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句劝:高血压不想脑出血,4种食物要少碰,再馋也要忍住
更新时间:2025-01-13 08:52 浏览量:16
在生活的舞台上,健康始终是我们最为珍视的财富。然而,高血压这一 “隐形杀手” 却悄然潜伏在许多人的身边,一旦失控,它便可能引发脑出血等严重疾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李叔的故事,深入了解高血压与脑出血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饮食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李叔,一位 45 岁正值壮年的男子,平日里充满活力,对生活充满热情。两年前的一次体检,如同平静湖面投入巨石,打破了他生活的宁静。体检报告显示,他患上了高血压。可李叔仗着自己年轻,压根没把这当回事。在他看来,血压高点没什么大不了,依旧我行我素。他不仅不按时吃降压药,还对抽烟喝酒情有独钟。每次喝酒时,他都少不了一碟油炸花生米,那惬意的模样仿佛高血压与他毫无关系。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来得如此突然。几天前,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受着温馨的晚餐时光。李叔正和家人有说有笑,突然,他双手抱头,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嘴里不停地呻吟着。紧接着,他的眼神变得迷离,意识逐渐模糊,四肢也开始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家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惊慌失措,一时间乱了阵脚。但很快,家人们反应过来,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
救护车呼啸而来,将李叔紧急送往医院。在医院里,医生们争分夺秒地展开救治。经过头颅 CT 检查,李叔被诊断为脑出血,而且出血量较多,情况十分危急,犹如在悬崖边徘徊。医生们迅速制定手术方案,进行了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幸运的是,经过漫长而紧张的手术,李叔终于脱离了危险期。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叔和他的家人深刻地认识到高血压的可怕。那么,高血压与脑出血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脑出血,医学上又称为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中风)的一种。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人群中悄然潜伏,随时可能爆发。在全部脑卒中疾病中,脑出血的发病率占到 20% - 30%,而在急性发作期,其致死率更是高达 30% 到 40%,让人不寒而栗。脑出血偏爱 40 - 65 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发病率也会不断攀升。
为什么高血压会与脑出血紧密相连呢?原来,长期的高血压就像一个无情的 “破坏者”,使血管壁变得薄脆不堪。想象一下,血管就像家里的水管,正常情况下,水管壁坚韧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水压。但当高血压长期作用于血管时,血管壁就如同被岁月侵蚀的水管,变得脆弱易破。一旦血压突然升高,血管就难以承受这突如其来的压力,最终破裂,导致脑出血的发生。因此,脑出血又被形象地称为 “高血压性脑出血”。
或许你会好奇,血压多高才会引发脑出血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刘建教授表示,血压值和脑出血之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门槛。只要血压高于正常值,就如同在健康的天平上添加了一颗危险的砝码,增加了脑出血的风险。有些患者血压平时处于 90/60mmHg,当血压突然升高到 160/100 mmHg 时,就很可能发生脑出血。而有些患者平时血压就在 160/100mmHg 左右,当脑出血发生时,血压可能会飙升到 220/110mmHg。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心内科石伟斌医生提醒我们,高血压有 3 条 “红线”,就像道路上的警示标识,提醒我们时刻注意血压的变化。
脑出血发病迅猛,症状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就能达到高峰,如同暴风雨突然来袭。然而,在它来临之前,身体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及时发现,减轻其对身体的危害。
视力模糊:当你突然感觉两眼发黑,看东西模糊有重影,且这种情况能很快恢复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这可能是颅内高压引起的,也可能是脑缺血或脑出血的前兆。大脑就像身体的 “指挥官”,当它出现问题时,视觉系统往往会率先发出警报。
肢体麻木:脑出血发生时,大脑内负责肢体运动的大脑皮质脊髓束与皮质脑干束会受到影响,就像电线短路一样,导致手脚麻木,不听使唤。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的手脚出现麻木、无力等运动障碍问题,要警惕脑出血的可能。
头晕头痛:脑出血刚发生时,头晕头痛症状往往格外明显。一开始,疼痛可能只集中在单侧头部,但随着脑出血的发展,颅内压逐渐升高,疼痛晕眩感会迅速蔓延至整个头部,仿佛有无数根针在扎。这种头痛头晕与普通的头痛不同,它更加剧烈,且持续不缓解。
呕吐:脑出血会导致血压升高,并刺激大脑延髓外侧的呕吐中枢,从而引发呕吐。此外,出血部位越靠近呕吐中枢,形成的血肿对其压迫越大,呕吐症状也会越严重。如果在没有其他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频繁呕吐,要及时就医检查。
意识障碍:脑出血发生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迷等。当大脑深处出现大面积出血时,意识障碍会愈发严重。就像一盏灯的电量逐渐耗尽,意识也会变得越来越模糊。
俗话说 “病从口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饮食的选择至关重要。以下 4 种食物,长期食用可能会堵塞血管,使血压升高,甚至引发脑出血,即便再馋,也要学会克制。
高钠食物:高钠食物就像一个 “隐形杀手”,悄悄潜伏在我们的餐桌上。像豆瓣酱、酱油等调味料,香肠、酱菜、咸蛋等加工食品,以及薯片、泡面等方便食品,都含有大量的钠。这些高钠食物进入人体后,容易造成水钠潴留,就像给血管里注入了过多的水,使血管内的压力升高,阻力增大。长期如此,心脏就像一个不堪重负的劳动者,负荷不断增加,久而久之会引发心衰、心脏肥大等疾病,同时也会提升动脉硬化的风险。高糖食物:甜品、蛋糕、碳酸饮料、雪糕等食物,因其香甜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然而,这些高糖食物中的游离糖进入体内后,就像一群捣乱的小怪兽,容易引起高血糖。长期的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使血管变得脆弱。为了降低血糖,机体大量释放胰岛素,这不仅会破坏血管,还会刺激血管过度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高脂食物:肥肉、油炸煎烤食物等高脂食物,吃起来口感醇厚,但对血压的影响却不容小觑。长期进食高脂食物,会使体内血脂代谢异常,引发高血脂。血脂异常不仅会直接影响血压,还会促进动脉发生硬化,使血管弹性减弱。血管就像一根失去弹性的橡皮筋,无法适应血压的正常波动,进而影响血压的稳定。酒精:酗酒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高危因素。研究发现,饮酒会让血压上升 4 - 8mmHg,同时还会加速心率,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此外,酒精还会促使胆固醇、钙盐等沉积在血管内壁,就像在水管内壁堆积了一层污垢,加速血管动脉硬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