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多表态引芯片产业地震,企业如何在中美夹缝求生?
更新时间:2024-12-24 07:42 浏览量:39
在全球芯片产业的激烈竞争舞台上,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临近卸任之际的一番言论,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她直言美国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努力并未阻碍中国的进步,称在芯片竞赛中对中国的阻挠是 “白费工夫”。这一表态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诸多深意,不仅折射出中美两国在芯片领域的政策博弈,更与企业发展的命运紧密交织。
自拜登政府登上政治舞台,遏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便成为其政策版图中的关键一环。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政府推出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投入近 530 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旨在半导体制造、研发以及劳动力等多个维度发力,吸引产业向美国本土聚集;另一方面,雷蒙多此次言论无疑是在为该法案摇旗呐喊,强调联邦政府对美国国内创新的资金支持才是核心,甚至认为其重要性超过了出口管制措施。
回顾往昔,去年 2 月,雷蒙多在美国乔治城大学演讲时就已公开阐述拜登政府应对中国芯片竞争的 “两套战略”。她指出,防御战略是通过出口管制手段,阻止中国获取美国的超高端技术;而进攻战略则是大力投资美国本土产业,试图以这种方式在芯片领域与中国一决高下。
然而,拜登政府精心布局的芯片产业政策如今却面临着诸多变数。随着特朗普即将于明年 1 月重返白宫,政治风向的转变使得芯片产业政策的未来充满迷雾。特朗普曾毫不留情地批评《芯片与科学法案》“糟糕透顶”,他反对通过补贴政策吸引半导体企业建厂,坚信这样吸引来的并非优质企业。相反,他主张征收高额关税,试图以强硬手段迫使企业 “自愿” 回流美国,同时提出加速对投资额超过 10 亿美元企业项目的审批流程,甚至豁免相关环境审查程序,以此来刺激企业投资。
在这场政策博弈的背后,企业发展的困境也逐渐浮出水面。以英特尔为例,这个半导体巨头虽获得了近 80 亿美元的联邦补助,却在与外国竞争对手的赛跑中逐渐落后。今年 8 月,英特尔不得不宣布裁员 15%,并暂停向股东派发股息,这一决策犹如一场寒冬的降临,给企业员工和投资者带来了沉重打击。而在连续多个季度业绩不佳的重压之下,公司 CEO 格尔辛格本月初黯然离职。这一系列事件充分表明,企业发展不能单纯依赖政府补贴,更需要合理规划资金用途,强化创新研发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国际芯片产业的棋盘上,中美两国的博弈愈发激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在 2022 年 10 月和 2023 年 10 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如同一堵高墙,试图阻挡中国先进芯片及相关制造设备的进口,全面打压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先进制程能力。本月 2 日,BIS 又变本加厉,新增 136 家中国实体和 4 家中国实体海外子公司至 “实体清单”,管制范围聚焦于先进 AI 领域相关芯片和所需设备,大有将这场技术封锁战进行到底之势。
面对美国的无端打压,中国果断亮剑,于 12 月 3 日宣布加强对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这一举措犹如一道坚固的防线,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原则上限制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这一系列反制措施犹如精准的外科手术刀,直击美国相关行业的要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彭博社敏锐地指出,中国此次反制行动具有里程碑意义,首次复制了美西方惯用的 “治外法权” 手段,将出口管制范围延伸至中国境内外公司,将中国产品或含有中国零部件的产品纳入制裁范围。这一策略的转变表明,中国企业在长期的隐忍之后,终于开始 “放开手脚”,主动应对挑战。正如总部位于北京的策纬咨询公司副总监汤姆・努尼斯特所言,中国在对美国发起反制方面变得更加果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骆明辉也表示,这显示中国在芯片领域拥有了反击美国的有力手段。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更是投书英国《金融时报》,警告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中国的反制措施是一次 “外科手术式打击”,将对美国关键产业产生重要战略影响,中国手中还握有众多 “王牌”,美国政府在决策时需谨慎行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芯片战争中,企业犹如置身于惊涛骇浪中的船只,必须谨慎掌舵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无论是美国企业还是中国企业,都深刻认识到,在不断演变的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中,政策动态如同变幻莫测的天气,对企业发展影响深远。
美国企业在享受政府补贴的同时,也面临着政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英特尔的遭遇便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它警示着企业不能仅仅依赖外部资金支持,更需要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而中国企业,在经历了美国的长期打压后,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它们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加强自主研发、拓展国际合作等方式,努力突破技术瓶颈,降低外部依赖。例如,一些中国芯片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吸引高端人才,不断提升芯片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同时,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进芯片技术的发展。
展望未来,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仍将持续演变,企业必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密切关注政策变化,积极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才能在这场激烈的芯片产业大战中谋求生存与发展。我们衷心期待,全球芯片产业能够在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中蓬勃发展,为推动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的繁荣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