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学子登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领奖台 让光荣与梦想在技能舞台绽放
更新时间:2024-12-10 21:43 浏览量:61
泰山晚报讯 今年10月底,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资源环境与安全赛道工程测量小组赛项争夺赛在浙江省绍兴市举行。岱岳区职教中心机电专业部4名学生组成的参赛队伍,历经重重挑战,勇夺国赛银奖。
同一时期,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能源动力与材料赛道(新材料智能生产与产品检验)争夺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同样是岱岳区职教中心机电专业部4名学生组成的参赛队伍夺得了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铜奖。
两支队伍都创下了学校在其所参加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从开始备赛,到省选拔赛,再到国赛,参赛学生与指导教师关关难过关关过。载誉归来的他们,志在将光荣与梦想留在技能舞台。
每天“埋”在训练之中,老师笑言学生晒成“小黑人”
对于学校参加资源环境与安全赛道工程测量小组赛项的师生来说,尽管他们已经连续3年取得省赛一等奖,但备战此次比赛的过程中依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与挑战。
“其实从赛项公布到参加比赛,我们仅有1个月的备赛时间,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离不开我们学生的付出和努力。”岱岳区职教中心指导教师赵和岭说,1个月里,他与指导教师闫继民带着4名参赛学生扑下身子,“埋”在了工程测量的训练之中,夜以继日。
据赵和岭介绍,从今年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正式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也采取了全新的比赛形式与内容,要求参赛队伍同步进行技能操作和现场讲解,竞赛难度也相应增加,这对学生的技能水平、专业素养、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时间紧张、任务重且难,加上又面临着新的赛制和变化,自从组成参赛队伍后,4名学生便开启了“白+黑”训练模式。“我们白天要在校园里架设仪器,完成定点放样、测量等枯燥且重复的操作步骤,算下来一天在训练时跑的路程能有10公里左右,体能消耗很大,晚上还要讨论参赛方案、打磨讲解的内容。”参赛学生李梦涵说,尽管备赛期间每天都很累,但在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
“为了培养学生从事测绘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曲线测设、施工放样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检查学生对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我们还会带着他们到徂徕山等地进行‘拉练’,力求做到精准无误。”指导教师闫继民说,这些学生风雨无阻地在户外刻苦训练,皮肤都被晒得黝黑,成了“小黑人”,但是没有一个学生喊苦喊累。
“拉练”终得硕果,在这几名学生的心里,这次获奖带来的不仅仅是圆满,更多的是奋发拼搏的荣誉感。
“虽然比赛结束了,但我们又站到学业成长的新起点上,成为更高层次的职业人才,是我们更高的目标追求。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坚信只要不断努力奋斗,就能拥有美好的职业前景,实现出彩人生。”参赛学生张宏泽坚定地说。
一天练习12小时,学生深刻感受新材料发展
与工程测量赛项的参赛学生一样,学校参加新材料智能生产与产品检验赛项的学生在备赛过程中同样是在与时间赛跑。
“本次大赛在项目内容、呈现方式和评分要素方面做了全新调整。参赛团队需要自主命题、自定内容、自选设备,评委围绕学生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应用价值、团队合作、创新创意五个维度进行考核评价,全新的比赛模式对参赛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指导教师王刚说,代表队在接到今年世赛通知后,立即着手紧张备赛,仔细研读文件,并结合绿色化、智能化钢材冶炼及检测的过程确定项目内容。
备赛期间,4名参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天都要进行超过12小时的严谨训练,内容涵盖熟悉比赛流程、模拟比赛环境和练习操作步骤等。面对时间紧迫与赛制变动等挑战,他们更是迅速适应新变化,并在学校的全力支持下,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强化团队合作,昼夜奋战。
“为了备战这次比赛,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在实践操作和讲解演练上,反复模拟技能操作和团队协作过程,不断优化方案,自行模拟比赛中的突发情况,来锻炼自己的应急处置能力。”参赛学生黄东岳说,刚开始他们冶炼的钢材不达标,他们就不断学习并改进制造新材料的步骤,在实训室练习到晚上12点,最终炼出了符合预期目标的新钢材。
参赛学生张孜韵也表示,他在参赛过程中得到了不少收获。“在备赛以及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我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新材料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我们要练好本领,在技能舞台上发光、出彩,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张孜韵说。
坚持以赛促学、促教,学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岱岳区职教中心,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不仅是一场技艺的较量,更是推动人才培养与技能发展的重要引擎。
“‘技能改变命运,人人皆可出彩’,学生们在技能大赛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和奖项,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验。对于学校而言,技能大赛也是一次全面的检验。学子能够在国赛中脱颖而出,与学校实行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培养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岱岳区职教中心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邹宗峰说,一直以来,学校以“打造蓝领泰山、培育大国工匠”为办学目标,以“立德树人、博能强技”为办学理念,升学与就业并重,让学生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潮中踏浪前行。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4枚国赛奖牌、13枚省赛金牌,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办学实力的彰显,也是学校强化专业建设的成果,更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据邹宗峰介绍,今年以来,学校还规范改进72个标准实训室,加强“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建设,打造赛项训练团队,专注于大赛指导教师梯队成长。
“未来,学校将更加重视专业建设,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力争在全国乃至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邹宗峰说。
记者:杨丽宁
编辑:乔雨晴
审核:聂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