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文化中国行·到贵州过大年 体验多彩年俗 | 瓮安草塘 舞龙嘘花闹正月

更新时间:2025-01-31 13:25  浏览量:5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舞龙的习俗遍及各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猴场镇(又称草塘镇)的舞龙表演远近闻名。每年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五,草塘火龙走村串寨,所到之处总有老老小小的追随者,人们在舞龙表演中欢庆新年,沾染福气,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

草塘嘘龙盛会

元宵节,全镇出动看舞龙

说起舞龙在猴场镇受欢迎的程度,“草塘火龙”非遗传承人曾祥贵用“正月十五全镇人几乎都会出动看龙灯”来形容。在猴场镇,舞龙又称为玩龙灯,这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年俗。

“每年正月初二开始扎龙,从正月初九祭祀出灯到正月十四,龙灯开始走村串寨,百姓见龙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庇佑四方。”曾祥贵介绍,每年元宵节这一天下午,全县龙狮队伍在猴场镇政府大楼前集合,阵阵锣鼓声中,由政府工作人员带领,舞狮走前,彩龙、火龙等依次随后,龙狮队沿着街道“玩”起来,全镇的老百姓几乎都来围观,随着队伍边走边叫好。五点多钟, 浩浩荡荡的龙狮队伍到达瓮水长歌文化广场,在雄伟的草塘双面大戏楼前,完成“点睛”仪式后,人们在火光、呐喊、嬉笑声中将“嘘”龙的活动推向高潮。

回忆起往年猴场镇组织舞龙的盛况,曾祥贵说,“我们猴场办龙狮文化节时,最多有40多条龙,不仅仅吸引猴场镇的老百姓聚集观看,周边许多乡镇的百姓也慕名而来。”

草塘火龙非遗传承人曾祥贵正在制作草塘火龙。

“草塘火龙”全国独一无二

在猴场镇,最传统的舞龙表演有火龙、母猪龙、板凳龙、三人龙、水龙。现在时代发展了,也多了布条彩绸制作的彩龙。“不同的龙灯里面,最传统、最受欢迎的还属火龙,我们进行过了解,草塘火龙的形态,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曾祥贵介绍,火龙扎得好不好,主要看龙头。“草塘有董家、陈家、付家专门扎龙头。技艺基本一样,用金竹笢条编扎出框架,再用彩纸糊出龙头的形态。”三家在龙头造型的处理上,风格不同。董家和陈家用白色的纸糊一层,再用其他颜色的彩纸进行装饰,很漂亮。付家的做工更精细,直接用不同颜色的彩纸搭配糊上去,龙头里点上蜡烛后,就显得特别透亮,红彤彤的一条。

曾祥贵扎龙的手艺师承董家,往年猴场镇临近春节,他就会接到各个舞龙队的扎龙邀约,几乎包揽了猴场镇一半的火龙制作。一边介绍火龙的形态,曾祥贵一边从手机里翻出往年扎龙的照片。“你看, 龙头呈 ‘S’型,高约一米八,头上有似鹿角形的角,像鹅蛋大小的能滚动的龙眼,凸直的龙鼻,张开的龙嘴,嘴内有扁长的龙舌和锋利的龙牙, 还衔有一个能滚动的宝灯。龙嘴巴下有长长的龙须,展现了真龙的形态;龙身用竹蔑 编制成环,其间用长笢片将其环环相连制成,龙身一般九至十三节,最多不超过十五节 ,节数为奇数 。每节设有二至三个供插蜡烛用的烛座,供玩龙时燃烧蜡烛照明 。每节龙身下面还设置有一根舞龙者手握的木棒或竹杆;龙尾状如扫帚,而后在龙骨架上糊上五颜六色的图案,使得龙在耍起来时活灵活现,热闹非凡 。龙身内置插蜡烛的木朸,光可把龙身照得通体透明 。”

火龙在舞动时 ,有动有静 、有刚有柔 、以动为主,形神并茂,从而产生出美妙的节奏感、旋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加上舞动过程中 ,“嘘花筒”喷射出的火焰 ,龙犹如在银花火海中穿行。龙的附属配样有宝灯、排灯、鱼、虾、彩灯等,增添了热闹的节日气氛 。

