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马斯克大学学的啥专业?

更新时间:2025-01-22 16:09  浏览量:9

随着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全球首富埃隆·马斯克也正式走上政治舞台,就任新的头衔—美国政府效率部部长。

马斯克与特朗普一样,都非常地特立独行,其鲜明的个性,特别是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力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提到他,我们就不免会想到特斯拉、SpaceX以及一系列颠覆性的创新。

其在商业领域、科技领域的巨大成功,令世人只能望其项背,因此被人称为“硅谷钢铁侠”“火星人”。

这些标签可能大家都知道,但你知道吗?他还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工程院院士,IEEE荣誉会员,做过白宫的科技顾问。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位成功、传奇、风云人物,在大学里学的啥专业呢?

马斯克的教育背景是:

1. 本科教育。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两个学士学位:物理学学士(艺术与科学学院)、经济学学士(沃顿商学院)。

2. 研究生教育。1995年被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博士项目录取,但仅仅上了两天课就退学,选择投身创业。


他选择主修物理学,是因为他认为作为工程师,核心就是要通过钻研物理学最基本的原理来解决一切问题

SpaceX 火箭与特斯拉电动汽车,需要物理学、工程学方面的知识,因此他的所学真的一点也没浪费。

商科在他建立公司,成为了投资人、创始人也很需要。他说:“我担心如果我不学习商科,我就得给那些学了商科的人打工”,也说:“我的目标是凭借我对物理学的直觉来设计产品,而不是为一个有商科背景的老板工作。”

由此可见,马斯克选择学习的专业,是不是目标性很强。

但好多人不知道的是,他所学习的专业,也经历过波折。

1991 年,马斯克在上大学的时候,也跟我们中国的大多数孩子一样,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

当时他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工程学和女王大学计算机科学之间犹豫不决,最后选择了女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因为他想社交。

读了两年后他觉得在女王大学很无聊,学术上也没有挑战,所以他转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大三,选择主修物理学,在那里他还读了一个商科的双学位。

从选择专业来看,他跟那个年龄的中国孩子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物理学的学习为马斯克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尤其是在理解宇宙运行规律、材料科学以及技术应用方面。

物理学背景对他在科技领域的探索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是创立SpaceX致力于太空探索,还是领导特斯拉推动电动汽车革命,物理学的知识都是他决策和创新的重要支撑。

通过SpaceX实现了多次火箭发射的成功,降低了太空探索的成本,并推动了商业航天的发展。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则展示了他在能源技术和交通领域的深刻洞察。

而经济学的学习则让他具备了商业洞察力和战略思维,这对于他日后在多个领域的创业和投资至关重要。让他能够精准地把握市场趋势,制定有效的商业策略。

在经济学领域,马斯克通过多次成功的创业和投资,不仅为自己积累了巨额财富,更推动了全球科技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这两个专业的结合,使马斯克在技术创新和商业运作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尽管马斯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双学位,并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他并未停止学习的脚步。

在斯坦福大学攻读材料科学和应用物理博士课程时,他仅读了两天便决定辍学创业。这表明马斯克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而非单纯的学术研究。

然而,他始终保持着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敏锐洞察力,并在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索。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他联合创办了OpenAI;在神经科学领域,他创立了Neuralink;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还创办了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这些领域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拓宽了马斯克的视野和影响力。

马斯克的学术背景为他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在物理学和经济学两个领域的深厚功底,不仅让他在科技创新和商业运作方面游刃有余,更使他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领军人物。同时,他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精神,也激励着无数人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思绪拉回到我们自己。

曾几何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的口号振奋人心,那是对基础学科饱含热忱的光辉岁月。艰苦岁月里,科研先辈们于简陋环境中,执着钻研物理等基础学科,撑起国家科技的脊梁。

随着经济浪潮汹涌,社会价值天平悄然偏移。当下高考生面临专业抉择,计算机、金融、工商管理等 “实用型” 学科强势崛起。

物理学,虽贵为基础科学的璀璨明珠,却因职业回报缓慢,且逻辑性、复杂性高,令不少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望而却步。

大学物理教育同样面临困境。顶尖高校物理系门槛高、强度大,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核心的模式,让那些仅有模糊兴趣、目标尚不明晰的学生心生畏惧,在艰难追赶中逐渐丧失兴趣与信心。

值得庆幸的是,本科教育的通识理念带来曙光。跨学科探索让学生专业选择更为灵活,打破学科壁垒,带来全新视角与方法。

对学生而言,选择专业不应只着眼就业,更应基于兴趣与热情。有志于科研的同学,若怀揣对知识的渴望与信念,基础科学便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

若基础科学能再度成为价值追求,为学生提供多元职业选择,或许未来高考志愿表上,会有更多优秀学子投身物理学等基础科学,以智慧与热情,绘就绚烂的科学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