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中控系统实现平板控制会议室所有声光电设备
更新时间:2024-12-02
10:30 浏览量:57
一、格芬 MAXCC 会议中控系统概述
格芬 MAXCC 会议中控系统是一款专为会议室自动化控制而设计的先进系统。它能够集成会议室中的各种声光电设备,如音频设备(包括麦克风、扬声器、调音台等)、视频设备(投影仪、显示器、视频会议终端等)以及灯光设备(吊灯、壁灯、舞台灯等)和电动窗帘等设备,通过一个统一的控制界面(如平板电脑)进行集中管理和操作。
(一)系统架构
中控主机格芬 MAXCC 的中控主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配备了强大的处理器和丰富的接口,能够接收来自平板的控制指令,并将这些指令转换为各种设备能够识别的信号。例如,对于支持 RS - 232 串口通信的设备,中控主机可以通过相应的串口发送指令;对于红外线控制的设备,它能够发射特定频率的红外信号。中控主机还具有存储功能,能够保存不同场景的设备配置参数。比如,在会议开始时需要打开灯光、启动投影仪、调节音响音量到合适水平等一系列操作的参数可以存储为一个 “会议开始” 场景;在会议结束时需要关闭设备的操作参数可以存储为 “会议结束” 场景。接口模块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设备,格芬 MAXCC 系统提供了多种接口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串口接口(RS - 232/RS - 485):用于连接一些专业的音频、视频设备。例如,许多高端的调音台、矩阵切换器等设备支持 RS - 232 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可以实现对设备详细参数的控制,如音频通道的切换、视频信号源的选择等。红外接口:几乎所有带红外遥控器的设备都可以通过这个接口来控制。系统会预先学习设备遥控器的红外信号编码,然后在平板发出控制指令时,通过红外接口发射相应的红外信号。比如控制投影仪的开关、切换输入源,控制电视的频道切换等。网络接口(以太网):对于支持网络控制的设备,如某些智能灯光系统、网络摄像头等,中控系统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口与之通信。通过网络协议(如 TCP/IP)发送控制命令,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继电器接口:主要用于控制一些强电设备,如电动窗帘的电机、灯光的电源开关等。当中控主机接收到平板的控制指令后,通过继电器接口控制电路的通断,从而实现设备的开关动作。控制软件(平板端)格芬 MAXCC 提供了专门用于平板设备(如 iPad、安卓平板)的控制软件。这个软件具有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GUI),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触摸操作来控制会议室的各种设备。软件界面可以根据会议室设备的布局和功能进行定制。例如,可以将灯光控制按钮设计成与会议室灯光布局相对应的图标,将音频设备的控制滑块设计成模拟真实调音台的样子,方便用户操作。同时,软件还支持多语言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设备连接步骤
(一)音频设备连接
麦克风和扬声器如果麦克风和扬声器是传统的模拟设备,首先需要将麦克风的输出接口连接到调音台的输入接口(通常是 XLR 接口或 6.35mm 接口)。然后,将调音台的输出接口连接到功放的输入接口,功放的输出接口再连接到扬声器。在连接到格芬 MAXCC 中控系统时,调音台如果支持 RS - 232 控制,使用串口线将调音台的 RS - 232 接口与中控主机的串口接口相连。对于一些简单的只具备开关功能的功放,可以将其电源控制接入中控系统的继电器接口,通过中控系统来控制功放的电源开关,从而实现对扬声器声音输出的控制。音频会议终端(如视频会议系统的音频部分)音频会议终端通常有网络接口和音频接口。音频接口部分的连接方式与上述麦克风和扬声器类似,将其音频输出连接到调音台或功放的输入,以整合声音输出。网络接口部分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到与中控系统相同的局域网中。然后在中控系统的控制软件中配置相应的 IP 地址和通信协议,使中控主机能够与音频会议终端进行网络通信,实现对音频会议终端的音量、静音、音频源选择等功能的控制。
