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留学生无缘2025年广东选调舞台!
更新时间:2024-12-25 09:41 浏览量:41
广东省近期发布了其2025年的选调生政策及参与院校名录。相较于去年,各地选调政策对留学生尚留有余地,即便个别学校未入列,但总体上,留学生仍有望触及选调生的机会。
然而,今年各省接踵而至的新政策,无疑给留学生群体带来了沉重一击。继北京、四川之后,广东省昨日也正式宣告,不再接受境外院校学生的报考,这无疑为留学生的前路设下了重重阻碍。
那么,这一具体政策究竟如何?背后又有何考量?留学生是否真的失去了选调的机会?
广东省明确指出,其选调对象仅限于部分国内高校2025年应届的全日制本科(学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优秀毕业生,共计2046名。选拔过程包括笔试(占比50%)和面试(占比50%),笔试内容涵盖行测与申论,面试则采取1:3的比例进行。
广东的选调院校被细致划分为I、II、III三类。I类院校的学生可报考所有岗位;II类院校的部分专业学生享有同样权利,其余专业学生则限于报考县直及乡镇岗位,且本科生成绩需位于班级或专业前50%;III类院校的学生则仅能报考县直及乡镇岗位,本科生同样需满足前述成绩要求。
今年广东选调政策的最大变革,便是全面禁止留学生报考。其中两大要点值得深思:首先,报考者须以最高学历报考,意味着即便本科阶段就读于资格名单内的院校,一旦选择海外深造,其学历将不被认可为报考资格,留学经历反而成为报考的障碍。其次,香港地区部分内地分校的毕业生也被排除在外,如港中深、港科广等。
社交媒体对此反应不一,有人赞同此举,也有人认为不应区别对待留学生。确实,众多学子选择海外攻读硕士,以加速职业发展,看似捷径,却也可能引发争议。然而,实际情况远比表面复杂,留学生回国后参与选调,同样面临严格的专业与院校门槛。
目前,已有19个省份公布了2025年的选调政策,局势大变,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牌。往年对留学生开放的地方,今年大多关闭了大门,仅上海仍保留部分机会。北京更是直接取消了留学生的选调名额,仅“优培计划”尚存一线希望,但门槛极高,要求本科阶段就读于指定国内高校。
尽管多地拒绝留学生报考,但上海仍为留学生敞开了一扇窗。其2025年选调政策继续接受符合条件的留学生报考,且名单与上海落户政策一致,即毕业于四大世界大学排名榜中任意一榜前五十名的高校学生,可直接落户上海。
综上所述,尽管不少省份已禁止留学生参与选调,但留学生仍有机会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编制,甚至存在捷径。面对内地研究生竞争的加剧,境外读硕不失为一个明智选择。因此,有意愿的同学们应尽早规划,把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