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天天吃硝苯地平,一定要知道这6点!
更新时间:2025-01-26 19:23 浏览量:8
在高血压的治疗领域,药物治疗是许多患者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而硝苯地平作为全球首个上市的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类降压药,在高血压治疗的舞台上可谓是 “明星” 般的存在。对于众多高血压患者来说,硝苯地平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很多人的降压药物治疗方案中都有它的身影。
然而,高血压的合理用药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降压效果、心血管保护作用、不良反应风险以及用药经济性等多个方面。硝苯地平作为常用的降压药,同样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硝苯地平这个降压药的一些用药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它,让它在控制血压的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一、硝苯地平普通片:逐渐退出降压 “舞台”
在降压药物的使用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要尽量提高用药的便捷性。想象一下,如果一种药物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就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那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更加方便和易于坚持的。而每天需要服用 3 到 4 次的药物,不仅增加了患者忘记服药的可能性,还可能因为服药时间不规律而影响降压效果。
硝苯地平普通片曾经也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但它是一种短效药物。虽然它的降压作用起效非常快,患者在服用后短短 10 分钟左右,就能感受到血压开始下降。然而,它的药效持续时间却比较短,仅仅只有 4 到 6 小时左右。这就意味着,为了持续有效地控制血压,患者每天需要服用 3 次硝苯地平普通片。这样的用药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由于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波动较大,很难做到血压的平稳控制,血压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起伏,这对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是不利的。另一方面,每天多次服药的方式也给患者带来了不便,降低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很多患者可能因为忘记服药或者觉得服药麻烦而不能按时按量服药,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目前在选择地平类降压药时,硝苯地平普通片已经基本上不再被使用。它就像是一位曾经在舞台上闪耀过的演员,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对药物要求的提高,逐渐退出了高血压治疗的 “主舞台”。
二、硝苯地平缓控释剂型:各有千秋需分辨
虽然硝苯地平普通片逐渐被淘汰,但通过药物剂型的改进,硝苯地平又以新的 “姿态” 重新出现在高血压治疗的领域。目前,用于高血压药物控制的硝苯地平已经有了多种缓控释剂型,包括硝苯地平缓释片 Ⅰ、缓释片 Ⅱ、缓释片 Ⅲ 以及控释片等。这些药物通过合理的剂型改进,实现了药物的缓慢释放,从而使药物的作用更加长效,更适合高血压患者长期使用。
那么,这几种剂型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硝苯地平缓释片 Ⅰ 是硝苯地平的一种缓释剂型,它需要每天服用 2 次。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缓释片不可掰开服用,因为掰开后会破坏药物的缓释结构,影响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效果。它属于老一代的缓释片剂型,在当时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种相对更方便的用药选择。
硝苯地平缓释片 Ⅱ 则在服用方式上更加灵活。它每天可以服用 1 到 2 次,而且药片中间有刻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掰开服用,这样在剂量使用方面就更加个性化。很多患者所服用的伲福达就是这种硝苯地平缓释片 Ⅱ。硝苯地平缓释片 Ⅲ 的缓释效果更好,它每天只需要服用 1 次就可以达到较好的降压效果。同样,它也不可掰开服用,以保证药物能够按照设计的速度缓慢释放。
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一种能够达到均匀速度释放的剂型。它每日服用 1 次,降压效果更加平稳,能够更好地维持血压的稳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硝苯地平控释片不可掰开或嚼碎服用,因为这样会破坏药物的控释结构,导致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不仅可能影响降压效果,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原研药拜新同就是此类硝苯地平控释片。
三、硝苯地平控释片与氨氯地平:异同之处要知晓
在临床上,除了硝苯地平的各种缓控释剂型外,还有一个常用的长效地平类药物 —— 氨氯地平。很多高血压患者对这两个药物的区别总是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今天,我们就以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氨氯地平普通片为例,来简单介绍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从药物的长效实现机理来看,硝苯地平控释片采用了先进的药物控释技术,能够使药物在 24 小时内均匀释放,这样就保证了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相对稳定,从而使降压效果更加平稳。而氨氯地平则是本身就具有长效性的药物,它在人体内的半衰期可长达 35 到 50 小时,这意味着它在体内能够持续发挥作用,维持血压的稳定。可以说,它们实现长效效果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都旨在为患者提供更稳定的降压治疗。
在降压速度方面,氨氯地平作为长效药物,一般需要服用 2 周左右,才能够达到平稳的血药浓度和最大降压效果。这是因为它在体内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到有效的浓度。而硝苯地平本身虽然是短效药物,但选择控释片后,能够在 1 到 2 天内就达到最大降压效果,相对来说,它的降压速度更快一些。
