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有人进组有人“回锅”,秀人为何同团不同命?

更新时间:2024-10-12 02:24  浏览量:85

选秀“回锅”大军里,开始出现出道组成员了。

爱奇艺国际版《星光闪耀的少年》中,出现了《青春有你3》中已经成团的孙滢皓、刘冠佑和段星星。IXFORM解散两年后,他们又要从头“怀揣着对舞台的憧憬,努力证明自己的光芒”。

《创造营亚洲》第二季的路透里,也出现了近一半的“回锅肉”,比如胡烨韬、谷蓝帝等等。

已被验证的是,内娱没有适合爱豆生长的环境,演戏被视为最好的出路。通常来说,新人会把选秀当作快速曝光的跳板,后转型演员。范丞丞、夏之光、周柯宇等秀人,已经有了诸多有记忆点的角色。

但没被看到的是大多数。很多节目中有记忆点的秀人,赛后或沉寂,或回归老本行,甚至反复选秀。哪怕他们知道,再次“回锅”不但有心理、生理双重压力,还要面对一批更新鲜的竞争对手。

那么,这些曾经选秀的胜者,为什么仍卷在“秀场”,而不是“片场”?什么样的秀人更适合当演员?

成团秀人发展几何?

以IXFORM为例。团体解散后,成功转型演员的并不多。

其中,出身耀客传媒,如今考入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罗一舟,已经参演了7部剧集,一部电影,且合作的均为赵露思、佟丽娅等头部演员,联合主演的《大生意人》刚刚杀青;邓孝慈则背靠拥有龚俊、王祖蓝的海西传媒,已参演八部剧集,目前已进组侯明昊、卢昱晓主演的《入青云》。

不过,目前在演员路上发展最好的,则是彼时未成团出道的常华森。背靠华谊兄弟参投的浩瀚娱乐,他在2023年出演了《一念关山》并有效出演。待播剧中,也皆是《白月梵星》《水龙吟》《狐妖小红娘王权篇》《暗河传》等大制作古偶。

还有几位此前已成名的成员,回到了舒适区。

凭借《名侦探学院》成名的唐九洲回归综艺领域,并考取了主持人资格证。已是知名舞者的刘隽,仍深耕于熟悉的舞者领域。在养成系摸爬滚打多年,有创作能力的孙亦航则继续深耕音乐领域。成立了个人工作室的连淮伟,也在开巡演、参加综艺。10月初被传参加《创造营亚洲》第二季面试后,本人亲自辟谣“没去面试”。

相比之下,刘冠佑、段星星和孙滢皓在团解散后的曝光、资源并不算多。

刘冠佑在IXFORM解散后,与前公司浩瀚娱乐解约,此后较少出现在舞台上。迄今为止参演的剧集,只有在团期间拍的一部《虎鹤妖师录》。2024年6月,刘冠佑签约汪苏泷所在的大象音乐集团,意味着后续重心或将在音乐上。

段星星在IXFORM解散前,曾传出与周扬青的恋情,一度引发争议。团体解散后,段星星同样鲜少出现在公众场合。唯一的影视作品,是在团期间拍摄的《耀眼的你啊》。

其选秀期间的所属公司辰星娱乐,最后一条微博是2022年发布的一则通告,称其于2022年7月1日起停止招募练习生。天眼查显示,辰星娱乐从2022年末就被执行限制消费令,并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023年起,参保人数变为零人。

因长发美男出圈的孙滢皓,影视资源相对多一些,2022年在团时,出演了《仙剑奇侠传四》和《再见已是白月光》。但解散后,他出演的剧集《我不是随便的人》《错位爱人》《恋恋小食光》,多是小剧集、小角色。其所属公司仍为老鱼映画,并成立了个人工作室。

可以发现,他们三位的共同特点是,本人或公司并没有明确的表演相关规划,身后没有影视资源型公司支撑,组合解散后曝光度和资源也不如在团期间。

没了新人光环,选秀或许更像一次翻身的“通告”。

为何秀人“同团不同命”?

为什么秀人们曾经同团,但解散后不同命?