戏楼前的精彩

猴场镇玩龙巳有千年历史

猴场镇玩龙由来已久。曾祥贵介绍,据考证,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草塘火龙的来历,还有着古老的传说。

草塘火龙分为头、身、尾三个部分,俗称“断头龙”,又称大弯龙 。传说唐代贞观年间,瓮安连年大旱,禾苗枯焦,百姓纷纷求告龙王,龙王立即奏请玉皇大帝准他降雨,玉皇大帝便下旨:“ 城内降雨七分 ,城外降雨三分 。” 但若是城内降雨七分便会闹水灾,城外三分又无济于事,为了让城内外的老百姓都得到好处,龙王就在城内降雨三分, 城外则七分 。可玉皇大帝怒斥龙王违抗天旨, 对龙王处以斩刑 。百姓为了报答龙王,各村都扎了龙头 ,供奉在庙堂上或是厅堂上 ,焚香礼拜 。每当春节和元宵时,村民们扛着龙头和龙身,沿村沿庄游行,寄托对龙王的哀思 。由于龙头被斩断了 ,所以龙头龙身分开来舞 , 被叫做“断头龙” 。

关于草塘火龙的来历,除了神话传说,曾祥贵更加推崇老艺人们留下来的说法,“草塘火龙不止在镇上玩,猴场镇各个村寨也都有玩火龙的习俗。街上宽敞,玩整条弄都能耍得开,但在村子里面,路面狭窄,舞龙的艺人们为了耍得开,就把龙分为三截。”

嘘龙庆佳节

看“草塘火龙”,在龙身下钻一钻 讨个好寓意

“草塘火龙”有许多习俗颇为讲究。曾祥贵说,这是千百年传下来的规矩,不能坏了。他也提醒外地游客,来猴场镇看“草塘火龙”,记得在龙身下钻一钻,最好从龙头绕着弯的钻,一直钻到龙尾,这个风俗有带来福气,庇佑无病无灾的寓意。

“通常一条九节的火龙,两个手艺人负责扎,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完成。”曾祥贵说,扎龙前,舞龙后,都有很多规矩。“我们通常腊月下旬就开始筹备扎龙所需的竹子等,动刀子削竹笢前,要烧三柱香、一对烛、三叠纸,以此供奉找扎天师,供奉仪式结束之后,才能正式扎龙。”火龙编扎装饰完成后,舞龙队会在正月初九这天来接龙出门,这个时候,需要请道士先生开光,才把火龙从手艺人家里抬出去的。待元宵节舞龙活动结束后,又有“化龙”的仪式。“‘化龙’仪式相当于送神。”曾祥贵介绍,仪式上要请之前开光的道士先生来祈福,保佑当地风调雨顺、平安幸福,祈福的过程用当地俗语来说叫“通拍”,仪式最后,大伙儿把龙抬到水里面烧掉,让它通过河水回归大海。

“这些规矩都是很严谨的,也是流传下来的习俗,代表着老百姓对龙的敬畏。”曾祥贵说道,除了规矩外,还有些风俗很有意思,观众们的参与感和互动感都很强。比如舞龙中场休息时,观众们可以沿龙头到龙尾,绕着弯钻一圈,特别是背着娃娃的妇女,钻一圈下来,有保佑健康成长,无灾无病的寓意。还有说法是,在龙灯身上摘两根龙胡须,放在自家鸡窝里面,母鸡下的蛋不会坏。

曾祥贵。向各地游客发出邀请,到来猴场镇感受一下有千年历史的草塘火龙,在龙身下钻一钻,摘两根龙头上的胡须,把福气与好运都带回家。

▼服务贴士: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猴场镇(又称草塘镇)距瓮安县城13.5公里, 距贵阳至瓮安、道真至瓮安、马场坪至瓮安高速公路瓮安交汇处13公里,瓮安至江口高速穿境而过,匝道出口距镇区5公里, 交通便捷。

正月初九到正月十四期间,在猴场镇可观看草塘火龙表演。

猴场镇的文化旅游景点有:猴场会议会址、草塘温泉度假区、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等。

| 崔岳君

| 瓮安县猴场镇文化站提供

新媒体编辑 | 徐婕妤

二审 | 谢予谦

三审 | 赵 林

标签: 舞龙 瓮安 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