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小吐尔逊成长为喀什名人

更新时间:2024-11-01 00:03  浏览量:84

1989年8月1日,袁国祥摄影展览会在喀什群众艺术馆顺利开幕。南疆军区和喀什地区有关领导出席剪彩,不少老战友和摄影爱好者前来祝贺,各族军民群众和学生纷纷前来参观,他们从那些新老照片中看出了喀什解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受到鼓舞,得到享受,增强了建设祖国边疆的信心。《喀什日报》还加了评论,用两个版的通栏大标题,选登了其中18张重要照片,受到广大人民称赞,宣传效果良好。

这次影展是在喀什地区摄影家协会的支持下,该会主席包迪主办的图片社赞助,喀什群艺馆的大力协助下举办的。群艺馆书记、副馆长吐尔逊江在布展中协调指挥,和我们一起工作,将那200多幅大照片,依次装框上架,悬挂于那圆形大厅中。当一切准备停当,即将开门迎客时,我向吐尔逊江同志表示感谢,他说:“这是我应做的工作,其实我要感谢您!因为在40年前,是你把我从阿克苏接到喀什来的!”我在惊讶之余,握着他的手,看着他的脸,一个维吾尔族小巴郎的漂亮圆脸呈现在我眼前。果然是他:“你是小吐尔逊!”他说:“就是我!”没想到当年一个毛孩子,现在已成为喀什文化界的一位名人。因为在他的名片上还印着不少头衔,其中重要的是:喀什地区群众文化协会秘书长、《木卡姆》音乐研究会常务理事、喀什集邮协会副会长、新疆翻译家协会理事、喀什《师范学院》兼职教授等。

我们相见恨晚,自然说了不少话,以后也常有交往,成为知己朋友。现在,说一下他过去的故事,不仅能看到吐尔逊江的成长过程,也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英明伟大。

1951年夏,第二军兼南疆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独臂将军左齐要下部队巡视工作,除卫生部副部长王逐北陪同外,还有秘书、警卫员和我随行。我们同乘一辆美国造的中型吉普车,先到巴楚四师十二团生产地区看了小麦、油菜丰收;后到阿克苏五师看了部队营建和兴修胜利大渠情况;也到温宿十四团驻地看了水稻种植和战士们的生活。当我们到库尔勒、焉耆六师各团看望了部队修渠、生产和艰苦奋斗情况后,又返回了阿克苏,去乌什调查了解了农村情况和减租反霸试点经验。这次出行,对我这个摄影员来说,是一次极好的采访机会,拍下了不少大生产照片,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跟着首长学到了不少知识。

阿克苏工作结朿前,左齐副政委让我去找原阿克苏警察局长左敏(祖龙)和解放前的“国大代表”左玲(枣尔汗)的儿子吐尔逊,并说要把他带回喀什去交给他父母。我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国民党时代的大红人,自然都有严重罪恶,但我军到达后宽大为怀,没有抓他们治罪,反而利用其精通汉语的才能,让他们出来工作。事实也如此,左敏在二军教导团维文大队当教师,工作兢兢业业,为我军培养了一批懂维吾尔族语文的人才。左玲则在文工团当翻译,不仅教演员用维吾尔语演出,而且教大家跳少数民族舞蹈。所以左副政委为照顾他们家庭团聚,让我事先找到他们家做好工作,以便走时将孩子带走。记得,我经过多方打问,在阿克苏北郊找到了左玲母亲的住宅。当我说明来意,老奶奶立即叫来孙子,还未上学的小吐逊高兴地说:“我要去见爸爸、妈妈!”

次日早上车出阿克苏,我们绕到小吐逊家,把他接上了吉普车。一路上我们逗着他玩,他喜笑颜开,但很少说话。到了喀什军营已是半夜,左副政委便把他领到自己家中,让小吐尔逊和他的儿子睡在一起,第二天才把这千里之外带来的孩子交还给他们的父母。这是多么大的情谊,左敏、左玲夫妇自然感激不尽,以更加努力工作来报答党的关怀!

