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洛夫顿的上海,克里斯的山东,成为CBA争冠搅局者

更新时间:2025-01-11 09:28  浏览量:19

在如今中国男篮战绩下滑、国家队球员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大背景下,4 节 7 人次的外援政策应运而生,这一举措旨在为本土球员打造更具挑战性的竞争舞台,提升联赛的观赏性与竞争性,可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年前,2013 年马尼拉亚锦赛成为中国男篮的 “滑铁卢”。曾经的亚洲霸主,却接连输给韩国、伊朗,甚至意外负于台北,历史首次无缘四强,还痛失世界杯门票。这一惨痛失利犹如一记重锤,敲响了中国篮球改革的警钟。总局责令中国篮协做出实质性改变,随后 CBA 联赛推出 4 节 6 人次外援政策,且亚洲外援不算外援名额。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便是四川男篮凭借实际的 4 节 8 人次外援政策最终夺冠。

然而,现行的 4 节 7 人次或 4 节 8 人次外援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带来了新的问题。外援凭借卓越的天赋和强大的个人能力,成为各球队战术体系的核心。本土球员大多沦为配角,外援主导比赛、掌控关键时刻,几乎决定比赛的胜负走向。这一现象,既反映了本土球员与外援之间的差距,也凸显了中国篮球发展的困境与挑战。

在这波变革浪潮中,上海男篮的转变尤为引人注目。赛季初,上海男篮仅取得 1 胜 10 负的糟糕战绩,陷入困境。但在裁掉沃特斯,引进洛夫顿并召回血布后,球队脱胎换骨,豪取 14 连胜,洛夫顿成为球队逆袭的关键人物,带领上海男篮强势杀回季后赛,更有成为冠军争夺搅局者的态势。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教练卢伟大胆的战术革新。与前任刘鹏不同,卢伟摒弃了围绕王哲林的传统战术核心,确立了李弘权、李添荣、戴昊等年轻球员的主力地位,构建起以洛夫顿为核心的全新战术体系。曾经刘鹏时代备受重用的罗汉琛和袁堂文,在卢伟手下逐渐被边缘化,罗汉琛从场均 25 分钟的常规主力,到如今几乎被弃用,袁堂文也只能在垃圾时间获得上场机会。

卢伟让洛夫顿与李添荣、戴昊等球员承担起运球、控球和组织进攻的重任,充分发挥球队年轻球员体能好、运动能力强的优势。22 岁的洛夫顿在赛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降维打击 33 岁的萨林杰;李弘权的劲爆扣篮让任骏飞、杜润旺难以招架;李添荣面对吴前、程帅澎、徐杰等国手时,也能砍下 20 + 10 的高光数据。上海男篮在洛夫顿的带领下,已成为 CBA 争冠道路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 CBA 的赛场上,除了战术的精彩博弈,球员的成长与蜕变同样令人动容。克里斯,这位因 “刺头” 属性离开 NBA 赛场的球员,初入 CBA 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但在山东队领队纪敏尚的悉心指导下,他逐渐学会控制情绪,实现了从 “刺头” 到赛场利器的转变。

比赛中,克里斯时常遭遇对手的刻意挑衅。面对新疆男篮艾孜买提的挑衅,尽管他在最后时刻情绪失控吃到技术犯规被罚下,但全场仍凭借 25 分 6 篮板 4 助攻的出色表现,给予对手有力回击;山东德比中,面对杨金蒙的 “暗招”,克里斯虽情绪失控被吹罚技术犯规,但仍砍下 29 分 13 篮板,助力山东队战胜青岛,让杨瀚森的出色数据沦为空砍;面对翟晓川无球端的抱摔,克里斯成功控制住情绪,以 33 分 6 篮板 6 抢断的高效表现,战胜当时的联盟榜首北京北汽。克里斯的蜕变,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是团队支持与管理的胜利。

作者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