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机器人“风口”:西安如何迎风起舞

更新时间:2025-01-02 08:08  浏览量:26

实习记者 秦瑶 记者 冯倩楠

骨科机器人协助医护人员完成一场精准度达到毫米级的关节置换手术、高空作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较传统“蜘蛛人”高出两倍、焊接机器人顶替工人上岗让他们告别“汗”工……这些就是“智”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改变。

——机器人市场热力攀升。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近3年中国新增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470台,10年间增长近19倍。

——西安迎“风”而上。在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多个细分赛道内,均有西安企业崭露头角。

竞逐新赛道,西安机器人产业如何抢滩“新蓝海”?记者对此进行了调研走访。

同频共振

在西安达升科技有限公司的动态展厅里,一台抱夹机器人正在快速完成物品搬运。“抱夹机器人的‘爪子’多为平面,相对于多数夹抱的弧形而言,达升科技研制的抱夹机器人,可以更好保护物体,减少损伤,并且省去了弧形收紧的过程,效率更高。”达升科技主管刘顺杰说,目前,上汽、海尔、长安汽车等近20家世界500强企业均有购买达升科技的抱夹机器人。

像达升科技一样,在医疗机器人赛道,“疾驰”的还有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公司研发上市了十余款智慧康养机器人产品,如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云榻免陪护自理机器人等,为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等客户提供智能化、智慧化康复、护理服务。”中航创世运营总监李士祥说。

如何跑好新赛道?2024年5月底,陕西省出台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到到2026年,打造智能算力、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软硬件等5个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链规模突破千亿元。

西安加速领跑。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机器人产业链企业30余户,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约60亿元。

“我们公司目前产业链省内配套率超过40%,主要以机械加工、标准零部件等上游供应商为主。”李士祥说,作为陕西省机器人产业链成员单位,中航创世将通过省内同类型合格供应商替换,推动核心供应商在省内新建配套服务、省内投资孵化等。

同频共振。西工大、西安交大、西安理工大等单位分别设立了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着力开展机器人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研究,做实智力支撑。

共克壁垒

如何破解“卡脖子”问题,推进科技自主创新?RV关节减速器作为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因高技术复杂性及高精度特点,多年来一直被日本等国外企业所掌握。

摆脱进口依赖的关键,是要实现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陕西秦川高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V减速器,经过三年的不断优化改进,在2017年实现了RV减速器的批量生产和销售。

“RV减速机占据工业机器人成本的30%,从日本进口减速器价格昂贵,现在用秦川制造的减速器,性能指标基本相当,价格却能降低三分之一,这就将国外公司的同类型减速器产品从暴利打成了薄利。”陕西秦川高精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长张龙刚说。

六环传动(西安)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咸阳市泾阳县,是国内知名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厂商,拳头产品之一是国产替代“机器人关节减速器”。

六环传动副董事长王俊岭告诉记者,六环传动自主研发的新型减速器专机,相较于RV减速机体积小,寿命延长3倍至5倍,传动效率提高了5%到10%,能显著提升现有工业机器人的精度、刚性等性能,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加快拓展

《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我国机器人优质企业重点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中,北京、深圳、上海的机器人产业实力最为雄厚。

“纵观西安机器人产业发展,全国领先的科教资源、雄厚的装备和电子工业基础、科学的政策引导与创新的技术发展结合,是西安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关键因素。”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施虎说,但与广东、上海、江苏等发达省份相比,西安机器人产业布局较晚,目前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总体规模小、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施虎建议,支持陕西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联合产学研,开展机器人示范应用,并将风险投资引入,学习国外新兴产业经验,进一步支持有基础的中小企业开展机器人关键技术与产品的开发,在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机器视觉等机器人特色关键产品上做大做强。在这些核心部件优势基础之上,辐射中国机器人产业,吸引机器人本体企业来西安建立生产基地,形成完善的机器人产业链。

施虎认为,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领域的机器人应用预计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像“康复机器人”“助老伴行服务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机器人类型,能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辅助支持,在康复训练和情感陪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缓解养老护理人员的短缺问题。

“举起右手”“动动手指”……在西安臻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人坐入设备,戴上白色头环,想象动作,外部设备就会帮助你进行运动。通过脑机接口,利用意念识别算法,让患者依靠意念控制机器人,促进受损神经修复,是臻泰智能康复机器人的主要用途。这家依托西安交通大学863计划重点项目成果转化孵化的科技型企业,机器人产品已经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等医疗机构使用。

机遇下的“风口”,西安如何迎风起舞,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