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天使与恶魔的共舞

更新时间:2024-12-10 19:04  浏览量:83

费利克斯·霍夫曼是一名化学家、药物学家。世界著名的拜耳公司能有如今的辉煌,正是拜他在1897年8月10日发明了阿司匹林。但是尽管霍夫曼为拜耳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拜耳在公开场合却对他避而不谈。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就在霍夫曼发明了阿司匹林后11天的1897年8月21日,他为自己被病痛折磨的老爹研制出了一种名为二乙酰吗啡的止痛剂。

拜耳公司的实验室对这种止痛剂进行研究后惊奇地发现,这种止痛剂竟然比吗啡的效果还更好!

在没有进行正规临床试验的情况下,拜耳公司上层就匆匆将这种止痛剂推向了市场。而为了彰显这种止痛剂的效果是多么的棒,拜耳公司将之命名为了英雄并注册商标。

英雄止痛剂和阿司匹林在当时,常常被拜耳公司放在同一张广告上进行宣传,拜耳公司对于此物的宣传噱头是,不会成瘾的吗啡。

在拜耳公司的酬金攻势下,全世界的医生都在给病人推荐英雄止痛剂,英雄止痛剂热销全球。

“从婴幼儿、成年人到老人都是英雄的消费者。它以粉末、混合剂或栓剂的形式被服用,妇女还使用含有英雄的卫生棉条。”

由于拜耳在全世界的卖力推销,英雄止痛剂为拜耳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1902年英雄这一种药品的利润,就占到了当时全世界整个药品行业总利润的5%!

但是就在英雄大卖的不久之后,拜耳公司就发现这种英雄止痛剂和吗啡一样会成瘾。

甚至比吗啡还要成瘾地更快!成瘾后反应甚至更大!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企业,拜耳公司继续在全世界加大了对英雄止痛剂的广告宣传力度,至于成瘾的问题拜耳公司直接视而不见了!

其后世界各国都发现了英雄止痛剂有成瘾的问题,然而这时偏偏遇到了二战。于是各国都对这个问题采取了沉默的态度,继续将英雄止痛剂发放给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士兵!

二战中,日德英美都将英雄止痛剂当做战场的必备品发放给士兵,这让数以百万计的士兵染上了毒瘾!

直到二战后,英雄止痛剂失去了利用价值,才被彻底视作毒品加以管制。

英雄德语的发音,在中文中直译出来就是海洛因,因为这是一种没法戒掉的毒品,所以被称为毒品之王!

没错,毒品之王海洛因就是在拜耳公司的大力推广下风靡世界的!

在了解到这种毒品成瘾问题后,良心企业拜耳非但没有将之公之于众,反而隐藏这个副作用加大了向全球推销的力度。在那个年代的报纸广告上,阿司匹林与海洛因在同一张纸上,不断上演着魔鬼与天使的共舞。

而推广它们的拜耳公司,无疑也是同时扮演着天使与恶魔的两重身份。

它既是一家在近现代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知名药企;也是一战德国化学战、二战纳粹集中营大屠杀的积极参与者,它的齐克隆B杀虫剂在纳粹集中营的音乐澡堂中,屠杀了数以百万计的平民。

在金钱的腐蚀之下,拜耳为我们演绎了一出屠龙者变成恶龙的人间悲剧。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

标签: 天使 拜耳 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