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女排大搞职业化,其他球队却不效仿,国家队也不太认可
更新时间:2024-12-31 00:30 浏览量:34
天津女排世俱杯获得了亚军,在这个荣誉的鼓舞下,球队信心满满。天津女排的决策者李珊满怀自豪地说:“职业化运作,国际化视野,将是天津女排未来发展的方向。”很明显,天津女排在自己认为的职业化方向上要谋求更深入的发展,有了走向国际的打算。
在众人眼里,天津女排的职业化所体现出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引援了,而新赛季联赛,天津女排在引援上下了更大的功夫。前几个赛季,天津女排引入外援的数量只有一人,而新赛季天津女排引入的外援是两人。前几个赛季,天津女排只是不相信自己的接应,只在接应位置引入外援;而新赛季,天津女排上升到不相信自己的副攻和自由人,竟然在副攻和自由人位置上也引入外援了。
很明显,天津女排已经进步到放眼国际来补全自己不足的地步,这种视野可能使它不会再心力交瘁地为培养没有十足把握的国内球员而浪费精力。所以,未来天津女排根本不用担心球队的短板,因为在国际上各个位置的明星球员有很多,天津女排完全可以实现哪里不足补哪里的愿望,打造成完全市场化的、能充分体现供求关系的独特俱乐部。
这些年,天津女排依靠对国内外球员的频繁运作维持了相当好的成绩。然而,面对天津女排这个样板,国内联赛中的很多球队却并没有学习天津女排的成功经验,而是依然为培养自家不确定的球员在努力。因为这些球队明白,职业化要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国内联赛层次单一,只有一个排超,不像欧洲既有超级又有甲级甚至还有乙级联赛那样层次丰富。若国内球队引援多了,自然会有很多本土球员打不上球。
对于天津女排的引援,很多人赋予了一个动听的口号,那就是引进来走出去。实际上,天津女排除了有自由身的袁心玥去了瓦基弗银行女排外,其他球员就没有以正规的方式走出过。有的球员是出去了,但不是去了国外,而是去了国内其他球队。但他们也不是走出去的,而更像是被挤出去的,像董铭霄等球员援助深圳女排就是这种情况。
#深度好文计划#
这些年,天津女排一直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搞职业化,球队的成绩也如日中天,按理说这样好的成绩一定会反馈到国家队的。然而,现实情况是在国家队各个层次的球队中,来自天津女排的球员却很少,甚至有的梯队连续几年也不见天津女排球员的影子。显然,天津女排的职业化除了获得几个国内联赛的冠军外,整个梯队建设却很一般,所以国家队也不太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