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 | 鸟巢
更新时间:2024-11-16 10:50 浏览量:77
(供图:青海湖风景区) 假如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每一种常见的鸟类都会在一生当中做出几件不同寻常的事每一次的飞行都具有特殊意义摄影 鹰 燕子只有燕子耐心地听完了喜鹊细致入微的筑巢方法以前,一直以为燕子唱的少说得多,和我一样只喜欢议论好天气,吃什么东西,到什么地方玩,总之唠唠叨叨,无话不谈。后来发现,燕子虽小,却是筑巢的高手。不像生活在安第斯山脉的红鹤,身形高大、一身火红、舞姿妖娆,却只用泥巴垒成粗糙简陋的棱锥体,把自己的蛋与被淹的土堆隔开,靠一双长腿站着孵化。据说,燕子的筑巢手艺来自喜鹊。喜鹊在北方常见,是真正的泥瓦工、艺术家。它的窼一般筑在树冠丰满、稳定的枝杈间。外观粗糙无序、枝条纵横,内部却别有洞天,从开始衔枝,到初步建成需两个多月,再加上内部工程,大约费时4个月左右。多年前,画眉、老鸦、麻雀、斑鸠、燕子都曾请教过喜鹊,但只有燕子耐心地听完了喜鹊细致入微的筑巢方法,其他几只仅听了一半,甚至连一半都没听完就飞走了。所以画眉的巢,简单得像个圆饼。麻雀的巢,仅在圆饼旁堆了些青草,老鸦和斑鸠的巢更简单,只是几根小棍搭起的木架子。燕子的巢离人很近。有时候,在屋旁大树上,有时候在屋檐下。有时候,竟毫不客气地贴在人家房梁上,让喜欢和感兴趣的人,得以近距离观察它离去时的姿态,飞翔时的曲线,并参与人们的生活和劳作,用歌声让人们忘记烦恼。来自南方的候鸟熟练的编织技巧和计算能力完全弥补了编织材料极为简单的缺憾但更多的鸟不满足于就近筑巢、捕捉昆虫,或者翻看每一片树叶上的幼虫度日,而是不远千里万里、成群结队奔赴远方,去食物更充足,更有吸引力的地方觅食。比如每年3至9月来自南方的候鸟,就会在天高水阔、气候宜人的青海湖流域,淡水充足的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河口、布哈河中下游;水草丰美、人畜不易进的泉湾、甘子河、那尕则滩涂生儿育女。和草原上的牧民一样,美丽而短暂的春天令候鸟没有多余时间。为了表现自己,更为了向异性示爱,雄鸟爆发出的激情、色彩和歌声,像无数出奇的光束,穿透晴空,让陷入情网的雌鸟春心萌动,意乱情迷。它们原本在湿地、草原、树林、灌木无忧无虑地玩耍觅食,可一旦有了伴,有了爱,便又心甘情愿地变成了终日忙碌的建筑师。来到青海湖滨的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灰雁、普通秋沙鸭和燕子一样勤奋努力,筑巢技术虽不甚精湛,但熟练的编织技巧和计算能力,完全弥补了编织材料极为简单的缺憾。几根苔草、几条短枝、粘在草皮上的一缕羊毛,都能让它们各显其能,用各自的喙和脚爪,甚至胸部,为家人营造避风遮雨的港湾。一阵冷风吹过阳光将深蓝色湖水划成碎片春夏之际,蛋岛和海西皮相连的鸟岛,鸟窝遍地、鸟鸣不绝。不到半平方公里的区区之地挤挤挨挨、热闹非凡。营养丰富的白藜、冰草、镰形棘豆、早熟禾、灰菜、牛尾蒿生长旺盛,海西皮东北缘,高出湖面30多米的鸬鹚岛上,数不清的柱形鸟巢引人瞩目,它们是恋旧的鸬鹚一次次返回旧巢,衔来树枝、杂草、苔藓、根茎,不断修缮加高的温床。青海湖·鸬鹚岛(供图:青海湖风景区)鸬鹚以青海湖裸鲤为食,不但有足够的耐心经心筑巢,还是捕鱼的高手,能在瞬间叼出一条裸鲤,塞进自己容纳三四条鱼的喉囊。平时,鸬鹚羽毛泛黑,神情凝重,雕塑般立在峭壁之上,沉默不语。但是到了繁殖期,这雄性的鸟儿竟会在一夜间,射出情窦初开的磷光,羽毛华丽、两眼炯炯有神,而与它面面相觑的对峙,竟有一种无法抗拒的敬佩之意在我心中滋长。一阵冷风吹过,阳光将深蓝色湖水划成碎片。一只少见的白尾海雕,和我一样发现了这只漂浮在湖面的鸬鹚。它数次俯冲而下,将湖面撞起阵阵水花,可跃起时,嘴巴里依然空空如也,只有点点水珠自羽毛滑落。倒是那只伶俐的鸟儿,顷刻间再次出现在对面的鸬鹚岛上,骄傲地蓬松着毛羽。只要有可能,白尾海雕更喜欢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当然也会将目标锁定无助的雏鸟或啮齿类动物。