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哈佛取消了20个系,30门课,文科生终究是退出学科发展舞台了?

更新时间:2024-10-14 13:46  浏览量:97

两天前,哈佛学院报纸《深红色》发布的一条消息引起了朋友圈的热烈讨论:哈佛学院取消了至少20个部门和其他30多门秋季课程。

取消了哪些课程?重灾区是人文学科。

最多的是历史文学系,艺术建筑史系和宗教研究委员会也取消了三门课程。

取消的课程包括「购物中心的马克思:消费文化及其批评者」、「全球跨性别历史」和「全球资本主义历史」等。

根据相关教师的评论,取消课程的原因是「因为老师离开哈佛,或者改变课程来应对取消」。

虽然没有透露老师为什么离开,但这两年一直存在「优化了人文教师」在大趋势中,可以窥见一二。

很多大学都有「学术优化」没有候选人的专业和课程将逐渐被淘汰。美国电视剧《英语系主任》中有一个场景。当学生越来越少时,学校决定削减英语系的预算,甚至取消几个人的终身教授职位。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2年 2020 年,拥有人文学位的毕业生人数下降了 29.6%。2022年哈佛大学只有 7%的新生计划主修人文学科;从2012年到2020年,塔弗茨大学近50%的TOP20人文专业被取消。

从学校到社会,「文科无用论」回归成为一种新思潮:

文科生就业率低,人文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仅为12.4%;文科生赚的少,应届毕业生起薪Top10全是理工科。

有人预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科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然而,十多年过去了,这一概念并没有被消除,而是变得越来越强烈,这反映了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虽然我是理工科学生,但我一直认为人文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文科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前者以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为代表,通过实证和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现代社会科学的出现是为了应对社会运作中的问题,并给出具有明确实用价值的解决方案:

经济学解释了市场运作的规律,政治解决权的来源和分配,社会学研究了社会结构和制度,心理学关注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从亚当斯密、马歇尔到凯恩斯,经济学不仅是制定政策的重要学科,也影响着每一个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社会阶层、魅力领袖、文化资本等社会学概念也充斥着媒体,更不用说出身家庭、情感智力、自我实现等,已经融入了我们日常话语的心理解释。

因此,文科无用论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文学上, 纯人文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等。

正如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强所说:一门学科是否有活力,取决于社会共同体对它的认可。

在社会共识不足的情况下,人文学科成为目标。

在大学里,人文学科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与前人的对话,培养自己的思想,培养强烈的情感;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和对人类社会和事务的判断,培养人格、认知和精神独立。

它是贯穿几乎所有学科的基本逻辑能力。

体现在课程上,海量阅读、审慎思考、综合讨论、批判性写作都是广度和深度的。

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另一个样子——

人文教育与文科专业的差距越来越远。

人文学科处理人类的经验和价值判断。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学生。教育过程与其说是传递知识,不如说是教育。我们应该用一颗心打动另一颗心。

但是现在这样的老师屈指可数,这样的话题很少。

无论大学有多好,人文教学质量差并不少见:教学内容和方法过时,受重科研轻教学评价标准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投资不足,要么学习太多,死记硬背,要么吹水聊天,消磨教学时间。

毫不夸张地说,除了少数院系的王牌专业、教学理想的教师和大师课外,人文学科院系基本偏离了博雅教育的初衷。

正如一位在大学教书的朋友所说:大学假装在教育,老师假装在教书,学生假装在学习。

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中指出,除了少数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外,现代社会的大部分工作主要是在工作中获得的,不需要学校的长期培训。

学校的真正作用是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文凭,学生交换不同社会阶层的工作。

这也引起了对文科教育的抱怨:为什么这些东西只能在课堂上学习?为什么你不能读一门更好的学科来找工作,然后在课外时间提高你的人文素质呢?

