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美女跳舞、移民美国、病危徐帆放弃治疗?66岁的冯小刚“翻车”
更新时间:2024-09-09 02:24 浏览量:139
图片来自网络
1997年,电影《甲方乙方》上映,这部剧以独特的京味幽默和对社会百态的讽刺,迅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使冯小刚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导演。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不见不散》、《大腕》、《手机》等影片的相继问世,“冯氏喜剧”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一大特色。但近年来,冯小刚不仅频繁陷入各种负面事件,他执导的影片也屡屡票房失利,似乎再难复制昔日的辉煌。
每位大导演都有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王家卫通过割裂的叙事、独特的光影和色彩,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视觉体验;周星驰则以无厘头喜剧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而冯小刚的喜剧成功,源于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
图片来自网络
《甲方乙方》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影片通过一群小人物的视角,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的变革和年轻人的困惑追求,以“大荒诞、小真实”的方式赢得了观众的共鸣,并在当时创下了票房新高,成为中国商业电影的里程碑。
图片来自网络
随后的《不见不散》延续了这一风格,在90年代末的“出国热”背景下,冯小刚并未一味美化美国,而是以一种反潮流的视角呈现了美国的现实,刻画了小人物在异国他乡的生存困境。这种将时代潮流和个人命运相结合的做法,再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在《大腕》和《手机》等作品中,冯小刚将目光投向了娱乐圈、商业圈等社会热点,借助极具夸张的手法,揭露其中的虚伪和浮躁。至今,这些作品中的经典台词仍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既引发了观众的笑声,也让人深思其中的社会内涵。
图片来自网络
冯小刚作为一名自底层出身的导演,对于利用小人物的视角来表现社会现实可谓得心应手。但在他逐渐获得成功之后,一些事情开始发生改变……
“人红是非多”,这句话在冯小刚身上得到了充分验证。成名后,冯小刚因言行不当屡屡引发争议,甚至被形容为“口无遮拦”。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2018年,冯小刚在一次酒会上邀请新电影《芳华》的女演员苗苗跳舞助兴,在遭到苗苗拒绝后,他强硬的态度引起了在场者的不满,最终被陈道明阻止。这一事件在网上迅速发酵,冯小刚的形象一度受到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除此之外,冯小刚还因传闻缠身。2022年,一段视频显示冯小刚夫妇现身美国,网上随即传出“冯小刚一家已移民”的消息,引发了巨大舆论。冯小刚后来澄清称,自己只是送女儿去美国上学,并无移民打算。然而,这样的澄清并未完全平息公众的猜测。
图片来自网络
更离奇的是,有传言称冯小刚病危,甚至被描述得有鼻子有眼。冯小刚因为不愿搭理这些谣言,未在第一时间回应,结果反而被一些人当作真实事件传播开来。
图片来自网络
冯小刚的朋友们纷纷致电劝他不要放弃治疗,使他感到颇为无奈。今年3月,冯小刚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网络环境的恶化对他和他的家庭造成了极大困扰。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自《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等影片反响平平后,冯小刚似乎陷入了创作上的瓶颈。观众仍然更偏爱他早期的黑色幽默风格,似乎对他尝试的其他题材并不买账。
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困境并非冯小刚一人独有,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最终,他们都选择回归各自的“舒适圈”,重新创作符合观众期待的作品。
冯小刚的创作瓶颈部分源于他的个人身份变化。曾经的小人物导演,在地位上升后,逐渐失去了对小人物生活的敏锐感知。《芳华》之后的《只有芸知道》和《非诚勿扰3》均未能取得预期的票房成绩。但这并不意味着冯小刚不再是一位优秀的导演。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一九四二》的票房失利后,冯小刚意识到,如果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他需要暂时搁置个人的自我表达。然而,他对创作正剧的热情并未消退。今年6月17日,冯小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发布了新片《抓特务》的海报,这部由雷佳音、胡歌主演的年代剧将于11月开机,再次回归他擅长的黑色幽默风格。
无论如何,希望冯小刚能通过新作《抓特务》重新赢得观众的喜爱,再次展示他的导演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