(二)视频设备连接
投影仪和显示器对于投影仪和显示器,首先要确定其输入源接口类型(如 HDMI、VGA 等)。将视频信号源(如电脑、视频会议终端等)通过相应的视频线连接到投影仪和显示器的输入接口。在连接到中控系统方面,如果投影仪和显示器有红外遥控功能,将中控系统的红外发射棒对准设备的红外接收窗口,并将红外发射棒连接到中控主机的红外接口。这样,通过中控系统的平板控制软件就可以模拟投影仪和显示器遥控器的功能,实现设备的开关、输入源切换、画面模式调整等操作。视频会议终端(视频部分)视频会议终端的视频输出接口(如 HDMI)连接到投影仪和显示器的输入接口,以显示视频会议画面。同时,视频会议终端的网络接口连接到局域网,与中控系统进行网络通信。在中控系统中,通过配置视频会议终端的网络参数和控制协议,实现对视频会议终端的摄像头控制(如云台转动、变焦等)、视频画面布局调整等功能,方便在平板上进行操作。
(三)灯光设备连接
智能灯光系统如果会议室采用智能灯光系统,并且支持网络控制(如基于 Z - Wave 或 DALI 协议),将灯光系统的网络接口连接到与中控系统相同的局域网。然后在中控系统的控制软件中添加灯光设备,配置其网络地址和控制参数。对于一些传统的非智能灯光,可以通过继电器接口来控制。将灯光的电源线路接入继电器模块,当中控主机接收到平板的控制指令后,通过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灯光的开关。并且可以通过连接调光器(如果有)到中控系统的相应接口,实现对灯光亮度的控制。
(四)电动窗帘连接
电动窗帘电机电动窗帘电机的电源控制线路接入中控系统的继电器接口。这样,当在平板上操作控制软件时,中控主机可以通过继电器控制电动窗帘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窗帘的开合。有些高端的电动窗帘系统可能还支持位置反馈功能,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如霍尔传感器)将窗帘的位置信息反馈给中控系统,在平板控制软件上可以显示窗帘的开合状态,提供更精准的控制。
三、平板控制软件的配置
(一)设备添加与识别
音频设备在平板控制软件中,进入设备添加界面。对于通过串口连接的调音台等设备,选择对应的串口类型(如 RS - 232),并输入设备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通信参数。软件会尝试与设备进行通信,识别设备型号。如果识别成功,会在设备列表中显示该音频设备的图标和名称。对于通过继电器控制的功放等设备,在设备添加界面选择继电器控制类型,为设备命名(如 “主功放”),并配置继电器对应的接口编号。这样,在软件中就可以通过操作该设备图标来控制功放的电源开关。视频设备对于投影仪和显示器等红外控制的设备,在软件中添加红外设备。将中控系统自带的红外发射棒对准设备的红外接收窗口,按下设备遥控器的各个功能键(如开关键、输入源切换键等),软件会学习这些红外信号的编码。学习完成后,在软件中可以通过对应的图标按钮来控制这些设备的功能。对于视频会议终端等网络控制的设备,添加网络设备,输入设备的 IP 地址、端口号和通信协议等参数。软件会与视频会议终端进行网络通信,获取设备的功能列表(如摄像头控制功能、视频源切换功能等),并在软件界面上生成相应的控制图标。灯光设备对于智能灯光系统,添加网络灯光设备,输入灯光系统的网络地址和控制协议(如 Z - Wave 协议的参数)。软件会与灯光系统进行通信,获取灯光的分组情况、亮度调节范围等信息。在软件界面上可以根据会议室灯光布局创建对应的灯光控制图标组,方便用户操作。对于继电器控制的传统灯光,添加继电器控制灯光设备,配置继电器接口编号和灯光名称。可以为每个灯光单独创建控制图标,也可以将多个灯光组合成一个区域灯光控制图标,实现批量控制。电动窗帘添加电动窗帘设备,选择继电器控制方式,配置电动窗帘电机对应的继电器接口编号。在软件界面上创建电动窗帘控制图标,通常包括 “打开窗帘”、“关闭窗帘” 和 “停止窗帘” 等按钮,方便用户操作。
