创作的回溯,假装回到前两季吧!

毒液是如何诞生的?

毒液出自一位蜘蛛侠女粉丝,这位女粉丝突发奇想,为蜘蛛侠设计了一件黑色制服。

漫威执行主编Jim Shooter于1982年花费220美元从她手里买下了版权。

从此“毒液”开始活跃于漫威漫画。

毒液影视化后的角色设计最初由 Legacy Studio 的艺术家Darnell Isom完成。

这些设计随后被 DNEG 的艺术部门采纳并继续进行创作,最后再交给 DNEG 动画和生物团队完成设计。

毒液曾几何时一直是蜘蛛侠的“附属”,它的存在感不强,DNEG工作室一直在研究不同艺术家多年来对这个角色的处理方式。

共生体的灵感源自液体、油和非牛顿流体。

Paolo Giandoso重点参与了角色设计。与此同时,这位艺术家十分擅长用动画概念来辅助实际镜头。

艺术家David Masson绘制了《毒液1》中的概念设计:

共生体爬过埃迪的脸的镜头

《毒液 I》实景拍摄之前的动画概念

毒液2战斗场景以及草图

《毒液2》中女性毒液

《毒液2》埃迪与毒液

共处一室动画概念

来自DNEG的艺术家Lucas Cuenca

担任《毒液2》首席生物艺术家

他参与了 Carnage 的设计、建模和面部表情

《毒液2》屠杀的“BOSS”形态

《毒液2》关键帧插图

Eddie 试图与侦探 Mulligan 聊天时

的一些 VFX 关键场景插图

《毒液》生命研究所概念图

生命基金会大楼最初是由制作设计师 Oliver Scholl 设计的。

DNEG 采用了这个设计,然后对其进行了修改,以融入我们航拍期间拍摄的地点——旧金山北部的马林岬。生命基金会大楼采用多面玻璃外墙,配有复杂的拉丝铝框架。晚上,整栋大楼的多层内部楼层和办公室都灯火通明——根据摄像机的运动,我们通过结合 3D 模型和投射到 3D 几何体上的 2D 哑光彩绘艺术品来实现这一点。

《蜘蛛侠2》中的毒液形态

Insomniac的高级角色艺术家达斯汀·布朗设计了这个版本的毒液。

《蜘蛛侠3》中的毒液设计

由艺术家Constantine Sekeris and Ej Krisor进行设计:

《蜘蛛侠》中的毒液设计

再来看看漫画中的毒

BE美学的震撼谢幕

埃迪,我们走了很远一段路。

即使从第一部开始,团队就已经有了“三部曲”的计划,但好像大家都没有准备好告别。

《毒液:最后一舞》中的一切都是我和凯莉的想象,我们没有遗漏任何细节,一切都是精心挑选的。

——汤姆·安迪

整个电影的元素、环境场景要比前两部电影多了不少,幕后团队将伏笔、高潮、以及潜在角色一股脑地投入了这90分钟里。

这很冒险,90分钟很有限,一切都太分散。可以感受到凯莉和主演们想要把故事拼凑起来,从而让每一个角色最终都能闭环、谢幕,但太难了。

影片中充斥着皇后乐队的《Don't Stop Me Now》、大卫·鲍伊的《Space Oddity》和阿巴乐队的《Dancing Queen》等歌曲,还有一段魔力红乐队的民谣,Eddie 和 Venom 的感伤蒙太奇镜头因此而展开。

而凯莉相对于前两季的导演,似乎发挥出一个女性编剧的特点——将所有情感表达得更加细腻而隐晦。这是优势,也可能为电影的表达带来隐患。

你知道她想尽力表达的,但就像毒液与埃迪最后终究无法触碰一般,遗憾而充满力量。

从旧金山到山野公路,从黑夜到阳光下,

毒液合唱之余告诉埃迪自己渴望这样的生活,他暂停逃亡与陈夫人跳了“最后一场舞”,他在临别前告诉埃迪自己想看自由女神像,请求埃迪不要忘记他……

这些情节似乎反复叩问——“我们究竟要怎样告别?”历时六年的告别,怎样都是不合逻辑、徒劳无功。

“你会是个好爸爸。”

“我为你感到骄傲,埃迪。”

“我真的很想见到自由女神像。”

“不要忘记我,埃迪。”

“我会永远记得你。”

最后的“舞步”乍一看终究有些慌张沉重,但却有几分合理之处。

如果你对埃迪与毒液之间的羁绊有足够的信心,那就是在带着答案去看这部电影——

(选自观影者评论)

明明不想告别,又在告别中读懂了开始——

警察帕特里克·穆利根、泰迪·佩恩博士,很多角色都与共生体建立了联系。即使我们是最后一次看到埃迪,我们也非常确定,“毒液”总会回来。

影片结尾,纳尔面向镜头的情节有些微妙,因此引发了激烈讨论:

蜘蛛侠与毒液会不会有一场激烈对战?

纳尔的出现有没有改变蜘蛛侠的平行宇宙?

对此,凯莉表示:

我们很想看到毒液与蜘蛛侠大战,如果未来有什么计划,我们一样是毒液的忠实粉丝。

众说纷纭,情怀驱动下,大概唯一的遗憾就是,“我们”不再是我们。

从预告、制作、电影乃至这篇文章,我们依旧不想赋予“毒液三部曲”一个真正的结局。

或许这就是我们对漫威的感情,有时总是恨其不争,但当分别来临,角色的形象与羁绊又变得如此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