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以赛聚人气全城添活力
更新时间:2025-01-17 16:49 浏览量:12
在2024这一充满活力与激情的体育大年里,商洛这座城市华丽变身为体育盛宴的舞台,精彩赛事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沙排U19世锦赛、世界定向排位赛、全国青少年U19男子排球锦标赛、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秦岭传奇2024拳击金腰带争霸赛、秦岭传奇2024四国职业篮球冠军赛……据统计,2024年,商洛举办的体育赛事达100多场次。这些赛事如同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城市的发展之路。
通过举办这些赛事,商洛成功实现了以赛营城,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以赛兴业,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繁荣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以赛惠民,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人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与力量。
以赛营城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2024年8月27日至9月1日,2024国际排联沙滩排球U19世界锦标赛在商洛隆重开赛,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116支队伍,顽强拼搏、激烈对决,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酣畅的沙排比赛。
城市成全赛事,赛事成就城市。随着沙排U19世锦赛等体育赛事落户商洛,从城区街道两旁悬挂的道旗到公园的细致布置,从住宅小区环境整治到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整个城市处处涌动着体育运动的激情与活力。
为了给参赛运动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比赛环境、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2024年商洛进一步开展“两拆一提升”专项行动、居民小区环境整治,让城市在持续更新中焕发出新活力,使市民出门进园、转角见绿。
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多元投入。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资金支持,加大市县区综合性体育场馆改造提升力度,落实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配建体育场地、体育设施要求,不断增加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另一方面,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招引社会资本,加快推进国家排球训练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为举办高水平赛事提供支撑。全市建成体育场馆16个,主城区铺设塑胶健身步道12公里、骑行绿道21公里,结合城区44个口袋公园投入健身器材近千件,城市公园、休闲长廊、健身步道建设和人性化、智慧化改造成效明显。各县区持续推进健身步道、镇村健身广场、标准化体育场馆、排球场等建设,各类基础设施供给不断增加、功能不断完善。
商洛还在城市公园布设小舞台、直饮水机等便民设施,在健身步道设置智能运动大数据系统,形成5分钟健身圈、10分钟公园圈、15分钟便民圈。此外,还将居民小区环境整治向背街小巷延伸、向群众自建住房延伸,通过改造提升,不断探索城中村现代化治理路径,让城市成为安全、有序、和谐的高品质空间和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一边是城市接续更新,一边是秦岭山水乡村持续打造。近年来,商洛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深挖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千万工程”示范村100个、秦岭山水乡村300个、和美镇区86个,20个康养项目正在有序建设,46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品牌正在释放更多生态价值,70家高端民宿和民宿集群吸引市民游客观光休闲。
以赛兴业 产业发展活力涌动
2024年5月11日,2024环秦岭第八届自行车联赛(商洛柞水站)在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开赛。赛事精心规划的赛道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穿梭于秦岭雄浑壮阔、美轮美奂的山川之间,来自全国近300名专业选手和骑行爱好者在秦岭山间畅享骑行之乐。
一场场精彩赛事点燃商洛的热情。商洛锚定体育经济这个主要方向,大力举办高水平排球赛事,重视开发山地运动、森林运动、野外探险、水上运动、民俗表演、田园农事等特色赛事,推动形成具有商洛特色、充满人文气息的赛事体系。
商洛积极申办各级各类赛事,大力培育“秦岭传奇”赛事品牌,先后成功举办公路自行车、篮球、排球、沙滩排球、拳击、龙舟等品牌赛事120多场次。利用节庆、民俗等节点,组织举办干部职工运动会、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拔河比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60多场次,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
同时,持续推出与品牌有关的赛事、节会、展演等活动,更新城市营销理念,并把赛事品牌与城市环境、文化、精神等结合起来,制作优质宣传内容,发挥媒体优势作用,构建起立体宣传格局,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2024年,商洛以承办赛事为契机,举办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西商文旅融合推介会等四季主题营销活动20多场次,实现赛事与节会的双向赋能。推出夜游、夜宴、夜购、夜娱等夜间经济新业态,提升改造夜间餐饮、购物聚集区86个,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体育赛事活动拉动消费8.3亿元。
赛事进行期间,商洛组建“一办十部两专班”,实施便民服务“十条措施”,开展“城市环境、城市品质、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动和“一杯热茶温暖一座城”等暖心活动,市区相关部门为参赛队伍提供“点对点”“一对一”贴心服务,广大志愿者深入开展“暖动鹤城”文明实践活动,展示开放包容姿态,热情迎接八方宾朋。精心策划“跟着赛事游商洛”“戏曲文化周”“农特产品展销会”等活动,沙排U19世锦赛期间,沙排集市布展商品500多种,中心城区住宿业、餐饮业、商场超市销售量分别增长150%、20%、15%以上。促进“赛事+”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体育小镇、体育运动主题景区和休闲运动体验民宿建设,大力创建体旅融合示范基地,推动形成聚集效应,切实加快融合发展。优化全域服务环境,推动“赛事+”流量转化,围绕承接赛事带来的流量,不断创设多元化消费场景,提升赛事、景区、商场、酒店等智慧化服务程度,推动产业、消费、服务等全面提档升级。
以赛惠民 美好生活全民共享
2024年12月26日,“中国体育彩票”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陕西分会场活动在丹凤县开幕,2000多名登山运动爱好者精神抖擞,沿着金山路稳步攀登,为寒冷的冬日平添了生机与活力。
目前,全市现有体育(教体)机构8个、体育运动学校8个、各类体育协会80多个、群众健身团队2000多个、健身站点1000多个,支撑体育赛事发展的组织机构不断健全、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据商洛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市区建成16处33块高水平气排球、羽毛球两用场地,改建排球、气排球场地213块;组建青少年排球训练队学校212所,创建排球运动示范学校53所,组建训练队564支、在训运动员7258名,开展联谊赛1084场次、参与青少年11774人次;市县区各级单位组建气排球队伍423支,经常活动人数3515人,相继举办排球比赛1200多场次,直接参与6万多人。商洛还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赛事活动根基,建成一批运动主题公园,全面加强运动特色小镇、骑行绿道等特色功能区健康体育设施建设与管护,构建城区、镇村全覆盖的健康体育运动网络。据统计,全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100%,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2.6平方米。
另外,商洛高度重视培育本地市场、壮大本地企业,强化商业运营,组建专业运营团队,发挥好各类公园、体育场馆、户外运动广场等的作用,积极推动饮食、摊贩、会展、演出、户外拓展、游戏竞技、研学培训等产业走进场馆、走向户外,大力促进消费市场繁荣,构建多业融合发展良好格局,确保实现“以赛谋城、以赛兴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