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双江:青春“寻光者”,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更新时间:2025-02-07 13:03 浏览量:1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成长」出品
【编者按】在贸大校园里,闪耀着这样一群优秀学生的身影,他们以 “挺膺担当” 的精神风貌,在学习与实践中砥砺前行,用奋斗诠释青春价值。不久前,他们登上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4年优秀学生颁奖典礼的舞台,讲述自己的青春故事。为彰显贸大青年的卓越风采,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力量,特别推出 “贸大青年,挺膺担当”2024 年优秀学生系列人物专访第二篇,希望贸大学子坚定信念,勇挑重担,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个人简介
余双江,中国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学年综合测评专业排名3/51。担任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中国金融学院研究生年级大班长,曾任校学生会主席、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累计志愿服务581小时。获团中央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行动三等奖等荣誉。
/ 一起阅读余双江的成长故事 /
1►
青春无畏,勇担时代使命
当打之年,到处是天地;步履不停,处处是风景。
还记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我有幸作为大学生代表,参与天安门广场合唱。当歌声伴随情感激流响彻广场,我深深觉得:时代新貌,幸得吾辈见证;时代强音,更须吾辈传唱。
支教课堂照片
带着这份使命感,我前往云南勐腊支教一年;带着这份责任感,我和团队前往四川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四川乡村振兴的源动力是什么,成都样本能提供哪些借鉴?如何以更有温度、有深度的传播方式,放大实践效能,让乡村振兴成果被更多人看到?我们在思考,更在行动。
与支教班级的合影
2►
躬行实践,探索乡村振兴
我们决定通过微型纪录片,深刻展现乡村振兴成果,系统剖析其精神内核。经过23次脚本修改,9次集中讨论,10.5万字的前期资料准备,我们最终确定了拍摄思路。我们把这次实践比作寻光之旅,光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我们以此为喻,希望探寻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
与团队讨论社会实践
穿上实践服,扛起摄像机,拿着采访本,前往“全国红色美丽村庄”铜鼓村、天府农业博览园,走进望坪坊青年型发展街区,调研乡村振兴龙头企业。我们还前往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到访灾后重建的艺术村庄“幸福公社”。躬耕细琢,实践成果《寻光》系列纪录片终于成功发布,全网播放量超10万次,相关推文辐射近3万人,并获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12家媒体的广泛报道。
3►
莹莹之火,点亮时代征途
2022学校毕业典礼发言
我,是众多贸大实践力量中的一员;这,也只是众多实践故事的缩影。过去一年,有2367名像我一样的贸大师生,组成了388支社会实践队伍,奔赴在祖国各地,去往209个实践地点共计810次,在广阔天地中,努力追求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双向奔赴”,用实践精神丰满青春历程。
我们相信,涓涓细流终将汇成大江大河,正如300余支实践力量的汇聚一样。贸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着祖国大地,更在用行动践行着“千村、千企、千红”的实践内涵,感应时代脉搏,贡献贸大力量!