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想要健康长寿,多静养还是多锻炼?调查1500名老人,研究给出答案

更新时间:2024-11-22 08:43  浏览量:72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今年65岁的李女士,热衷于跳广场舞,每天能跳三四个小时,这天李女士下楼时,腿软了一下竟然站不起来了,去医院检查发现,是长时间过量运动导致骨质疏松。医生建议他进行静养。

这下李女士每天都不敢动,躺了几个月之后,发现两条腿不一样粗细,便又去了医院,医生说是长时间不动,导致肌肉出现了萎缩。

李女士听完之后急坏了,“动也不行,不动也不行,那我到底该咋办?”

关于生命到底是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养的争论一直都存在,近期有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1500名老人的研究,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一、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养?

挪威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长达五年的实验,选取1500名老人为观察对象,在排除了基础病以后,将他们分为三组,一组为每天正常运动,但不进行监管,另外两组为每周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和高等强度间歇训练,并且进行监督。

研究结果表明,5年后,正常运动的老人死亡率,与进行中高强度对照组的死亡率相差不大,但是高强度间歇运动的老人,较进行中强度持续运动的老人死亡率低,也就是说,进行高强度间歇运动,可能会延长寿命。

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研究所杨励教授等,针对长寿人群的研究,先后对2960例老人进行了多项目的综合考察及长期的纵向研究。

研究发现,长期坚持锻炼或体力活动的老人,到了长寿期有较好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而那些运动量较少或者长期不运动的患者,即使有较好的遗传素质,也会因为运动器官长期不用出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况。

并且,研究人员综合1061例长寿老人的配比调查,追踪研究治疗发现,长期坚持运动最显著的效果为,可以抑制衰老进程,降低肥胖率,并且还可以减少或推迟致死、致残疾病的发生,防止智力过快衰退,保持在高龄阶段时,仍然可以自己独立生活。

那这意味着生命在于运动吗?

近期英国心脏期刊的两篇实证研究称,过量的运动可能会伤害到健康,该研究结果承认运动有好处,不运动的健康情况最差,但是研究强调,运动量必须适度,有节制,否则对身体健康将产生反效果。

其中一项研究,追踪了1038名心脏疾病患者10年,发现每天做大量运动者,死于心脏发作或中风的可能性,比每周只运动两到四天的人要超过两倍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张一民教授称,体育运动虽然有利于健康,但不可太过,要遵照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法,防止运动量过大。

并且提醒:现在许多老人做运动做的勤快,刮风下雨都要练,什么项目都想做,但其实这种超强度或者超时间的运动,不仅不能起到健身的效果,反而可能会危及健康。

这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会增加骨折的风险,并且长时间的过度用力,会反复牵拉骨膜,引发疲劳性骨折。其次,还会使关节的软骨组织长时间受到轻微的损伤,可能会逐渐发展为急速退行性病变,甚至造成软骨溃疡等。

那就有人说了,静养比运动好,这种说法对吗

有人会以长寿的乌龟为例子,说乌龟的长寿就是因为它们长时间不动,静养的生活方式导致。

但研究人员发现,在保证身体健康问题上,运动要比健康好一些。

从代谢类型和生活方式决定我们应该坚持运动,依然以乌龟作为例子,在长期的生命演变过程中,乌龟形成了厚重的壳和较低的能量消耗,从而决定了它们静养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代谢类型生活方式,每个阶段都不适宜静养

例如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代谢能力强,合成代谢水平大于分解代谢水平,此时精力充沛,特别喜爱活动,如果反而坚持静养,那么体内多余的能量容易转变成脂肪在体内堆积,导致肥胖,这就容易为患心血管疾病打下基础。

而到了壮年时期,代谢平衡,体重变化波动不大,如果此时静养,肯定会导致肥胖

进入老年期后,新陈代谢逐渐下降,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各器官系统功能减退,体积缩小,活动量也会显著减少,进一步减缓代谢功能,加速衰老进程,此时唯有进行运动,才能保持代谢平衡,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简单来讲就是,老年人为了健康长寿,应该选择动静结合的生活方式,不能一直动也不能一直不动。那么,老人在运动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二、老人运动要讲究,下面几个误区犯了会对身体有害!

