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泽达学院第二届校园民族舞大赛成功举办!

更新时间:2024-12-05 21:18  浏览量:60

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五个认同”深入各族青年学生心中,提升各族青年学生文化自信。12月4日晚,泽达学院第二届“舞动中华魂 共铸民族梦”校园民族舞大赛在风雨球场举行。副校长黄友富、闫志港出席,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共同观看此次大赛。大赛由党委统战部、学生工作部主办,现代服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承办。

副校长黄友富致辞。他指出,本次活动既是一场展现艺术之美的“第二课堂”,又是一场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思想的“思政课堂”,更是一场普及高雅艺术的“文化课堂”。他希望所有师生共享这场美轮美奂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盛宴!最后,他代表学校衷心感谢主办老师的无私奉献和参赛同学的辛勤付出!

文艺其从,更启智润心,一生向美而行。本次大赛共有十五支参赛队伍,他们用不同民族的风格,以舞蹈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展示了泽达青年珍爱文明、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生动诠释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纽带,它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流淌在血液中的骨气,是千百年来的寄托,更是华夏儿女的心声。

鼓铃姑娘

在那遥远的西域,有一片神秘而富饶的士地,那就是新疆。自古以来,新疆便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

《阿杰鲁》

阿杰鲁充满了对大凉山的描述,表达了对索玛花的坚强和美丽的赞美。歌曲中反复出现的“阿杰鲁”既是歌曲的标题,也是歌词中的核心呼唤。

《绣影叠香》

“针针线线绕指尖,窈窕美人几就出”。舞蹈讲述在绣娘针针线线的穿引间,绣图上的仕女们仿佛栩栩如生般活灵活现了起来。

《踩春》

舞步似在茶山间穿梭采茶叶,轻盈欢快,如微风拂过茶园,满含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劳作欢乐与丰收憧憬,尽显苗族风情。

《山南笠影》

傣族主要居住在四季常青、依河傍水、山川秀丽的西双版纳和德宏两地。民间舞蹈洋溢着亚热带特有的风情,舞蹈风格比较柔婉、秀美,与秀丽的山水风光融为一体。

《拉岗踏歌》

拉岗踏歌,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承载着藏族人民的历史记忆、生活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苗家姑娘》

《苗家姑娘》舞蹈以苗族传统服饰为基础,通过优美的舞姿和鼓乐声,展现了苗族姑娘的美丽、勇敢和坚强。

《家乡月》

《家乡月》舞蹈是对家乡的思念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祝福的体现。

《皎月令》

朝鲜舞的风格动律元素,展现女性力量的觉醒和抗争。在扇子舞中,扇子并不仅仅作为附属之物存在,而是与舞者一起舞动,丰富和发展了乐舞艺术的语言形式。

《竹林深处》

傣族舞蹈中透出风景秀美、人文毓秀的夺目光彩,充满着平和、恬静、隽永、含蓄的风格,朴实自然毫无雕凿之感,在烟霞氤氲的竹林深处,风里的竹叶正细细碎碎地数着时光。

《采薇》

舞蹈《采薇》‌是一支古典水袖舞,灵感源自于《‌诗经·小雅》中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生生不息》

佤族舞蹈以其独特的韵律和优美的动作而闻名。舞者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花环,脚踏轻盈的步伐,在鼓声和歌唱的伴奏下,跳起欢快的舞蹈。

《下河底》

乐曲以大气恢弘为特色, 雄壮有力的鼓点和悠扬婉转。最令人惊叹的则是他们在“下河底”表演过程中欢快地舞动着,宛若一朵朵盛放的莲花在碧波荡漾的池水中轻轻摇曳。

《日出》

日出,是大自然最壮丽的景象之一。当那第一缕阳光划破黑暗的夜空,缓缓地从地平线上升起,整个世界仿佛都被点亮,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沁莲》

“一眼已千年,一梦入敦煌”,霓裳飞舞、眼眸流转、衣袂翩翩、唯美灵动。灵动飘逸的飞天走出壁画,高不可攀的神灵落入凡间。

经过激烈角逐,《踩春》、《沁莲》获得一等奖,《日出》、《鼓铃姑娘》、《竹林深处》获得二等奖,《绣影叠香》、《采薇》、《生生不息》获得三等奖。

一等奖

三等奖

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深化了师生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泽达学院将立足“立德树人”使命责任,进一步发挥办学的特色优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德育活动、课堂教学、管理服务等全方位、全过程,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形有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