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舞蓝天 童心绘梦——昌平区中小学生风筝比赛成功举办
更新时间:2024-11-08 17:28 浏览量:66
11月6日,“筝舞蓝天 童心绘梦”——昌平区中小学生风筝比赛暨霍营中心小学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在昌平区霍营中心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昌平区教育委员会主办,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昌平区少年宫、昌平区霍营中心小学共同承办。
北京市风筝协会秘书长、国家级裁判员左留标,昌平区教委体卫艺科科长刘建鹏,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邱立君,课程室、教科室主任富殿山,昌平区回龙观东学区主任李建以及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共计1700余人参加活动。
风筝主题跨学科实践活动
本次跨学科学习以“做一只风筝”为主题,旨在引领学生深入探究风筝的悠久历史,多姿多彩的图案艺术,制作风筝的过程以及风筝与梦想的象征意义。
活动伊始,由北京市风筝协会副会长、霍营中心小学安德禄老师开展关于风筝的微讲座。安老师为大家普及风筝的知识,并介绍了学校34年风筝社团的发展历程。
▲音乐老师郑媛元带领合唱队表演原创剧“风筝与梦想”
风筝缘·风筝的前世今生
刘静波老师引领学生围绕风筝的前世今生展开探究,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查阅资料探究风筝的起源、用途、相关诗词和图案寓意。
风筝美·风筝图案巧设计
刘晴老师围绕风筝的图案设计与学生一起开展学习研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传统的风筝图案是由很多种吉祥图案组合而成,具有特殊寓意,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出属于自己的风筝面。
风筝趣·制作一只风筝
此板块呈现两节课。李彩云老师带领学生探究风筝中的智慧。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实验、讨论等环节,从风筝的选材、骨架的制作、飞行原理等方面探究风筝中的智慧。
孟祥杰老师带领学生探究风筝提线的学问。学生通过观察提线的位置,完成任务单,根据任务单进行提线的拴制,通过户外试飞进行提线位置的调整,再总结分享寻找提线拴制位置的最优方案。
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课程室、教科室主任富殿山做点评,他表示,授课老师以问题为引领,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践去探究,通过分享、总结形成最优方案。每一部分设计都与学科课程紧密结合。
精彩纷呈的风筝比赛
[ 开幕式 ]
[ 风筝比赛 ]
本次比赛特邀国家级裁判员作为裁判。全区15个小组,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共75人参赛。运动员们带着多种类型,形态多样的风筝来到比赛场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比赛中,他们时而逆风奔跑,时而转动线轴,伴随着秋日的微风,五彩斑斓的风筝在蓝天白云下翱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创意无限的风筝绘制
学校邀请风筝协会的专家走进课堂,带领学生体验风筝绘制。
风筝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一项全民运动,也是和平的使者、自由的象征,它联结着友谊、昭示着团结,寄寓了人类的美好理想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它以竹为骨,以纸为裳,每一道线条,每一抹色彩,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个精妙的设计都彰显着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