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安全教育的四个“转向”
更新时间:2024-12-30 09:04 浏览量:34
舞台上,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幼儿园中班幼儿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身心投入地表演着一场《我不上你的当》防拐骗情景剧,台下的师生和家长们被精彩的剧情深深吸引了……这是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情景剧大赛中出现的一幕。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在表演、体验、模拟中将安全知识与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潍坊市构建大安全教育新格局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潍坊市积极探索改进和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政策措施,聚焦教研工作平台和教研体系建设“双提升”,从工作机制、课程体系、师资配备、评价制度等方面入手,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整体推进,凝聚多方育人合力,有效落实保障措施,初步形成了涵盖全学科、校内外的大安全教育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也为中小学安全教育向高层次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健全教研体系
从“注重管理水平”转向“提高教研质量”
“长期以来,学校安全工作通常以管理为主,安全教育教研工作往往不受重视,对安全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支撑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此,我市从2021年开始,以提高安全教研质量为目标,构建了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教研工作体系,推动我市安全教育研究走深、走实。”潍坊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宝文说。
为充分发挥安全教育研究部门的引领作用,潍坊市建立了市、县、校三级安全教研部门协作机制。县域内划分片区,形成以联合教研为重点的全域覆盖教研协作区;市域内优势互补,县市结对,建立区域教研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落实市、县教研员联系包靠学校制度,全市100余名专兼职教研员全部入校,与一线教师组建研修共同体,每人每学期包靠2—3所学校,至少帮扶1所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建立教研员、名师、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送教服务常态化机制,每年定期开展“安全教育送教下乡”活动,通过示范教学、同课异构、主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实现双向提升,助推农村薄弱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工作发展。
“我们现在的安全教育教研有了清晰的方向和目标,希望在座的各位兼职教研员和名师齐心协力探索更有效的安全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安全教育教学……”青州市安全教育教研员高莹在该市安全教育工作研讨会上强调。
在创新教研机制的同时,潍坊市按照准入条件和专业标准,分学段配齐配足配强专兼职安全教育教研员,每年有计划地开展全员专项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指导水平。自2022年起,潍坊市开展了安全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培育建设了全国首批集教研、教学、培训于一体的安全教育名师工作室。截至目前,建立了市级工作室28个、县级工作室72个。
在课题研究方面,潍坊市聚焦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教学的改革策略,在原有课题申报类型的基础上,增设了安全教育专项课题,每年立项市级专项课题40项、县级专项课题100项,推动安全教育课题研究从数量积累向高质量提升转变。同时,将全市15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共同体,统筹规划课题研究方向,针对安全教育教学面临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每年确定一定的研究范围,采取“1+N”模式,集中力量,合力攻坚,有效地推动了安全教学实践提质增效。
落实“三全育人”
从“知识习得”转向“素养提升”
自2021年起,潍坊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安全教育教学改进行动,鼓励教师创新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形式,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并重,增强安全教育的体验性、互动性和情感性。同时,依托安全教育名师工作室成立课程融合研究团队,有序整合安全教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要素,全面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安全教育结合点,实现安全教育专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横向联动。
“今年,为进一步推动安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我们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从完善教研工作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教师培训培养等方面,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潍坊市创新教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季文海说,“全市全面推行‘网晒安全教育课表’制度。我们联合校园安全管理和教研部门,开展了市县两级联合巡课行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学校安全教育课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截至目前,在市级层面已实地巡查学校347所,在县级层面已巡查学校1967所,多种举措保障了安全教育的有效落实。”
此外,潍坊市在整合现有安全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按照“推荐菜”“特色菜”“创新菜”等不同类型,设计形成了安全教育精品活动项目,采取“点单式”活动自选模式,由县(市、区)及学校根据自身优势选择性开展。同时,根据活动开展和师生反馈情况,及时对项目进行“上新”“下线”,实现活动项目动态调整。目前,本年度主推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优质课评选、优秀微课评选、教研优秀工作案例评选以及安全主题漫画评选等多项赛事已经正式启动。
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展示“消防大作战”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中的师生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潍坊市还充分利用社会和家庭教育资源,建立了安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主动邀请专业人士到校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积极争取全市各类安全教育基地向广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进一步推动家长学校建设,利用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有关安全教育的政策、法规,帮助家长全面、正确地了解家庭在安全教育中的职责与义务,配合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强化培训培养
从“固定模式”转向“整体提升”
“提高安全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因素。只有不断提高安全教育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才能有效保障学生安全素养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昌乐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忠辉有感而发。
“校长以安全教育理论为培训重点,突出教育理念的提升;教研人员以教研理念和教研方法指导为培训重点,突出业务指导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加强安全教育教师培养,潍坊市将安全教育培训纳入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专门制定安全教育教师年度培训规划,根据任课教师的岗位不同需求,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进行分层次的系统培训。
自2021年起,潍坊市将安全教育教师活动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活动体系,每年举办一届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优质课评选、优秀微课评选、优秀论文评选,以及国家安全教育优秀案例、防范性侵害优秀课例和微课征集评选等活动。其中,多项活动为全国、全省首创。活动覆盖全市90%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累计3万余名教师参与。同时,将活动中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纳入安全教育教学资源库,现已制作完成优质课资源182个、优秀微课247个、优秀情景剧101个,单条视频点击量超过4万人次。
潍坊还依托全市100个安全教育名师工作室,搭建起“市、县两级共建共治共享,市、县、校三级联动”的教师培养培训网络体系。以市级安全教育名师所在校为中心,与成员、学员所在校以及辐射校建立固定联系,采取联片教研、结对帮扶、专题讲座等形式定期开展培训指导工作,将工作室研究成果推广辐射到其他学校,带动区域内青年教师共同成长。
潍坊市吴甜甜安全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在教研活动中,学习讨论教育资源公共平台的使用策略
加强评价引领
从“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
“我们要考虑到课程特点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从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能力等不同维度制定评价指标……”在一场关于学生安全素养评价指标的研讨会上,潍坊高新区金樱学校校长吴克波说。
多年来,潍坊市将安全素养评价纳入安全教育专项课题研究范围,组织教研员及一线教师开展长期研究。研究制定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评价量表,以安全教育课程开设、师生安全教育活动参与度、安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学生安全素养养成为重点,设立了组织保障、设施建设、课程建设、课程实施、教育成果5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运用“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采取开放的、多方参与的评价措施,建立起基于学校安全教育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让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昌乐县新城中学安全教育课堂上
2022年,潍坊市委教育工委、市人社局等4 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潍坊市学校安全工作队伍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将学校安全教学教研工作纳入各级教学成果、优质课等评选项目,安全教育优质课、安全教育教学能手、安全教育教研成果等评选结果对等同级其他教学业务称号待遇。同时,指导学校将安全教育教师日常教学、参与活动等工作计入工作量,对在安全教育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学生指导等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评优树先和职称晋升上给予倾斜,进一步激发了安全教育教师的积极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精制度、优课堂、建平台、强队伍、抓导向’为主线,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持续加大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力度,全面加强安全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健全安全教育评价体系,以大安全教育格局助推全市校园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潍坊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