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Z深读丨如何与具身机器人共舞?这场大会按下“河南图景”高清键

更新时间:2025-01-18 14:54  浏览量:11

厉害了,机器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会踢足球、能做手术……1月16日至21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激情开战,来自国内外超4万机器人爱好者、机器人行业产学研代表汇聚郑州,共同研讨智能时代科技向新、向善的新契机,解锁未来与机器人共舞的新河南。

作为本次大赛的“特约嘉宾”,一款名为“鲸鱼机器人H7”的机器人亮相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开幕式现场,只见它动作麻利地走到台上,熟练地向观众挥手致意。“小鲸,你能跳舞吗?”茶歇期间,一小女孩好奇地问。话音刚落,小鲸便开始了一段节奏感强、动作流畅的“炫技”表演,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奇妙时刻。

别看它身高只有1.2米,还是个科学、人文样样精通的“小学霸”,上海鲸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有关人士介绍,3至22岁全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课程,它都轻松拿捏。

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C位”亮相,给孩子请一个家庭机器人“伴读书童”、给工厂请一个机器人“员工”开始走进现实。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产业共振推介活动中,被称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科技”)副总裁庞建新介绍,其自主研发的 Walker 是中国首个商业化双足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已加入比亚迪、一汽大众等品牌车企,正在生产线上“搬砖”。

谈及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庞建新认为,家庭陪伴将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老人护理机器人、孩子学习机器人、做饭机器人、家政机器人等产品都是刚需,未来每个家庭至少拥有一台。

人机共舞,未来已来。“政学研”共聚一堂,共话具身智能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的河南实践。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的机器人将呈现双足、四足、轮式,乃至机械狗、智能无人机等形态,不过只有人形机器人才是对人类社会适配性最佳、最能够帮助人类的机器人。机器人产业共振推介会上,从“智造”车间的机械臂焊装到汽车工厂智能生产线上的“搬运工”,从快递物流仓的AGV智能运输到金融机构前台的机器人客户经理,从排爆机器人到智能巡检机器人……无论是医院里能扎针、会做手术的机器人,还是会叠被子、能照顾老人的机器人,一幅机器人“河南图景”更加具象鲜活。

近年来,随着全新智能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的横空出世,不少人充满焦虑。“机器人会不会来抢饭碗”时常成网民热议。

机器人到底是助手还是对手?出席产业共振推介主会场活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介绍,发展人工智能,不该让人类陷入焦虑。“我们要让机器人完成人类做不到的事情,而不是把人类替代。”他建议,从战略发展的底层逻辑入手,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向上向善。

把手术机械臂成功送入郑州一三甲医院“上班”的上海微创机器人集团销售总监周建童认为,医生有了手术机械臂,相当于有了“第三只手”“第三只眼”,它能协助人类触达人手到不了的地方,是医院的好帮手,医生的好助手。

交流达成共识,合作实现共赢。江苏南大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狄敏兴奋地说,会议期间已与郑州高新区有关方面签署了年度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人工智能+政府等新场景在河南落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未来产业培育方向,瞄准人形机器人、高端仪器装备等赛道,突出未来产业培育。面对未来产业这个新赛道,河南如何弯道超车?

近年来,我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将机器人产业纳入28条重点产业链,大力开展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产业链行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行动等,建设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龙门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培育出郑州科慧、中信重工、翔宇医疗等几十家重点企业,形成以郑州、洛阳、新乡为核心的规模发展态势,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拥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了产业链细分领域、关键环节的重要突破。

以郑州为例,目前已吸引集聚河南欧帕、悦达科技、中船海为等规上企业20多家,一批机器人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机器人嵌入式产业小镇加快打造,今年的产业规模预计将超过100亿元。“未来,郑州将持续聚焦培育壮大机器人产业,加快产业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强化机器人+应用场景开发,打造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域,形成应用示范的新高地。”郑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有眼色,能干活的机器人”正在路上,从“看着好玩”转向“真正好用”,业界专家学者在郑州共话未来产业、共舞创新河南。正如业界专家所说,人形机器人已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现阶段要做的就是让它性能更稳定、成本更低。

人机协作,未来已来。与其焦虑,不如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