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毕业就成了运营总监,真的没有必要再拼985和211了!
更新时间:2024-11-16 06:27 浏览量:75
毫无疑问,这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常常能听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豪言壮语,仿佛只要有能力,无论出身何处,都能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大放异彩。然而,当山西晋中市左权县一家国企的招聘公示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时,这份“不拘一格”似乎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让人不禁哑然失笑,甚至心生疑虑——中学毕业就能成为直播运营总监,那么,我们那些年拼命考985、211的努力,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公示风波:中学生的 “逆袭”
11月10日,左权县开花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则招聘公示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这份公示中,27岁的岳某因其毕业学校一栏填写的“左权中学”而格外引人注目。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知名的高等学府,而是当地的一所中学。而他应聘的岗位,竟是直播运营总监,一个听起来就充满现代科技感与挑战性的职位。
相比之下,其他被公示的应聘者大多来自大专或本科院校,岳某的“中学学历”显得格格不入,仿佛他是从另一个次元穿越而来的“天才”。一时间,网友们纷纷质疑,这是否又是一起 “萝卜招聘”,或者是公司高层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拘一格”过了头?
二、特别优秀?还是另有隐情?
面对质疑,公司方面并未立即给出明确回应,只是提到招聘公告中曾写明,“特别优秀者,年龄学历要求可适当放宽”。这句话似乎成了岳某入职的“尚方宝剑”,但问题在于,何为“特别优秀”?是否真的可以通过一场面试或一次笔试就准确判断一个人的“优秀”程度?
更何况,直播运营总监这个岗位,不仅要求应聘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一个中学毕业生,即便再“特别优秀”,也很难让人相信他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技能,并带领团队在竞争激烈的直播行业中脱颖而出。
三、学历门槛: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学历门槛在就业市场中似乎越来越高。985、211等名校的光环,成了许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然而,岳某的案例却似乎在告诉我们,学历,或许并不是那么重要。
但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逻辑误区。岳某的“成功”并不能代表所有中学毕业生都能胜任高级管理岗位。他的个案,更可能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比如个人背景、社会关系、特定技能等。而这些因素,往往是不可复制和模仿的。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岳某的“逆袭”就全盘否定学历的价值。相反,我们应该看到,学历背后所代表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仍然是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合某个岗位的重要标准。
四、不拘一格:还是暗箱操作?
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口号下,我们确实看到了许多优秀人才的涌现。但与此同时,也不乏一些打着“不拘一格”旗号进行暗箱操作的案例。岳某的入职,是否真的做到了公平公正?是否存在其他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到岳某个人的职业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国企招聘都能如此随意地放宽学历门槛,那么那些为了进入名校而努力奋斗的学子们,他们的努力又何在?社会的公平正义又何在?
五、结语:别让“不拘一格”成为借口
“不拘一格降人才”本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口号,它鼓励我们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然而,当这个口号被曲解为对学历门槛的无视时,它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我们并不否认岳某可能具备某些方面的才华和潜力,但将他直接任命为直播运营总监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不仅是对其他应聘者的不公平,更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不负责任。
因此,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确保招聘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同时,我们也希望国企在选人用人上能够真正做到“不拘一格”,但前提是这些“格”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标,让每一个有才华的人都能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