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北外学子闪耀国际大舞台,志愿服务见证成长与收获!
更新时间:2025-01-06 17:12 浏览量:27
当谈论到个人成长,我们往往容易联想到书本知识和个人努力。然而,真正的成长更可能体现在实践中,尤其是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有一群青春洋溢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54名志愿者活跃于这场博览会的各个角落,累计提供志愿服务2712小时。他们以深厚的专业背景和饱满的热情,为全球来宾提供语言翻译、文化介绍等多方面支持,展现了中国青年的责任感与国际视野。本期推送,一起来看他们在志愿服务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
来自北外非洲学院斯瓦希里语专业的姜佳辰和李远航,在参与活动前对“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概念仅停留在书本和新闻上,但通过这次志愿服务,他们不仅直观地了解了供应链的实际运作,还在陪同外宾的过程中,深刻领略了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方面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和显著成就。
“我对国际贸易很感兴趣,以后也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参加链博会,可以让我对国际贸易知识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对我的职业选择大有裨益。”姜佳辰说。语言学习之外,他还在北外国际商学院修读辅修,未来准备在外贸领域深耕发展。
来自北外法学院的顾大炜获得了本届链博会的“优秀志愿者”称号,他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对国际贸易知识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也为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开拓了新的空间。“我发现原来拉美和非洲还有很多地方期待着与中国开展合作,对于我们来说,这都是继续探索和发展的空间,对于我们自己未来的就业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为这些合作开拓出新的版图。”
当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地球村,中国青年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愈发重要。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力量,成为了新时代青年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北外学子们,以“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校歌精神为指引,通过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2023-202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向超过40个赛事、会议和各类活动派出志愿者2000余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5.2万小时。北外学子作为志愿者不仅为各项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保障,更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与担当——
……
这些由北外学子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国际学术会议中,他们凭借出色的语言能力,为中外学者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在大型体育赛事里,他们周到的服务,让来自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在文化交流活动中,他们又化身文化使者,传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
2023年、2024年歆语工程
研究生支教团
除了鼓励学子广泛参与各类大型国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北外还十分注重打造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例如——
“歆语工程”。深入基层,将优质的外语教育资源带到偏远地区,为当地学生打开看世界的窗口,助力教育公平的实现;“多语言服务中心”。整合学校多语种优势,为社会提供专业、高效的多语言服务,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当下,发挥着重要的沟通纽带作用;“研究生支教团”。一批又一批的北外研究生,奔赴祖国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在三尺讲台上挥洒青春,为孩子们播种希望;……
2024年7月,北外发起的全球志愿服务联盟正式成立
在丰富多元的志愿服务中,北外学子不仅实现个人能力的跃升,更于实践里深度锤炼专业技能。他们在语言交流、跨文化理解与团队协作等多维度,接受全方位的磨砺,从而拓宽国际视野,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北外学子在“志愿服务”大舞台上的精彩之旅,是他们个人成长的宝贵经历,也是中国青年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这正是北外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的生动体现。展望未来,期待更多的北外学子和中国青年在国际舞台上绽放耀眼光芒,用青春力量传递中国的声音,助力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