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舞迎新春 甲骨刻祝福
更新时间:2025-01-27 18:06 浏览量:7
蛇舞迎新春 甲骨刻祝福
——西街学校喜迎首个“非遗版”春节见闻
安阳融媒记者 刘剑昆 文/图
蛇年到来之际,林州市西街学校围绕春节主题,举行充满创意和喜乐的“版画刻蛇韵、甲骨刻福章”活动,融学于趣,孩子们在热热闹闹中学起来、刻起来、笑起来。
“2025年,我们将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蛇年春晚吉祥物也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整体造型参考甲骨文中的‘巳’字,憨态可掬又富有古意。”学校副校长李伟说,“我们安排有关蛇年文化刻绘活动,使用版画和甲骨文这两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为即将到来的蛇年准备了一份充满儿童感的特别贺卡。目的就是让孩子们通过沉浸式体验,对春节文化与风俗进行解读与艺术性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春节、甲骨文、版画都是非遗文化,如何将三者有机融合,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林州市西街学校首先抓住“春节成功申遗”热点,开展“我们的春节,世界的‘非遗’”主题学习,让孩子们认识“春节成功申遗”的背景与意义。其次抓住“甲骨文上春晚标识”节点,以“蛇年刻蛇 甲骨送福”为载体,让孩子们学春节文化、讲蛇年故事、刻萌蛇百态、送新年祝福。再次,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社团指导教师郭江鱼介绍:“版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形式。每幅版画,让孩子们起一个有蛇字的名字并且用甲骨文表达,送上蛇年祝福。因为找到了兴趣点,孩子们创作激情高涨,有的到了痴迷的程度,学习起来格外用心,不知不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铭记于心。”
蛇在传统文化里寓意丰富,形象在版画创作中十分独特。孩子们精心设计构图,以细腻的线条勾勒蛇的形态,运用刻刀的深浅变化,来体现蛇的鳞片质感、蛇形的层次感,充分展现蛇的神秘与灵动。经过刻、切、铲、凿、划,一条条昂首卷尾、造型夸张、线条流畅、萌趣可爱的金蛇“盘踞”在木板之上。孩子们还用“蜿蜒扭动的蛇”组成“2025”图案,寓意“2025: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既喜庆又有艺术活力。
小刻刀大视野,古文字新图景。面对自制的贺卡,孩子们异常兴奋,五年级(1)班李盛楠同学说:“这次活动特别有意思,通过版画我制作了非常有意义的贺年卡。特别是在刻蛇的时候,要通过观察真实的蛇、图片资料和视频,了解蛇的身体结构、动作姿态和鳞片纹理。还要学习有关蛇年的起源与背景,脑海中时不时闪现对蛇的想象,将蛇形与贺岁结合,让‘谈之色变的蛇’富有韵律美、动感和喜感,感觉特别开心。”
五年级(2)班刘姿瑶同学指着自己的作品介绍:“我的属相是蛇,我给作品起的名字是‘灵蛇献瑞’,用甲骨文雕刻,那些古老的字词背后藏着很多故事,每次刻完一个字,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和古人一起交流,感觉古人在甲骨上造字、刻字是多么不易,也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和喜欢甲骨文。”学校还制作了蛇年贺岁小视频,孩子们争相出镜,展示自己的作品,幸福感喜溢眉宇,“蛇舞新春、甲骨送福”表情包爆燃画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载体是最好的兴趣。”该校校长王浩良表示,新的一年,学校将立足学生兴趣点,开发更活泼的载体,迎合学生喜好,增加活动乐趣。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学习一技之长的同时树立文化自信。
|编辑:郭荣
|责任编辑:刘剑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