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总结:形式主义下的“高超”表演?
更新时间:2024-12-19 07:02 浏览量:50
岁末年终,本应是对一年工作的诚恳反思与总结之时,然而,在经历了一整年的形式主义闹剧之后,年终总结的舞台似乎也要成为形式主义的又一秀场。且看各路“形式主义高手”如何粉墨登场,炮制他们的年终总结吧。
一、形式主义之“PPT幻术师”
这些“高手”深知,一份看似精美华丽的PPT能在第一时间抓住眼球。他们会花费大量精力在PPT的制作上,从网络上搜罗那些炫酷的模板,不管是否与内容契合。例如,有位员工在年终总结PPT中,每一页的切换动画都像是一场视觉盛宴,但内容却仅仅是一些工作照片的罗列和简单数据的堆砌。谈到工作中的问题,只是用几个模糊的词汇一带而过,像是“有些困难”“遇到点小麻烦”,却完全不具体阐述。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少公司里,这类重PPT外观而轻实质内容的年终总结占比可达30%左右。他们企图用PPT的“幻术”来掩盖工作内容的空洞,在年终总结的舞台上蒙混过关。
二、形式主义之“文字堆砌大师”
这部分人擅长把简单的事情无限复杂化,以满足字数要求或者显示自己的“文采”。他们的年终总结往往是冗长而缺乏重点的。比如,描述一次普通的会议组织工作,会先从会议的历史渊源说起,扯到全球类似会议的趋势,然后才慢慢进入主题。在阐述自己的工作时,用词浮夸且重复。像“我非常积极、极其热情、饱含深情地完成了会议的组织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充满智慧地解决了诸如椅子摆放不整齐、文件打印略有延迟等微小问题,这些问题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实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种文字游戏看似洋洋洒洒,但实则让人读完后一头雾水,完全抓不住重点,更无法准确判断其工作的实际价值。
三、形式主义之“活动罗列狂徒”
这些人在年终总结中,会将一年来参加的所有活动逐一列出,从无关紧要的部门小聚会到大规模的公司团建,一个不落。然而,对于这些活动到底对工作有何推动作用、对团队建设有何实质意义,却只字不提。例如,某部门的年终总结里写着“我们这一年参加了8次部门会议、5次公司组织的培训、3次团建活动,还举办了2次内部交流活动”,却没有说明这些活动之后员工的专业技能是否提升、团队凝聚力是否增强。他们仿佛把年终总结当成了活动清单,以为活动数量多就代表工作成果多。
在这个年终总结的关键时刻,这些形式主义的表现实在是与年终总结的初衷背道而驰。年终总结本应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真实回顾,是经验教训的总结,是未来工作的有益展望。而这些“高手”的做法,不仅无法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反而可能误导决策,也不利于员工自身的成长。企业应该积极引导员工摒弃这种形式主义的年终总结方式,倡导务实、简洁、有深度的工作回顾与展望。
结语:一整年的形式主义乱象延续到年终总结环节,就出现了像“PPT幻术师”“文字堆砌大师”“活动罗列狂徒”这样的形式主义高手。他们的年终总结看似精美、冗长或丰富,但实则空洞无物、缺乏重点、没有实质意义。企业必须要改变这种状况,让年终总结回归其应有的价值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