在降压平稳度方面,氨氯地平虽然具有长半衰期,但药物降压的峰谷比相对匀速释放的硝苯地平控释片要差一些。有文献报道,氨氯地平控制收缩压的峰谷比为 63%,舒张压的峰谷比为 67%,而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收缩压的峰谷比为 100% 左右,舒张压的峰谷比也达到了 80% 以上。这说明硝苯地平控释片在控制血压的平稳性上表现更为出色。
因此,虽然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氨氯地平片同样都是长效药物,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在实际应用中,患者具体选择哪种药物,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血压的特点、身体的耐受性等,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合理选择应用。
四、便宜集采药与昂贵原研药:差异与选择
目前,硝苯地平控释片、缓释片的各种剂型都已经进入了国家药品集采目录。这对于广大服用硝苯地平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进入集采后,中标品种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降,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然而,原研药例如拜新同等,目前价格还相对较高。很多患者就会产生疑问,进入集采的仿制药与原研药之间的差异真的有那么大吗?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原研药由于是最早开发的药物,研发公司进行了充分的药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在药物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都有更充分的保障,可以说是质量更可靠的药物。而进入集采的国产仿制药,是以原研药为样本,进行了充分的对比研究,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基本达到了与原研药一致性的标准。如果说原研药的质量可以打 100 分,那么集采中标的国产仿制药应该可以达到 70 分以上。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患者服用国产仿制药,同样能够起到很好的降压效果,并不是完全不可用。
因此,在国产仿制药和原研药的选择上,患者主要应该考虑用药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如果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药物成本,在保证血压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选择进入集采的便宜仿制药,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如果患者对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或者服用仿制药后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那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原研药也是可以的。
五、长期服用硝苯地平:不良反应需警惕
硝苯地平缓控释剂型目前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很多患者都在长期服用它来控制血压。然而,“是药三分毒”,在长期服用的过程中,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风险也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
虽然硝苯地平制成了缓控释剂型,药物能够缓慢释放,但它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仍然存在。在服药初期,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潮红、头痛等血管扩张的不良反应。这是因为硝苯地平能够扩张血管,导致血液流量增加,从而引起这些症状。此外,在长期用药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脚踝水肿、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困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患者在服用此类药物后,身体出现了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药,并与医生沟通,进一步调整用药方案。
六、硝苯地平的联合用药:协同降压有讲究
联合用药降血压是高血压用药的另一个重要基本原则。如果患者选择硝苯地平的缓控释制剂后,单种药物不能将血压降下来,那么就可以考虑与其他药物进行联合用药,以加强血压的控制。
硝苯地平与沙坦 / 普利类降压药联合使用是一种常见的选择。硝苯地平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发挥降压作用,而沙坦、普利类降压药则通过作用于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起作用。两者合用,可以起到协同降压的作用,使降压效果更加显著。同时,沙坦或普利类降压药还能够减少硝苯地平引发脚踝水肿的风险,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硝苯地平与 β 受体阻滞剂类药物联合也有很好的效果。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β 受体阻滞剂类药物,能够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心率,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硝苯地平与此类药物合用,一方面能够加强降压效果,全面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等症状,同时还能够有助于减少硝苯地平带来的心跳加快不良反应几率,使患者的身体更加耐受药物治疗。
硝苯地平和噻嗪类利尿剂也是可以合用的药物。它们在降压方面也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血压。但需要注意的是,两者合用可能会带来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不良反应,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硝苯地平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但我们需要全面了解它的各种特性和用药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使用硝苯地平控制血压时,做到安全、有效、合理,让它真正成为我们对抗高血压的有力 “武器”。你在使用硝苯地平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或者疑问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交流探讨,共同维护健康的血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