而此刻,对这只鲜艳夺目、正值繁殖期的鸬鹚发起攻击,实属罕见。它们的飞行能力非比寻常飞越珠穆朗玛高峰对它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一个阴霾散去的下午,斑头雁携心爱伴侣来到青海湖滨,打算栖息在蛋岛附近的草滩、水洼地带。当它们意识到这里的禾本科、莎草科、豆科植物,及少量水生动物,能保证它们的生活来源,便开始启动筑巢这项艰巨的工程,地点就选在比较干燥的砾石和沙土之上。它们先是取来粘泥轻轻拍打,做成一个椭圆形的凹饼,再衔来几根枝条围在旁边,捡些柔软的青草铺在巢底。对于缺乏工具,不如昆虫灵活,不如松鼠那样,有一双巧手可以协助的斑头雁来说,筑巢需足够的耐心,精雕细琢,除了用喙和脚编织材料、加固粘合,还必须靠自身躯体不停地旋转,胸部挤压,筑成大小适中的圆形空间。这项吃力的工作一般由雌鸟完成,结束后,雌鸟还会拔下身上最柔软的羽毛铺在青草上隔潮。最后,经过夫妇俩的共同努力,小船似的鸟巢只剩下一些巧妙而细微的隐蔽工作,比如粘上白色、绿色地衣,或五颜六色的杂草,为的是尽可能让自己的家,变得更似偶然出现的自然之物,与大自然共浴天日之光。幼鸟出世,雌雄鸟恩爱更甚,柔情蜜意,难分难舍。日日轮流为幼鸟寻食,夜夜厮守相依相伴。清晨,斑头雁在水边漫步,头部的棕黑色斑纹,为它平添了几分优雅。为安全起见,斑头雁尽可能融入群体,绝不单独相处,但它们的飞行能力非比寻常,以每小时60—80千米的速度飞越珠穆朗玛高峰,对它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灰雁也叫大雁,性格机警,不易接近,但声音洪亮,为了不易被人发现,只在僻静的水边、沼泽地、河湾、沙洲、泥滩地,用水草和芦苇就地编织鸟巢,觅食小虾、小螺和少量昆虫。每一种常见的鸟类都会在一生当中做出几件不同寻常的事每一次的飞行都具有特殊意义鱼鸥和棕头鸥,总是那么随心所欲,在空中划出流畅的弧线,一猛子扎进浪涛,叼起一条条裸鲤,对它们来说是一件轻松的事。它们栖息在湖泊、河流、沼泽、湿地及环水岛屿,即便干燥少雨,即便被沙砾覆盖,那形似新月的沙岛上,也有它们来回穿梭觅食的身影。鱼鸥和棕头鸥的飞行能力不相上下,互相争食,很难相处。只好分别集群筑巢,不相往来。但它们却共同遵守着诚信和秩序。筑巢之间,不足一米宽的界限是留作共同散步、休闲、交流的公共领域,谁也不越界筑巢,谁也不进入对方领地强占它巢。青海湖·三块石(供图:青海湖风景区) 假如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每一种常见的鸟类,都会在一生当中做出几件不同寻常的事,每一次的飞行都具有特殊意义。它们有舞会,有表演,有愤怒,有竞争,有残杀。它们也坠入爱河,也倾诉,也生气,也悲伤。但同时,它们又是生物界,跨越地球表面,在栖息地破碎环境下,与脊椎动物,尤其同陆生脊椎动物一样物竞天择,怀抱温情的野生动物,不论陆地分布的物理阻隔,带给它们多少难处。在此期间,我们完全可以观察到它们筑巢的过程,它们的飞翔,它们觅食的本领,甚至细细端详它们和蔼、机灵、生动的面容,不像住在屋檐下的燕子,几乎让我们永远看不清它那张瘦小的黑脸。苍鹭与黑颈鹤是适应水边生活的涉禽。筑巢方面,它们没法与燕子、鸬鹚、灰雁、斑头雁相比,编织技术相对简单,基本借身边的水生植物起掩护作用。身高一米左右的黑颈鹤,全身灰白,颈部着黑,头顶红若朱丹,尾羽短而有力,是唯一栖息在青藏高原的鹤,也是发现最晚的高山品种。每年三月中旬,黑颈鹤从越冬地云南中甸和贵州威宁,长途跋涉至青海玉树隆宝滩、诺木洪、巴音郭勒河、青海湖、扎陵湖等地,二十多天后又迫不及待分散开来,与心仪的配偶在人烟稀少,草籽、蕨麻、沙晰、蛙群丰富的湖泊、河流、沼泽栖息,选择离水面不能太低,安静偏僻的深草区,或者地势较高,相对安全的干草墩,用周围的杂草和其他干枯的水草编织鸟巢,和雌性黑颈鹤轮流孵蛋,等待小黑颈鹤破壳而出。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鸟类的模仿对鸟类感官的探求四月的一天,城内的柳叶才上枝头,湿润的黄河边已是青丝缠绕、杏花点点。我驻足停留,四处遥望。