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的没有自创的奢侈品?要么你根本没听说过,要么买了枪毙!
更新时间:2024-12-07 17:17 浏览量:61
当人们聊起中国有没有自己高端的奢侈品牌时,很多人会误以为中国在这方面是空白的。
其实,中国不光有自己独特的奢侈品,而且这些奢侈品的价值可不是光靠品牌名和商业营销撑起来的。
它们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背后的复杂工艺、文化意义和原材料的稀有性。
而在中国,想要买到这些奢侈品,那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因为这些奢侈品,要么你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要么买了会有触犯法律的风险,甚至搞不好还会被枪毙!
比如南京云锦,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以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和文化价值深厚而著称。
东晋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当时的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了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南京云锦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南京云锦的织造工艺非常复杂,织造过程需要大花楼木织机,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工艺水平非常高,劳动强度非常大。
每台织机分楼上楼下两部分,织造时,楼上拽花工根据花本要求提起经线,楼下织手对织料上的花纹妆金敷彩,抛梭织纬,一根纬线的完成需要小纬管多次交替穿织,自由换色,异常繁琐。
而这样织造出来的南京云锦,其呈现出了逐花异色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
如今,南京云锦大多数织造已可以由现代机器完成,但是如果想要看到逐花异色的效果,依然只能依靠手工来完成。
南京云锦在古代一直都是皇室御用,而到了现代,人民群众也可以穿上由南京云锦所制成的服饰,只不过造价非常昂贵,一件由南京云锦制成的高端礼服,价格可达上百万元。
只不过,由于南京云锦很少进行宣传,所以知道这一奢侈品的人少之又少。
除了宣传少令人产生了中国没有奢侈品的误解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材料的稀缺性。
比如龙泉印泥,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印泥技艺,其始创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由常州秀才刘文高所创。
在清乾隆年间,龙泉印泥因其卓越的品质被选为御用印泥,受到乾隆皇帝及宫廷大画师的青睐。
龙泉印泥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而其原材料的获取更是难上加难。
其印泥主要使用的蓖麻子油,需要在阳光下曝晒六年以上,变得黏稠如膏体后才能使用。
而对印泥起到固定作用的藕丝,则需要一个印泥工人花上半个月的时间,才能从一万斤藕梗中抽取约150克。
至于用于染色的珍珠粉、犀黄、藏红花等原材料更是价格不菲。
不过说起最难获取的,那还是犀牛角、熊掌、象牙等一系列如今已经被列入禁用名单的东西。
很明显,如果你要是购买了由这些东西制成的龙泉印泥,那么肯定是触犯法律了,如果数额特别巨大的话,还可能有枪毙的风险。
基于这个原因,古法制作的龙泉印泥已经没有办法再生产了,如今能买到的只有剔除了这些禁用品之后的修改版本。
但是,即便是现代版的龙泉印泥,也价格不菲,一盒龙泉印泥大约有一两左右,售价通常在2到3万元之间。
也就是因为这高昂的价格,龙泉印泥也被外国人戏称为“世界上最贵的泥巴”。
除此之外,像云冀凤羽扇、藕丝步云履、凤冠霞岐等等这些由中国传统制作技艺制作出来的物品,也无不体现了中国奢侈品的独特性和艺术价值。
综上所述,中国其实并非没有自创的奢侈品,而是这些奢侈品因其缺乏宣传或者受法律限制而并不为世人所熟知。
因此,当我们谈论中国没有自创的奢侈品时,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身对奢侈品的理解。我们到底是应该是追逐物品本身的价值呢?还是追逐那些远超过自身价值的品牌溢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