(二)场景设置
会议开始场景在平板控制软件的场景设置界面,创建 “会议开始” 场景。将需要在会议开始时开启的设备添加到这个场景中,如打开投影仪、将显示器切换到正确的输入源、打开麦克风和扬声器系统、调节灯光到合适的亮度(如果是智能灯光可以设置具体的亮度值,若是继电器控制的灯光可以设置为全开状态)、打开电动窗帘等操作对应的设备控制指令添加到场景中。可以为这个场景设置一个启动图标,方便用户在进入会议室后,只需点击这个图标,就能自动执行一系列的设备开启和设置操作,快速进入会议状态。会议进行场景对于会议进行过程中的不同需求,如调整音频音量、切换视频源、调节灯光亮度等操作,可以在场景设置中创建对应的快捷操作图标。例如,在软件界面上创建一个 “调节音量” 滑块,通过拖动滑块可以直接控制调音台或功放的音量大小。或者创建一个 “切换视频源” 按钮组,方便用户在不同的视频信号源(如电脑、视频会议终端等)之间进行切换。会议结束场景创建 “会议结束” 场景,将关闭投影仪、关闭显示器、关闭麦克风和扬声器系统、关闭灯光、关闭电动窗帘等设备关闭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添加到场景中。同样,可以设置一个场景启动图标,在会议结束时,用户只需点击这个图标,就能自动执行一系列的设备关闭操作,方便快捷地结束会议。
四、系统测试与优化
(一)功能测试
单个设备测试音频设备测试:通过平板控制软件,打开麦克风和扬声器系统,调节调音台的音量、均衡等参数,检查声音是否正常输出,有无杂音或失真。同时,测试音频会议终端的音量控制、静音功能等,确保音频设备的控制功能准确无误。视频设备测试:测试投影仪和显示器的开关、输入源切换、画面显示质量等功能。通过平板控制软件控制视频会议终端的摄像头云台转动、变焦等操作,检查视频画面是否能够正常切换和调整,确保视频设备的控制功能正常。灯光设备测试:对于智能灯光系统,通过平板控制软件调节灯光的亮度、颜色(如果支持)等参数,检查灯光是否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变化。对于继电器控制的灯光,测试灯光的开关功能是否正常。电动窗帘测试:通过平板控制软件操作电动窗帘的打开、关闭和停止功能,检查窗帘是否能够正常运动,运动过程中是否有卡顿或异常声音。场景测试测试 “会议开始” 场景:点击平板控制软件中的 “会议开始” 场景图标,检查所有在场景中设置的设备是否能够按照预设的顺序和状态开启。例如,投影仪是否正常打开并显示正确的输入源画面,灯光是否调节到合适亮度,音频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等。测试 “会议进行” 场景中的快捷操作:在会议进行过程中,测试通过软件界面上的快捷操作图标(如音量调节滑块、视频源切换按钮等)是否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相应的设备控制功能。测试 “会议结束” 场景:点击 “会议结束” 场景图标,检查所有设备是否能够按照预设的顺序关闭,包括投影仪是否正确关闭、灯光是否熄灭、电动窗帘是否关闭等。
(二)优化调整
信号干扰问题如果在控制过程中发现信号干扰,例如红外信号受到强光干扰或者无线信号(如 Wi - Fi)受到其他设备的干扰。对于红外信号干扰,可以调整红外发射棒的位置和角度,避免强光直射红外接收窗口。对于无线信号干扰,可以更换 Wi - Fi 信道或者调整设备的天线位置,增强信号强度。设备响应延迟问题如果发现设备响应延迟,首先检查设备之间的连接线路是否正常,是否有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对于网络控制的设备,检查网络带宽是否足够,是否存在网络拥堵的情况。如果是因为设备本身性能导致的延迟,可以在中控系统的控制软件中适当调整指令发送的时间间隔,或者对设备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指令发送,以提高设备的响应速度。软件界面优化根据用户的反馈和实际使用情况,对平板控制软件的界面进行优化。例如,如果用户觉得某些控制图标太小或者位置不方便,可以调整图标大小和布局。如果发现某些操作流程过于复杂,可以简化操作步骤,或者添加更直观的操作提示,提高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