很快,吐尔逊上了南疆军区子女学校,他的父母给他起了个汉族名字左生勤,让他和汉族同学融和在一起。左生勤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和左齐将军的儿子左延等同学玩得很好,加上有他父母教汉语,学习很快跟上来。就这样,他从小学到中学,从喀什到乌鲁木齐,从新疆大学毕业到回喀什地区工作,一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成长,受到了良好的科学文化教育。尽管在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中,他的父母曾受到冲击,他也难免牵连。但吐逊江能正确认识,由于他奋发努力,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逐步走上领导岗位,为喀什人民群众做出了贡献。

1991年夏天,己从济南军区副政委岗位上退下的老政委左齐将军,又回新疆老部队访问。当他来到南疆军区时,由我这位老部下、纪委副书记负责陪同。记得左齐老将军当时有肾病,他大量吃西瓜以利尿,并不顾自己病情,仍到各部队看望指战员,会见老同志。当时,他已是位全军著名的左笔书法艺术家,因之他有求必应,以左臂左手挥毫泼墨,为南疆各部队和地方老朋友题写了不少条幅。其中也为我和妻子戴桂芳写下了“松竹不花坚贞在,梅花发时放异香”的一个条幅。

左齐老政委到了喀什,消息很快传开,不少地方老干部也来见他,其中受到我党宽大处理的前国民党军队少将就有三位,如支持南疆警备司令赵锡光起义的吕公威和包奠华,他们到二军联络部学习后,都分配了适当工作,以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也受到了我党政策保护。还有一位是阎锡山的工兵司令张玉林,我军在攻打太原时,不知有多少战士牺牲在他设计修建的工事碉堡之下。新疆解放后他被捕入狱,已判处死刑,但喀什要修面粉厂、发电厂,没有技术人才。二军首长便把他从监狱中放出来让他设计,然后把图纸送新疆军区审查,没问题便让他指导施工。这样,完成一项工程,为他减一次刑,直到1954年修建成南疆军区办公大楼后,才恢复了他的自由。以后,他成为喀什出名的高级工程师,为祖国边疆建设做出了贡献。这次,他来会见老军法处长左齐将军,自然感慨良多,深表感谢!左老将军也对他再次进行了勉励。

当时,我熟悉的吐逊江同志,也向我提出他父母---左敏和左玲希望能见到左齐将军,老首长慨然充诺,并在到喀什地委访问时,接见了他们全家。那是一个欢乐的时刻,发鬚己白的祖龙(左敏)和枣尔汗(左玲),向老首长谈了他们多年来的经历,尽管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到了点苦难,但由于他们坚信共产党的政策和毛主席的伟大,一直坚持在翻译工作岗位,为《喀什日报》的按时出版做出了贡献。粉碎“四人帮”后,新疆广泛落实起义人员政策,祖龙、枣尔汗夫妇都享受了离休干部待遇,祖孙一堂,生活幸福。至于他们的儿子吐尔逊江(左生勤)已成为喀什民族干部中的佼佼者,不仅担任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常到师范学院去授课,而且参与很多社会活动,活跃在喀什文化战线上。特别是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边疆稳定的斗争中,他常旗帜鲜明地站在最前线,讲述他们一家人的亲身体会,斥责民族分裂主义活动,成为我党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强战士。

2004年夏,我去南疆军区参加一个会议时,带着孙女和外孙到喀什去开了一次眼界。我们在参观了喀什名胜古迹和中西亚大巴扎后,也去拜访了吐尔逊江一家,不仅享用了一次民族风味盛筵,而且两家的孩子们在一起表演节目,玩耍得很高兴。

当我临走时,左生勤向我说,他女儿在喀什艺校快毕业了,很想继承祖母事业,想到南疆军区文工队去当兵,不知行不行?我说南疆军区文工队是没有编制的单位,人员大多是临时抽调来的。你女儿学歌舞有良好成绩,可把她的表演光盘送文工队领导一阅,如果他们能看上,报告上级照顾入伍也有可能。此事,我还向宣传处长和文工队长说过,据说他们确实也看过吐尔逊江女儿的表演,但事情并未办成。一年后,左生清给我打电话说:“谢谢您的关怀,我女儿已被新疆歌舞团要走了。”这样,我们都放下了心,想那女孩一定会健康成长,成为一名好演员。

当然,我们的友谊是双方的。我在喀什有事,也找过吐尔逊江帮助。如我曾经他介绍,在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出过一本书《仰止集》,2009年又写了本《敬贤集》,是我回忆南疆部队老首长、老战友和英模人物的文章,加上我拍的一些照片的书,因此又通过他联系过该出版社,仍想把它做成一本喀什出的“土产”,但因相隔千里,事情未能协调办成。此书只好在乌鲁木齐出了,经过一番努力,总算赶上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同时也纪念了进军新疆60周年和新疆和平解放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