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机器人都上春晚了,老外评论区沦陷!中国网友:退场镜头意味深长

更新时间:2025-01-29 16:34  浏览量:6

春晚首现机器人团舞演出,还是东北的传统民间舞蹈扭秧歌,这可太有喜感了!

机器人的双腿以半蹲立站姿保持平衡,全身黑色骨架,上半身穿着东北花棉袄,高个头,四肢修长,非常符合舞蹈演员的基本身材要求。

只是对于下半身为何没穿裤子,导演组回应,机器人身上已经有裤子了。

这可真是没看出来!

而生产该机器人的企业说,是为了与真人舞蹈演员产生反差。

言外之意,如果穿得更有人样,观众就不太容易意识到这是个机器人在表演,因此更难感受到机器人技术的先进性,也就是说,会降低惊喜感和期待感。

如此想来,导演组为了节目效果也是“用心良苦”啊。

机器人不仅会踩舞步、跟节奏、扭胯,其中中最吸睛的动作莫过于抛手绢和转手绢了。

于是很多观众好奇,这个动作机器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当有观众被女儿问到这个问题时,一开始他说是粘住的,等手绢被转起来后,这位老爸又改口说是螺丝钉固定的。

等手绢被抛起来又接住后,他又再次改口,但这回不敢太武断,只是说“可能”有线连着。

只是万万没想到,这位父亲刚说完,手绢直接被抛到台下去了。

从一开始细节来看,确实是有根管连着手绢,但从转动时候的近景镜头来看,这根管又显然是可以伸缩的。

于是对于这位父亲的评论,有网友说他的回答和某些国家近些年对我们的评价一样,到头来脸都肿了。

为什么该网友这么说呢?

因为从“粘住”、“螺丝固定”等用词可见该父亲对机器人技术还持有怀疑,不敢相信已经能够做到如此智能化,而某些外媒对我们的低估也是类似的思路。

对于其中奥秘,央媒的说法是,手绢是用胶带粘在手上,并用黑布盖住。

这样能固定住手绢可以理解,可是手绢抛出去又接回来,这怎么解释呢?

于是,网友只能认为央媒的揭密也许是“战略需要”,是“战忽局”。

还有个日本IP的网友说,官媒这解释不是给国人看到的,是给他那个IP的人看的。这种说法似乎更靠谱。

小编截了个细节图,原来手绢确实是固定在手上,只是手上的钢铁部分和躯体是可以分离的,于是当手绢被抛起来的时候,不仅仅是手绢,还有粘连的零部件。

所以,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如何能够精准接住的技术问题了。

于是有人怀疑是否用的是“电磁”,具有一定磁吸力才能收回手绢,可是如何做到精准接住呢?于是网友又猜测,肯定有根线连着的。

不管怎样,我们是真看到手绢在机器人手上被转起来了,能转手绢就能够转其它,令人细思极恐。

外国友人的惊讶程度自是比国人更甚。

墨西哥网友惊呼:为什么给我一种他们新年在亮相武器的错觉?希望是我想多了。

也许这不是错觉呢?

俄罗斯网友说,给我整得差点小脑萎缩了,只知道你们有无人机表演,没想到还有机器人表演。

果然和东北地域相近,说话也一个味儿。

一声声惊呼中,韩国网友却是一如既往傲慢,说,机器人不协调,动作僵硬,没看出来有什么好炫耀的!

我国网友一语反击,大快人心:我跟吃西瓜皮的人没什么好说的!

这话真是扎心了。

印度网友倒是幽默,说直接拿他们的印度飞饼当手绢得了!

惊叹的背后似乎醋意满满。

美国网友直白:看着喜庆,细思恐怖,这陀螺仪稳定系统装导弹上,边跳二人转精准制导,噗噗噗的一顿扫射就完了。

大国国民的思维还真是和小国不一样。

虽然各国网民看法不一,但在某个关注点上却是非常一致,有位外国网友表态,说对于用这些机器人取代男性没有意见。

而有位中国网友的妈妈表达得更直接,该网友说,我妈来了句“没男人了!”

不同表达方式的背后却是对该场表演男性被取代的精准关注,可是真正点出了要害。

对此,中国网友表示,没想到首批被取代的竟然是二人转男演员!

对于这场机器人表演,网友一句总结精辟,这是党的尖刀连,也是人民的文艺兵。

就连退场都要给一个近景镜头,似乎就已经说明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