第一个误区就是过早晨练,很多老年人因为觉少,并且认为早上锻炼对身体更好,经常性的在天还没亮时就在小树林锻炼。并且在一些公园、小区花园等地方,经常会有许多老年人在天还有亮时就在树下进行锻炼,这种行为其实是不对的。

这是因为植物在一天中可以发生光合和呼吸两种作用。呼吸作用一般是在晚上进行,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而光合作用相反,必须在白天有阳光时进行,吸进二氧化碳,并将氧气排出去。这个时候,在树林或在树下锻炼才是有益的。

并且过早晨练还会导致老人的身体容易被寒气入侵。尤其是身体比较差的老人,体温调节能力差,过早锻炼更容易着凉

晨练前不宜吃早餐,但是建议在运动前先喝一杯温开水,并且喝水速度缓慢,喝水十分钟后再参加晨练。

第二个误区是运动时间越久,就对身体越好。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并不是最大越好,如果运动过量,可以使老年人的身体出现损害,影响健康,反而是得不偿失。

因为老年人在做剧烈运动时,可以使有免疫功能的器官,如脾脏,分泌白细胞的能力下降,使淋巴细胞的活性也降低。一般来说,剧烈运动后的免疫力降低要持续1小时左右,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抵抗水平。

此时着凉,更容易感冒。因此,老年人运动应量力而行,不能过度运动,要以运动后精神状态良好,而不是疲劳为标准。

第三个误区是运动后立马休息。平时运动比较少的老人,如果突击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很容易感觉肌肉酸痛,面对这种情况,很多老人都会选择运动后立马休息,但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正确。

主要是由于运动后,腿部会产生大量乳酸,立马休息,会导致乳酸在腿内淤积引起酸痛,并且突然高强度的运动,很容易拉伤肌肉,所以如果老人在运动后有疼痛感加重的情况,很可能是受伤的表现,需要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诊治。

第四个误区就是空腹锻炼。不少老人都会选择早上起来之后,直接去锻炼,但这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

因为在经过一夜的睡眠之后,前一天吃的食物已经消耗的差不多,身体热量不足。此时运动会加剧体力的消耗,出现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严重的会感到心慌、腿软,站立不稳,有些心脏原来就有毛病的老年朋友会突然摔倒甚至死亡。

因此,建议在晨练之前先吃少量的食物,比如牛奶、豆浆、面包等食物、避免空腹锻炼。

另外,老人除了要避免这些误区以外,在运动时还需要很多方面需要注意,不然对身体也是会有不好的地方。

三、老人运动不注意下面几点,或相当于白练!

老人运动需要注意的第一点是运动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这是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代谢率下降,身体的各组织和器官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抵抗力也会显著下降。

因此,要注意防止能量消耗过多和肌肉关节负担过重,以免出现运动创伤性疾病。可以选择相对消耗较小的太极拳、太极剑、慢走等运动方式。

老人运动需要注意的第二个点运动一定要坚持。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来说是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使人体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只有长期、有规律的刺激与反应,才能使人体在形态、功能等多方面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以此达到强健身体和促使健康的作用。

运动刺激会引起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程度,具有时间依赖性,只有经常运动才能产生健身效果。偶尔参加一次运动,是无法对身体产生有利效应的。

老人运动需要注意的是第三个点是注意运动地点。老人在运动时,应选择环境幽静、阳光柔和、空气清新、地势平坦的锻炼场所,最好在草地旁边。

夏季尽量不要在塑胶运动场地锻炼,因为经过暴晒的塑胶会散发刺激性的气味,刺激鼻黏膜和呼吸道,对身体有害。并且注意避开在马路边锻炼,以免吸入过多的汽车尾气,导致对我们的身体出现危害。

参考文献:

[1]张沙骆主编. 老年运动与保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59-61.

[2]杨晓光,赵春媛著. 会动才健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2-23.

标签: 老人 锻炼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