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兰:越剧舞台上的传奇之星
更新时间:2025-02-01 05:00 浏览量:1
在越剧那宛如梦幻诗笺的艺术画卷中,徐玉兰犹如一颗最为璀璨耀眼的明星,她的光芒穿越时空,照亮了越剧发展的漫漫长路。每当我们凝视那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时,仿若开启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一个充满浪漫与诗意的越剧世界扑面而来,那多情的宝玉,仿佛带着我们跨越悠悠岁月,奔赴与林妹妹一场刻骨铭心的约会。
徐玉兰与越剧的缘分,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前的江南水乡。那时,戏曲艺术在江南一带就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遍了每一个角落。12岁的徐玉兰,在这样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怀揣着对戏曲的热爱与憧憬,踏入了东安舞台科班,就此踏上了她的戏曲逐梦之旅。在科班的日子里,她就像一颗执着的种子,在戏曲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拼命汲取养分。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吹雨打,她都从未停下过勤练的脚步。无数个日夜,她沉浸在戏曲的世界里,钻研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腔,慢慢磨砺出了扎实的基本功,为她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玉兰的艺术巅峰,无疑是她与王文娟的精彩合作。自1948年起,这两位戏曲界的奇女子携手走过许多春秋,共同演绎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越剧剧目。她们的合作,就像是一场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让人陶醉其中。《信陵公子》里,她们以细腻入微的表演,将角色刻画得栩栩如生;《西厢记》中,那婉转悠扬的唱腔仿佛将我们带到了那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古代庭院;《春香传》《北地王》《追鱼》等剧目中,她们又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而1962年主演的彩色越剧戏曲片《红楼梦》,无疑是其中的巅峰之作。
在这部经典巨作中,徐玉兰饰演的贾宝玉,仿佛是从书中走下来的那般真实。她的眼神中流淌着宝玉的多情与柔情,她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蹙眉,都饱含着对林妹妹的深情。她那独具特色的徐派唱腔,更是为这个角色注入了灵魂。高亢激昂之处,如惊涛拍岸,气势磅礴,将宝玉的热血与激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音醇清深时,又似潺潺溪流,温柔细腻,把宝玉内心的柔情与哀怨诠释得入木三分。这独特的高亢激昂且音醇清深的徐派唱腔,完美展现了贾宝玉复杂的内心世界。
徐玉兰的唱腔风格独具匠心,这是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中形成的独特艺术标识。她大胆地把京剧、绍剧、杭剧等与越剧风格相近的元素融入其中,如同一位勇敢的探险家,突破了越剧传统唱腔平稳婉约的局限,创造出了全新的艺术风貌。她的嗓音既能唱出豪放的阳刚之气,又能展现出细腻的阴柔之美,这种刚柔并济的特点,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为她的表演增添了别样的魅力,使她的表演如同一幅画卷,展现出越剧艺术的无限魅力。
在她的演艺生涯中,那些珍贵的照片记录下了她与越剧姐妹们的精彩瞬间。这些照片,不仅定格了她们的青春与梦想,更见证了她们在舞台上的辉煌时刻。那是她们共同奋斗的见证,也是越剧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财富。
时光流转,徐玉兰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2008年,她荣获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荣誉,这是对她一生对戏曲事业奉献的高度评价。2009年,她又斩获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这份荣誉如同皇冠上的明珠,闪耀着它的光辉。
然而,2017年4月19日,徐玉兰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她的艺术精神,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永远在越剧的舞台上燃烧。在徐玉兰大师逝世七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怀着崇敬与思念之情,缅怀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当今多元化的艺术时代,越剧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徐玉兰大师的艺术成就,就像一座永恒的灯塔,为越剧的发展指引着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