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学霸儿子失联23年,84岁教授父母公开道歉,儿子:我不想见到你们

更新时间:2025-01-18 11:32  浏览量:7

2017年7月9日,年过八旬的大学教授,在老伴儿的搀扶下登上了央视《等着我》的舞台,希望能借助媒体的力量,找到失联多年的儿子。

他们在儿子身上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好不容易才把儿子培养了出来,可是儿子却翻脸不认人,23年前离家出走后,至今杳无音信。

老两口都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膝下却无儿孙承欢,怎么能不让人伤心失落。

节目组费尽周折,总算找到了他们的儿子,但儿子却不愿意跟父母见面,提起以前的经历,似乎成为了他永远的“童年阴影”。

那么,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的故事呢?

这位老人叫黄林森,退休前是南京大学的教授,德高望重、学富五车,一生都献给了三尺讲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不少高级人才,很受人尊敬。

他的老伴儿,退休前也是一位受人尊重的大学教授,两个人的组合堪称是妥妥的高知家庭。

出生在这种家庭里的孩子,着实令很多人都羡慕,最起码人生起跑线就比同龄人高出了很多。

事实也确实如此,他们从小就在儿子黄小海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几十年如一日,几乎一刻都没有懈怠。

两口子好不容易把儿子培养出来了,但儿子却不知道感恩,甚至还跟父母断绝了关系。

时间回到23年前,刚离开学校的黄小海,就去了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但他到北京不久,就往家里写了两封信,黄林森和老伴儿各一封。

以前人们称这样的书信为“家书”,是亲人之间彼此联系的一种渠道,也是在众多信件中人们盼望收到的书信,所谓“家书抵万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黄小海给父母写的两封信,与其说是家书,倒不如说是“诉状”和“声明”。

他在给父亲的信中,控诉了父亲从小到大对他的“苛待”,不仅言行粗暴、举止过激,还一直控制着他的人生。

正因如此,他好不容易才挣脱了“囚笼”,永远不想再跟父亲有任何联系了,于是就在信中声明跟父亲断绝父子关系。

他给母亲的信中,说的内容也差不多,大致表达了心中的不满和多年来的压抑,并在信的末尾声明,既然跟父亲断绝了关系,自然以后跟母亲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黄林森和老伴儿看完儿子的信后,当时气得浑身直哆嗦,没想到自己在儿子眼中竟然如此不堪。

说实话,别说黄林森夫妇,无论谁家的父母,看到这样的书信都会受不了。

试问普天之下,哪个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连小猫小狗都知道护崽儿,更别说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了。

抛开教育和培养不讲,“天下父母疼儿女真心实意”那是说得一点都不假,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学,哪个方面不需要父母操心?

有时候孩子对父亲有些微词,感情上相对于母亲而言有些疏远,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毕竟从古至今的社会分工就是这样,父亲要赚钱养家,心中要装着每个家庭成员,自然对孩子的照顾有所欠缺,不如母亲那么劳神费力。

母亲十月怀胎要经历各种考验,妊娠的时候还要饱受身心的痛苦与折磨,很多人都是在最后关头没有挺过来,凡是挺过来的都是幸运和坚强的人。

有了孩子之后,小生命就成了母亲的一切,从此便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远,接下来的人生处处都有孩子的身影。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毫无亲情可言的凉薄父母肯定有,但那毕竟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真心实意地对孩子。

黄林森夫妇看完信就联系儿子,想要让儿子给个合理的解释,可是电话已经打不通了。

黄小涛为了躲开父母,早已做了充足的准备,电话换了、工作辞了,连住处也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

老两口为了找儿子,找朋友、托关系、甚至还报了警,但苦苦寻找却始终没有结果。

这么多年来,黄林森和老伴儿一直在茫然和失落中度过,不知道儿子怎么会变成了这个样子,如此狠心与决绝,23年来不跟家里有任何联系。

同龄人都过上了享受天伦之乐的退休生活,但儿子却成了他们生活中永远的伤疤,不找到儿子就过不了这道坎儿。

节目组也很理解两位老人的心情,费尽周折才找到了黄小海。

但不管工作人员怎么做工作,他就是不愿意跟父母见面,黄林森和老伴儿只听到了一段采访录音。

用黄小海的话说,黄林森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不假,但也是一个传统意识很强的父亲,家里什么事情都必须要听从他的,不然就会挨打。

因为黄林森的母亲从小对自己也是严加管教,所以自己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他理所当然的把当时母亲教育自己的方式用在了对儿子的培养上,遵循的还是“棍棒教育”那一套,相信只有严格的管教才能让儿子成才。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黄小涛也不例外,总是想着能无拘无束地玩一会儿。

但是这在父亲眼里就是不争气,轻则呵斥、重则打骂,他从小到大就是这么过来的。

做错了事会被惩罚,功课不认真会被训斥,甚至连写字潦草都会挨打,他觉得父亲的管教已经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在黄小海上大学期间,父亲竟然强制要求自己追班里的一个女生,让他用死缠烂打的方式,可奈何黄小海对这个女生根本没什么感觉,也不想找女朋友。

所以,从小到大,他只感觉到了父亲的严格,从来就没有感受到父亲的爱与呵护。

上初中的时候他就想逃离这个家,但是因为太小不具备条件。

到了高中他用功学习,高考的时候虽然没有成为南京的“高考状元”,但成绩也足以上清北等高等学府。

他心想,这下总算看到了远离家庭的曙光。但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父亲为了让自己离家近一点,却坚持让他报考自己所在的南京大学物理系。

无奈之下,他只能随了父亲的心思,但这也是他在这个家里做的最后一次妥协。

大学毕业之后,父亲还要管他的就业去向,只能留在南京。

但他暗中谋划已久,也早已有了就业方向,不声不响地就跑到了北京,从此跟这个家再无来往。

黄林森夫妇满怀期待而来,最终也只能失望而归。

后来节目组费尽周折终于联系上了远在北京郊区的黄小海,他依然表示不想再见到父母。

从小的经历让他很是受伤,如今的他只想好好工作和生活,不想再被父母束缚。

听了节目组放着儿子的采访录音,老两口的心中也起了很大的波澜,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儿子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真的过了头。

对着《等着我》的栏目组镜头,老两口表示很后悔,也在此给黄小海道歉,希望儿子有时间可以回来看看他们。

可是不管怎么说,即便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妥当,黄小涛身为儿子也不该那么说话。

结语: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管什么时候,父母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

虽然有时候他们的教育方式跟我们的观念存在冲突,但完全可以通过心平气和的方式去积极地沟通解决问题。

希望两位老人家要学会适当的“放手”,多给孩子一点自我的成长空间。也希望黄小海能够对父母多点包容和理解,尽快寻找合适的方式跟父母和解。

“百善孝为先”,毕竟他们已经这么大的年纪了,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标签: 林森 父母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