艺人经纪华华告诉娱理工作室,选秀对经纪公司来说,是能让新人快速职业化,了解如何面对镜头、前辈、同辈、粉丝的过程。

当秀人在节目中“标准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则要看经纪公司擅长的领域和规划。

如果经纪公司自带影视资源,秀人转演员会相对较顺。如果是爱豆类公司,可能会给一些音乐、舞台类资源。如果是小公司,就要看艺人自己的运气和努力。

然而,如今的内娱,早已不是2018年“选秀元年”的盛况。

一方面,影视寒冬和平台降本增效,使得市面上的机会大大减少;另一方面,艺人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很多MCN、线下演出公司,都成了专业娱乐公司的竞争对手。不少颜值类、跳舞类网红在和艺人抢同一碗饭,甚至表现得更好。

在“僧多粥少”的环境下,经纪公司会更切实地抓住每一个机会。以爱豆、歌手身份签进来的,也会让他去片场试戏。演员身份签进来的,也会让他先去选秀刷脸。比如《创造营亚洲》第二季中,就出现了导演王小帅的儿子,甄子丹的徒弟,张予曦的弟弟,有演员代表作的黄天崎、李卓扬、孙政、项宇航等。

但基本原则是,除非铁了心走音乐路线,否则公司都不会放弃艺人演戏的可能性。

《创造营亚洲》出道女团Gen1es

除了公司因素,艺人后续发展好坏还依赖自身条件、选择和运气。

曾带过顶流爱豆,也带过演员的沫楠提到,大部分爱豆演技都是半斤八两。相比之下,人气、形象、舞台表现力都好的秀人,更容易转演员。一方面,人气能成为选角突出的优势;另一方面,舞台表现力好的人,可能镜头感会好一些。

上升期的选择,同样很重要。

“现在戏太少了,如果能在火的时候出来几部作品,让市场看见,后续发展就顺一些。比如王子异在人气高位时拍了很多戏,还找到了‘姐狗’赛道的定位。但如果火的时候眼高手低,或者赚快钱干别的,不愿意在剧组里磨,等人气没了就难了。”沫楠说。

她的建议是,如果秀人没能力转成职业歌手,最好都去演戏,拍戏和综艺两手抓。

对于秀人反复“回锅”,沫楠觉得,一方面可能是艺人本身有唱跳梦想。其次,他们也可能希望通过选秀提升咖位,从而进到更好的剧组,搭档更好的演员。

“本质上就是赌一把。就像演戏挑剧本,你是在赌哪部戏能红。参加选秀,也是赌能不能靠节目更红一点。”

主动不演戏的秀人们

除了公司规划,也有秀人主动选择不做演员。

2021年,舒灏参加了《明日创作计划》。2023年,他又参加了《亚洲超星团》。当时“回锅”的他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更好,更红,让更多人看到自己。

《明日创作计划》后,他有了一些作品和粉丝。但参加完《亚洲超星团》,事业并没什么起色,也没得到什么资源。或许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选秀很难再吃到大量红利了。

和他一起选秀的很多人,如今都当了演员。舒灏每天刷朋友圈,就能看到他们在分享新戏动态。经纪公司是影视类公司的人,有更多演长剧、上星剧的机会。如果不是,则会以演网剧、短剧为主。

舒灏明白,对吃青春饭的秀人来说,演影视剧不卡学历和专业能力,还能快速变现、维持曝光,是性价比最高的转型路线。相比之下,音乐市场的“二八定律”更为明显,原创音乐人的空间更是被极度挤压。

他曾陷入极度焦虑,但从来没想过转型。因为他清楚,自己的条件不适合做影视演员,演影视剧也不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中。做音乐的他,才是最舒服,最自洽,最有竞争力的。

也有秀人和他一样“激流勇退”,离开影视赛道。曾参加过《明日之子》《偶像练习生》《国风美少年》的秦子墨,如今成了开心麻花的喜剧演员。他在访谈中提到,他觉得自己已经28岁了,永远会有更帅,更年轻的人出现。与其“堵在”偶像剧赛道卷,不如另辟蹊径,跟随偶像沈腾做喜欢的喜剧。

所以,无论是做演员,还是音乐人、喜剧人,甚至直播带货,都是秀人们权衡利弊之下,目前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回锅”选秀同样。

舒灏觉得,现在机会少,如果想在大家面前多露脸,或者保证不被行业所淘汰,上选秀是最简单、快速、有效的方式。或许从赛制上来说,选秀的尽头是冠军。但只要有想被看到的心,选秀就是没有尽头的。

“我去过选秀,这辈子都不想再去了。因为在舞台上唱跳,或者说长期在观众面前保持爱豆面貌,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觉得,没有人天生喜欢选秀,愿意反复选秀的人,一定是有勇气,有毅力,有梦想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