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闽南文化,泉州14所学校学生展技艺
更新时间:2024-12-25 19:17 浏览量:41
诙谐有趣的传统戏曲、朗朗上口的闽南童谣、虎虎生威的武术表演……12月23日下午,泉州市鲤城区举办2024年度城市学校少年宫特色项目展演活动,14所学校的学生在舞台上展示平日所学。据了解,此次活动由鲤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鲤城区委宣传部(文明办)、鲤城区教育局、鲤城区文体旅游局联合举办,不仅是辖区各校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是对鲤城区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经验、成果的总结和检阅。
特色项目展演活动现场
“随着课后服务的开展,我们要求各校将学校少年宫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德育人的功能融合课后服务的全过程,有效健全、完善、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进一步增强学校少年宫活动常态长效。”鲤城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工作人员陈丽蓉告诉记者。
特色项目展演活动现场
来自鲤城区第五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黄胤泓与同学们一起带来火鼎公婆、拍胸舞表演,该节目以《泉州帝爷公》一曲为背景音乐,很是热闹、喜庆。“通过参加学校少年宫活动,我们学习‘火鼎公婆’的舞步,这是一种以丑为美的表演,有‘烧去千灾,迎来百福’的好寓意。”黄胤泓说。
火鼎公婆、拍胸舞表演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的苏俊韬同学,也在学校少年宫学习提线木偶这一非遗艺术,他表示,自从学习了提线木偶,他有机会操作孙悟空的木偶,成为幼时偶像齐天大圣的扮演者。
“学校少年宫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丰富学生们知识面的同时,也有利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学校带来的是原创闽南童谣《听引公讲老泉州》,童谣中盘点了中山路上的老店、名小吃,让我们印象很深的是,在排练时,孩子们脸上经常会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鲤城区实验小学音乐教师韩元萃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鲤城区21所学校少年宫已基本实现与课后服务活动时间、活动项目、场地资源、辅导师资、活动机制的融合,组织开展闽南童谣、戏曲、木偶、南音、阅读、经典诵读、科技、乐器等德育类、技能类、文体类活动。接下去,鲤城区将进一步做好学校少年宫活动项目整合提升工作,有效融合学校课后服务活动。
编辑:陈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