心神不定中,见绿叶葱茏的树梢间,呼啦啦飞出几只俊俏的苍鹭,鼓起裙裾般的羽翼在青蓝如洗的空中飞翔。急促盘旋后,在我艳羡的目光中,一只苍鹭掠过河面,落在微微颤动的细枝上,身后隐约可见竹篮般敞开的鸟巢。摄影 鹰 孵卵期的苍鹭在巢内格外小心,一动不动。落在树枝上的雄性苍鹭,体态挺拔、目光犀利,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我不着急,耐心地等待着。午后,天高云淡、静谧无声,那只雄性苍鹭终于放松警惕,离开哨位隐身于密叶。这让我倍感新鲜,感觉到苍鹭的机智。就在不久前,我还意识不到,鸟类的视觉与嗅觉、听力与触觉多么明睿。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鸟类的模仿,对鸟类感官的探求。人们时常在思索,作为一只雨燕,发出悠长而尖利的鸣叫,是什么感觉?作为一只帝企鹅,潜入漆黑的深水中,又是什么感觉?后来经过长时间研究得知,鸟类的行为由感觉系统控制,和人类十分相似。捕食、进食、享受、爱情,任何一种感觉的缺失,都会让鸟类生活黯然失色。许多鸟具备指导它们迁徙找到准确位置的磁感安身立命的方法如今,无数候鸟往返迁徙的事例足以证明,许多鸟具备指导它们迁徙,找到准确位置的磁感,安身立命的方法。对苍鹭来说,不远千里来到相对偏僻、视野开阔、食物充足的黄河岸边,在一棵枝叶繁茂的白杨树上繁殖育幼,一定有隐情、有无奈、有观察,有深思熟虑。但大部分时候,人类依然低估鸟类的感官,以为它们只是羽毛华丽、敏感脆弱、鸣叫不绝的飞禽,却不知它们与人类颇为相近的社会化关系、小群体生活,让它们具备了足够的勇气和安全感,并懂得互相关心、彼此照料。冬去春来,苍鹭与配偶保持着长达十几年的繁殖关系。但它们对爱情的忠诚,没法与斑头雁、灰雁相比。习惯于群体生活的雄性苍鹭风流倜傥,偶尔出轨是它们的天性,但丰富的情感生活,并不影响它们用心用情照顾家人。下午,雄性苍鹭纷纷离巢,剑一般冲向天宇,枝叶稠密的树冠上,十几只鸟巢悄无声息。我静静地观察着,我能感受到鸟巢内甜蜜的生活,觅食归来的雄性苍鹭与爱侣的窃窃私语、耳鬓厮磨,贴住即将破壳的幼鸟时倾注的感情,也能意识到那只少言寡语,密切注意我这个外来物的雄性苍鹭,一颗毫不松懈的戒备之心。黄河水觳纹皱绿柔美清凉黄河水觳纹皱绿、柔美清凉。同人类相似,两只眼睛似乎永远朝前看的鸟类只有鸮形目,比如依赖双眼视力获得景深直觉的猫头鹰。但更多的鸟类,如蓝马鸡、斑头雁、鸬鹚、渔鸥、云雀、燕子、金雕、游隼、大鵟的眼睛,长在脸的两侧。而且,眼睛后面还有两个比人类眼睛多出一个视觉中心的视凸,这就使鸟类有了人类无法企及,比起四足动物还要深远、敏锐的非凡视力。黄河边的苍鹭 在高原,我见过游隼收拢翅膀,向下俯冲,自由落体式的精彩瞬间;见过长尾山雀在枝条间跳跃,一眼看到树皮上的一只小昆虫,快速捕捉进食的动作;体验过一只猫头鹰,在黑暗中分辨事物的快速反应能力。更何况,苍鹭的两只眼睛在它狭窄俊秀的面孔上占据了很大部分。于是,我私下判断,它的视力是同类中的佼佼者,像游隼,像鹰,像鸬鹚,像云燕,不仅具备两个视觉中心的视凸,不仅有极好的侧向视野,还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无需环顾,便可洞悉全部。对坦露在晴空下的这个神秘浪漫的鸟巢对精心营造它的艺术家一天下午,我独自在林中漫步,迎面见到一枚壮如风帆的鸟巢立在孕育新叶的白杨树上,无所畏惧地奔向天宇。我久久地仰头凝视,闻听喜鹊低声的长鸣由远及近,不由地将世间人情芜杂之事抛到脑后,对坦露在晴空下的这个神秘浪漫的鸟巢,对精心营造它的艺术家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早春的夜,北风呼呼作响。黎明时分,远山苍凉素净,鼠兔、旱獭、荒漠猫还在洞中睡觉,麻雀微微睁开双眼,又懒洋洋地闭上了。在这迷茫的日子里,燕子却无忧无虑地唱着,笛音似的歌喉清脆生动,既温柔,又强劲。本文转载自《红豆》作者 | 辛茜,作家、编辑。出版散文作品《眼睛里的蓝》《茜草为红》《一望成雪》《高原野花》《海心山》《鸟儿细语》。编辑 云杉
本文来自【中国风景名胜】,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