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次实现无人机跨湖带电安装配电线路间隔棒
更新时间:2025-01-21 08:42 浏览量:43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喻龙海 张雪映 实习生 汪颀伟
近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沉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10千伏消泗线3号铁塔附近,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员工仅用20分钟时间,顺利完成了载重无人机跨越湖泊对10千伏配电线路带电加装防舞动相间间隔棒,这项技术在湖北省内首次应用。
为确保春节期间正常可靠供电,避免受天气影响发生电网线路舞动造成跳闸等缺陷隐患,国网武汉市蔡甸区供电公司对辖区配网线路加装相间间隔棒工作需求进行积极摸底。当天作业的10千伏消泗线为蔡甸区主干线路,担负着数十个台区,上千户居民的电力供应。同时线路跨越湿地湖泊、档距较大,通过人工安装相间间隔棒难度较大且效率较低。同时,该线路位于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有很多国家保护鸟类栖息于此,当大量鸟类起飞时也易致线路瞬时接地或短路故障,易发生因线路舞动引发线路相间短路风险。
对此,该公司积极探索,将无人机开展相间间隔棒安装模式运用到实际之中,有利于跨湖泊、河流等大档距导线作业,也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具体操作时,仅需1台大载重无人机和1台小型观察无人机即可配合开展精准安装,通过远程控制间隔棒特制挂钩内部的小型电机旋转,使其闭合锁死达到电动紧固的效果。在工作人员的熟练操作配合下,每根作业时间缩短至20分钟,且作业全过程线路不停电、用户零感知。
据悉,此次作业实现了设备操作简单,间隔棒定位精准,安装快速,达到了预设目标。目前,无人机进行导线间隔棒安装技术适用于湿地保护区、鱼塘区、跨河流区域等多种场景,能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营造和谐供用电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