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在灯泡周围的都有哪些飞虫?它们为什么要会围着灯泡飞?

更新时间:2024-12-09 18:44  浏览量:72

图源网络

夏夜凉风起,热气慢慢散去。

儿时的记忆里,晚饭后搬一把小竹凳,坐在院子里乘凉,最令人着迷的莫过于门口那盏昏黄的灯泡下,飞舞着的一群群小昆虫。

它们如同夜的精灵,在光晕中跳着无声的圆舞曲。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舞者并非单一物种,而是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十几种昆虫组成的“大杂烩”。

图源网络

它们不知疲倦地绕着光源旋转,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昆虫如此迷恋灯光?

而它们不辞辛劳地飞舞,目的又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夜间的“灯光舞者”,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这些小飞虫种类繁多,体型各异。

其中就少不了摇蚊,夏秋两季夜晚,灯光下数量最多的恐怕就是摇蚊了。

从外观上看,摇蚊体型通常较为纤细,翅膀透明且轻薄,其身体的颜色多样,有的呈现出淡雅的米白色,有的则带有淡淡的褐色斑纹。

图源网络

同时摇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它们往往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更为活跃。

特别是在春夏之交,水域附近常常能看到它们成群飞舞的身影。

还有就是如果你在户外活动时,发现头顶上方盘旋着一群细小的蚊子,那很可能就是摇蚊。

不过,它们对人畜无害,却在“灯光舞会”上占据着绝对的C位,地面上和灯泡上的昆虫尸体中,摇蚊也贡献了最大的比例。

图源网络

而除了摇蚊之外,常见的还有各种的飞蛾,而在鳞翅目昆虫里,蝴蝶单独成类,其他的都叫飞蛾。

在夜晚那静谧而神秘的灯光下,飞蛾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重要的“舞者”队伍。

当夜幕如同厚重的帷幕缓缓降下,灯光便宛如舞台上璀璨的聚光灯,照亮了一方独特的空间,这个时候飞蛾们纷纷登场,展现出它们独特的“舞蹈”魅力。

图源网络

飞蛾的“舞蹈”并非是经过刻意编排的华丽表演,而是源于它们本能的追寻和探索。

它们围绕着灯光盘旋,有的飞蛾翅膀宽大,扇动时如同飘动的绸缎,优美而流畅,而有的飞蛾翅膀小巧,却能以敏捷的身姿在灯光中穿梭。

在一个宁静的乡村小院里,一盏老旧的路灯下,飞蛾们组成的“舞者”队伍成为了夜晚最美的风景。它们的存在,不仅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也让人们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图源网络

在夜晚的灯光下,飞蛾这支“舞者”队伍以其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奇迹和自然的规律,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欣赏。

不过这些飞蛾身体一般呈现的是灰黑色,表面有层容易掉的粉末,一摸就会弄脏手。

那么,这些昆虫为何在喜欢聚集到灯下呢?

这些夜行性昆虫为何如此执着于光亮?是为了取暖吗?

显然不是,因为昆虫活跃的季节通常气温较高,目前,对于昆虫“扑灯”行为主要有两种解释。

图源网络

首先生物会主动地朝向或避开光源,往光源方向走的是正向趋光,往光源反方向走的是负向趋光。

喜欢往灯光跑的虫虫们,多半是喜欢亮光的。

例如,白蚁在婚飞季节会大量出现,加上其本身的正趋光性,导致它们在路灯下聚集。

小虫子对光挺敏感,远处的亮光都能吸引它们飞过去。

图源网络

昆虫学家认为,正趋光性的昆虫大多是夜行性的,它们拥有强大的夜视能力,依靠光线进行捕猎和觅食。

光源附近往往聚集着许多小型飞虫,这为捕食性昆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因此它们会在灯光下飞舞捕猎。

不过关于昆虫趋向光源的行为,仅靠传统理论还不能充分说明它们绕着灯光飞舞的现象。

图源网络

一项英国新研究通过动作捕捉摄像机和红外灯,观察了多种昆虫在夜晚不同光照下的飞行状态,包括蝴蝶、飞蛾、蜜蜂、黄蜂、蜻蜓和豆娘等。

而经过观察大量昆虫慢动作飞行视频,专家发现昆虫其实不是被远处的灯光吸引,而是等到飞近灯光时才会改变飞行方向。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昆虫在绕灯飞行时,背部朝向光源。

图源网络

在没光打扰的夜晚,这些夜晚活动的虫子会倾向于把后背朝着天空的方向,这样它们就能找到方向,保持飞行时的平稳。

可是,一旦它们掠过人造的灯光,就会把那些灯光错认为是天空,结果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同时研究负责人之一,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昆虫学家塞缪尔·法比安解释说:

“如果昆虫倾斜着飞行,就会产生一种奇怪的转向模式,就像骑自行车时,如果身体向一侧倾斜,就会在一个大圆圈里不停旋转。”

图源网络

不过也不是所有虫子都围着人造灯光转,有的会飞到灯上,有的却会颠倒过来,直冲地面。

这项研究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进一步证实了人工光源对昆虫的负面影响。

2020年9月有份研究显示,人造灯光可能干扰了蛾类繁殖和幼虫的成长。

同时,也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光污染可能是昆虫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弄清楚人造光对昆虫的作用相当关键。

图源网络

夏夜昆虫绕灯飞舞的景象,并非简单的趋光性驱使,更可能是灯光干扰的结果。

人造光源对昆虫的影响,从迷失方向、无法正常觅食和繁殖,到最终的种群数量下降,都值得我们深思。

减少非必要的夜间照明,不仅能节约能源,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昆虫创造一个更友好的生存环境。

我们对大自然了解得太少了,很多看起来简单的事物,其实背后都有很复杂的科学道理。

图源网络

从观察身边的点滴现象出发,探寻自然界的奥秘,不仅能满足我们求知的好奇心,更能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如何在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保持一颗敬畏自然之心,与自然和谐共生,守护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

标签: 飞虫 灯泡 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