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赋能青春 校地携手非遗传承
更新时间:2024-12-10 15:18 浏览量:6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也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在高坪区鄢家小学,一股传承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持续涌动,通过舞狮、剪纸等本地特色非遗课程,孩子们在学习中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12月6日,记者踏入高坪区鄢家小学的教室内,眼前是一幕幕生动的舞狮训练场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十余名学生正全神贯注地练习着舞狮的起跳动作,他们扮演的“小狮子”活灵活现,时而昂首仰望,时而低头顾盼,时而转身匍匐前行,完美诠释了狮子的“八态”神韵。
“舞狮,这一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在古代又被称为‘太平乐’。要想舞好狮子,绝非 一朝一夕之功,它考验着舞狮者的弹跳力、身体协调性以及动作的灵活性,能够自如地完成腾跃、翻滚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这些孩子们不畏艰苦,在汗水中磨砺技艺,不仅是对个人兴趣的执着追求,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命的勇敢担当。挥汗苦练,不仅是对自己心中那份爱好的坚持,更是对非遗文化传承的担当。”金城舞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祝勇军告诉记者。
鄢家小学,这所坐落于山区的学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占比较大。为了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自2019年起,学校大力推广舞狮、剪纸等本地非遗项目,聘请了多位非遗传承人担任教师,通过知识传授、兴趣激发和专业训练,让孩子们深刻领略到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他们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五年级的龚川贵同学已经学习舞狮三年了,他满怀感慨地说:“在学校的非遗课程中,我不仅在舞狮课上体会到了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还在剪纸课上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课程为我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
“通过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接下来,我也会继续坚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祝勇军表示,传承非遗,不仅是在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更是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并爱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记者获悉,目前该校已将非遗项目纳入校本课程体系,至今已有超过500名学生学习过舞狮、剪纸等非遗课程。
全媒体记者 唐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