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科学课程(活动)一等奖项目展示(六)| 热力舞者

更新时间:2025-01-20 19:48  浏览量:13

在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总决赛中,涌现出众多优质科学课程(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聆听一等奖获奖项目的参赛感悟吧!

课程设计思路展示

(郑州科技馆获奖项目)

今年10月,我们团队有幸参加了全国科技辅导员大赛,并荣获全国一等奖。这段参赛经历不仅是一段收获荣誉的旅程,更是一段自我提升、不断反思与成长的历程。

科学课程的跨学科特性至关重要。《热力舞者》课程巧妙将STEM理念与PBL(基于项目的学习)相结合,通过热气球展品的优化设计,让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交汇中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课程设计中让学生分析热气球的升空原理(科学),通过调整电热丝功率和材料性能(技术),进行模型制作和迭代改进(工程),并综合考虑成本和安全性(数学)。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更让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充分体现了新一代科学教育的核心价值。

工程实践类课程设计和实施难度较大,但成效显著。传统的科学探究课程相比,《热力舞者》作为一门工程实践类课程,其设计和实施面临更多挑战。例如,如何引导学生定义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如何利用有限的材料和时间完成课堂任务,如何控制课堂节奏等,都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这门课程也展现出了工程实践类课程的独特优势:它不仅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还通过迭代改进的过程,培养了他们工程师般的严谨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特别是在制作热气球模型时,学生需要在测试中不断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这种不断尝试的过程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持续学习和团队协作是课程成功的保障。在这次参赛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课程的设计离不开持续学习和团队协作。从最初的课程构想到省赛、国赛的不断优化,我们多次向科技馆展品工程师请教,更积极探讨教学设计中PBL的实施方式,让课程更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团队成员之间的多次交流和意见碰撞,让这门课程在内容深度和实践可操作性方面得到了反复打磨。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热力舞者》课程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性、趣味性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团队不仅收获了荣誉,更在挑战中找到了科学课程设计的动态性和无限可能。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的学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