跳出理想主义,大学不仅是一个培养道德、自我发展、完成教育理想的地方,也是一个划分人类水平和阶级起点的社会分类器。

对学生来说,前者是蛋糕上的糖霜,后者是填饱肚子的干粮。

真正让「文科无用论」反复反驳的是就业市场的数据——

计算机、物联网和软件工程占据毕业后综合工资榜前三名;历史、法律、中国语言、国际教育和应用心理学等文科专业已连续几年进入就业红牌专业,收入低,失业率高。

大洋两侧也有类似的情况。

奥巴马在2014年的一次演讲中说,「学习一些技术和商业技能,比艺术史赚钱多了」。

尽管他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道歉,但他仍然大力推进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十多年后成为主流。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还显示: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人文学科与理工科毕业生的收入中位数差距增加,而在职业中期收入高峰期,工科毕业生的平均年薪达到人文学科的1.5倍。

对于传统文科毕业生来说,几个主要的就业选择,律师,出版业,学术界,情况也越来越困难。

例如,学术界早已陷入学生减少、资金和职位减少的向下螺旋。

数据显示,2022年,哈佛大学只有7%的新生计划主修人文学科;从2012年到2020年,塔弗茨大学近50%的TOP20人文专业被取消。

不同行业的生产率与劳动力供需关系的差异体现在世界各地。

自1999年以来,随着国内高校招生的扩大,毕业生人数和比例显著增加。在新的科技革命下,提供新生产工具的技术和资本带走了大部分提高生产效率的收入,导致文科在就业时往往面临着职能岗位。

这类职位门槛较低,不直接创造利润,往往是非核心部门。

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大学的招生指标不以市场反应为参考。在肉眼可见的未来,文科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将进一步恶化脆弱的供需关系。

工资是供需关系最直接的反应。

在网易百行探索的采访中,北大中文硕士毕业生从事出版业,40岁前成为主编,年收入超过30万元。

相比之下,北京大学光华大学或清华大学强大的理工科专业在40岁毕业前的收入是前者的2~3倍,这只是平均水平。

如果最精英大学的文科生面临着文凭贬值和职位边缘化的痛苦,那么每年220万普通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情况就会更加严峻。

根据2023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本科毕业后五年的收入数据无一例外是理工科和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十年的收入差异更大。

对于两个文科学生来说,如果他们没有被公务员录取,典型的职业是他们从未想过的工作,如奶茶店经理、房地产经纪人、电话客户服务等。

这不仅增强了其文凭的低通货价值,也加剧了其就业市场的歧视。

03 从土字形到橄榄型

如果毕业后拿不到高薪,那么在社会地位上,ISEI的社会经济地位大概是45分。

然而,这并不是他们的期望。

大学毕业生期待和应得的职业是60分 中产核心岗位。

一份枯燥乏味的大学生活令人遗憾,但一份糟糕的工作,即使毕业后失业,也是所有毕业生无法避免的噩梦。

这背后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只有从土字社会向橄榄社会过渡,才能让更多的人获得应有的社会经济地位。

在文科无用论中,无用的不仅仅是文科,还有土木工程、地质和生化环材料。这是任何未能帮助年轻人找到好工作和理想生活的文凭。

再辉煌的历史和教育意义,在严峻的就业现实面前,也显得单薄。

教育的真正解决办法总是在其之外。

目前的矛盾是中产阶级的核心工作(ISEI60)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无法承载不断增长的人数。

只有产业创新升级才是缓解高等教育承诺与实际工作机会冲突的唯一途径。

但是时间和机会并不是无限的。2020年,经济学家发表了图林历史动力学理论。他总结了从古罗马、中世纪到21世纪的政治史,发现影响核心的变量是社会生产的精英能否获得承诺的地位和利益,并预测会发生重大事件。

果然,特朗普很快就上台了,直到今天还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是否学习文科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我们还在小组中发起了一些讨论,得到了很多有趣的回复:

有人说文科当然可以过得很好,但能学好的人屈指可数,而理工科更实用,现在更受欢迎——

一个被文理困扰的孩子写了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何找到内心的幸福,需要人文学科。

就像一群朋友总结的:我们不应该用目的看待一切。找工作不是活着的目的。如果人们想生存,他们必须吃东西,但人们不活着「用来」吃饭的

你觉得这个问题怎么样?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